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为何败给了曹操?背后原因是什么?

袁绍为何败给了曹操?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4/1/2 18:51:56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要说早期实力最强劲的诸侯,当属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了。东汉末年,如果说刘氏是当时第一显赫的家族之外,袁氏就是第二了,所以袁氏有有天下仲姓之称。可以说,当时的世家贵族都是以袁氏为首,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连日后的魔王董卓也是袁氏的门生,曹操早期也是袁绍的小弟。可见袁氏的威望之高。然而,为何袁氏兄弟,尤其是袁绍明明坐拥河北四州之地,实力当属第一,为何却败给了实力弱小的曹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

1.派系之争。我们知道,袁绍比袁术比起来,还是非常出色的。袁术虽然是袁氏嫡子,但目中无人,飞扬跋扈,连刘备都看不起,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许多袁氏的门生和世家大族的人才都投奔了庶子袁绍。袁绍实力渐渐增强,打败白马将军公孙瓒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河北之主。但是,集团变大了,袁绍手下就难免有了派系之争。其中,谋士里的颍川派系与河北派系为了各自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开始进行了明争暗斗。

袁绍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他作为主公,却乐于这种派系斗争的,这样才能保证领导者的权威。但是,令袁绍没想到的是,他麾下派系的斗争渐渐失去了他的控制。和平时候还好,双方可以进行平衡安抚,但到战争时候,袁绍就没法平衡了,而这就给许攸郭图等人机会,他们相互诋毁,让袁绍的思想摇摆不定。结果,作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名士田丰沮授两人就成了受害者。刚正不阿的田丰因直言劝谏袁绍,被郭图等人诋毁,被关进大牢。沮授多次献策,却不被袁绍所喜,加上郭图逢纪的挑拨,被关进囚车。袁绍麾下谋士看起来挺多,但真有才华的只有田丰沮授二人,剩下的除了许攸谋略较为出众外,剩下的郭图逢纪等人都是一帮小人而已。最惨的是,最后许攸也投奔了曹操,给了袁绍致命一击,导致官渡之战的惨败,曹操大获全胜。

2.袁绍太过宽厚。有人说,太宽厚也是错的吗?的确如此,在乱世之中,宽厚待人是可以的,但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也要有一定的威信。袁绍麾下的那些谋士,为了争权夺利,对袁绍一些命令阳奉阴违,袁绍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攸爱财如命,众人都比较讨厌他,而袁绍却没有惩治许攸,这就是典型的御下不严啊。至于郭图逢纪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比许攸还不如呢。

这就助长了这些谋士的不正之风,到了后来,他们更是干预了继承人的事。袁绍喜欢幼子袁尚,想要废长立幼。但嫡长子袁谭也没有什么错误,所以一些人支持立袁谭为继承人。但是,审配逢纪等人因为为人太过自傲而不被袁谭所喜,所以他们就转而支持袁绍幼子袁尚。这本来是君主最忌讳的事,但到袁绍这里,却没有什么。袁绍反而因两个儿子支持者的言论而陷入纠结。这样一位御下不严,麾下文武不能齐心协力的集团,即使拥有最多的兵马钱粮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成全了曹操罢了。

3.袁绍多谋少断。袁绍早期时,因为手下谋士少,还能比较听从谋士的合理建议,成功入主了冀州。等打败公孙瓒后,坐拥了河北四州之地,袁绍麾下的谋士也多了起来,袁绍的性格缺点就开始暴露了出来。那就是袁绍缺少应有的决断性,这是非常致命的。第一次,沮授建议他应该南下救汉献帝,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但袁绍却怕汉献帝不听话,没有派兵南下。等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显现出来后,袁绍才后悔。

第二次,田丰劝他此时不应该和曹操决战,而应该以守代攻,以强大的后勤能力拖垮曹操,袁绍不听,执意派兵攻打曹操。结果,损兵折将,大将颜良文丑战死。第三次,许攸建议他派兵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袁绍却害怕被伏击,白白错失了良机,让本缺乏粮草维持的曹操逃过一劫。这样的例子,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可以说,只要袁绍有果断性,听从谋士的好的建议,肯定能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进而一举灭了曹操,成为中原霸主。

主席曾评价袁绍:“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的确,袁绍此人虽然善待百姓,在他死后,河北许多百姓还为此哭泣。但袁绍却没能将民心好好作用起来。最重要的是,袁绍缺乏一颗果断心,所以在重大的选择面前,多谋的袁绍,就会想得太多,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错失了好多战机。想反,曹操果断选择,听从了许攸奇袭乌巢的计划,一举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标签: 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五子永琪死后,他的女儿是什么待遇?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永琪,乾隆的第五个皇子,也是最喜爱的儿子。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起被历史改编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那以清朝时期为背景的是数不胜数。既有描写康乾盛世时皇帝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的,也有讲述康熙戎马一生,与鳌拜、准格尔等人斗智斗勇的,当然也有记录乾隆皇帝和他众多子孙的。在乾隆的一众后

  • 常何为什么最后会被李建成招募?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常何,唐朝,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中,想必大家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对词语有所了解吧,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道理,做一件事其中间酸甜苦辣的过程只能自己承受着,要想成功也就必须经过一点点的磨练。在古代皇帝中,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真相,李世民是一位公私分明的帝王,这是必须要承认的,但是他的皇

  •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简介: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韩信如果想造反,他能灭了汉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汉朝,风云人物

    说起韩信,我们都知道他是跟随着刘邦征战天下的,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我们都感觉到了可惜。他早小时候受过恶霸的欺负,也就是我们说的胯下之辱。还曾受过亭长夫人的白眼。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一个饼救了他,这个饼还是漂母给的。年少情窦初开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青涩的梦懵懂爱情。当初的他满怀希望

  • 定陶恭王刘康:西汉最幸福的皇子,一生衣食无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康,西汉,风云人物

    他是西汉最幸福的皇子之一,得父母宠爱,受皇帝兄长厚待,一生衣食无忧,他的儿子后来还当上了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此人便是西汉定陶恭王刘康!今天咱们来说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康,汉元帝刘奭的次子,汉成帝刘骜的异母弟弟,母亲为傅昭仪,儿子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刘欣。刘康一开始被封为济阳王

  • 樊哙没带武器就闯入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樊哙,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破武关,进入了关中地区,秦王子婴于是向刘邦投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邦可以高枕无忧,他还需要防备着西楚霸王项羽。当然,刘邦也正是这样做的,他派人驻守在函谷关,以防止项羽入关。项羽得知刘邦已经入关以后,就非常的生气,在攻破了秦军以后,项羽又率军攻破了函谷关,一直到达新丰鸿

  • 历史上武则天出家后为何还能被接回皇宫,还当上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武则天,,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女的社会地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女子是很难有出头之路的,一般只能够依附着男子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女子而言,倘若想要获得更好的未来,就需要学会讨丈

  • 完颜亮如果没有内乱,能灭掉南宋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完颜亮,宋朝,风云人物

    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兵分四路,大举攻宋,“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但是,就在完颜亮攻宋的时候,留守在东京(今辽宁辽阳)的葛王完颜雍发动政变,自立为帝,远在前线的完颜亮被杀,攻宋大业也不得不中断。那么,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完颜雍在后方“捣乱”,完颜亮能不

  • 庞统临死前说了什么?刘备听了后悔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三国,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你看过三国,肯定了解诸葛亮,又号卧龙。还有一个,你可能会有所耳闻,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的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那就是庞统了。庞统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们两个:“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诚然,诸葛亮无论是在书中还是书外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