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完颜亮如果没有内乱,能灭掉南宋吗?

完颜亮如果没有内乱,能灭掉南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1:00

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兵分四路,大举攻宋,“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

但是,就在完颜亮攻宋的时候,留守在东京(今辽宁辽阳)的葛王完颜雍发动政变,自立为帝,远在前线的完颜亮被杀,攻宋大业也不得不中断。

那么,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完颜雍在后方“捣乱”,完颜亮能不能一举灭掉南宋呢?

咱先来看看金国和南宋的实力对比。

金国控制着东北与外东北、淮河-秦岭以北、兰州以西的地区,综合实力堪称是东亚最强的。不过,南宋与金朝相比,实力有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很大。

更关键的是,南宋控制区自唐朝以来,就已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到了北宋,长江流域的经济已完全超过了黄河流域,像扬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南京、广州、成都、重庆、江陵、襄阳、长沙等地,都是发达城市。

金朝控制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比,一则有些差距,二则经北宋末的战乱,损失极为严重,而南宋统治区受北宋末战乱的影响较小,基本保持着北宋时期的繁荣。

战争除了拼军队实力、双方领导者的能力,更要比拼战争潜力,南宋除了骑兵逊于金军,其实步兵并不逊于金军,水军的实力更是远在金军之上。

金朝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江南到处都是大江大河,小河小溪多到数不过来,还有崇山峻岭、大小丘陵到处都是,将会严重限制金朝骑兵的优势。金朝不是没吃过亏,完颜亮之前的几十年,金朝名将完颜宗弼(金兀术)渡过长江追击宋高宗赵构,就是吃了这个亏,在黄天荡差点被南宋水军歼灭。

可能有人会说:清朝灭南明时,怎么就非常顺利呢?1644年清军入关,1645年就攻下南明国都南京了,也没见南方的地形对清军有多大限制。

这就要说到宋高宗赵构这个人了。

赵构有两个历史污点,一是杀岳飞,二是不愿北伐收复失地。但是,赵构进取能力不足,但守成却是没问题的。赵构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南宋初年的那些名将,如张俊刘锜、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守川陕的吴玠、吴璘兄弟,纵然对赵构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对赵构的忠诚还是没得说的。

当然,这些名将是绍兴年间早期的人物,到了绍兴末年(1161年),南宋依然有很多名将,比如掌管亲兵的杨存中,吴璘还健在,吴璘之子吴挺也是名将,还有大刀魏胜、李显忠,都是百战名将,根本不怕什么完颜亮。

而且,南宋只是早期混乱,立足未稳的赵构曾被金兀术追得满世界跑,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赵构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南宋的局面,可以称得上是君臣和、将相和。

有一次,赵构听说完颜亮准备把金朝国都迁到开封,并屯兵在安徽北部的宿州、亳州,立刻召集群臣开会,讨论什么呢?赵构说,如果金朝皇帝去开封,只是借道去洛阳看花,然后回燕京,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南宋不会调遣部队;如果金朝皇帝迁都开封,是为了进攻南宋,那对不起,南宋将以牙还牙,屯兵于淮河。

可见,赵构此时是非常有底气的,根本不怕金朝会南下攻宋。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随后发生的采石之战,虞允文率领宋军顽强抵抗,利用长江的有利地势,大破金军60万,将不善水战的金军杀得落花流水,连主席都盛赞虞允文说:“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完颜亮进攻南宋必然失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金朝的内乱。

完颜亮本人就是非正常即位的,他是金朝太师完颜宗干的儿子,因野心太大,看皇帝金熙宗完颜亶不顺眼,干脆干掉了完颜亶,自己当了皇帝。完颜亮即位之初,人心不服,怎么办呢?完颜亮的办法很简单:杀!

宗室完颜宗雄一家,尚书左丞相唐括辩,金太宗完颜晟子孙七十多人,名将完颜宗翰子孙三十多人,其余宗室五十多人,全部被杀。男的杀,女的也照样杀,太皇太妃萧氏、太妃大氏,各种公主,杀!

可以说,完颜亮在位的十多年间,每年都在杀人,杀来杀去,人心都杀散了。

慑于完颜亮的淫威,大家敢怒不敢言,但心里都防备着完颜亮,不知道大刀片子哪天就要砍自己的人头。所以,金朝统治阶层的形势非常不稳定,人人都盼着完颜亮赶紧倒台。金朝人实在受不了完颜亮的暴政,即使没有葛王完颜雍起义于东京,也会有别的什么人站出来,除掉完颜亮。

连完颜亮身边的人,都害怕完颜亮不知道哪天发疯杀掉自己,干脆先下手为强,于1161年12月15日干掉了完颜亮。此时,完颜雍已在东京即位,杀掉完颜亮还可以向新主请功,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而且,对于北宋失地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汉人来说,金朝是外来政权,中原汉人出于民族感情,对南宋还抱有一定的幻想,金朝为了收服汉人之心,用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普遍不太好,再加上完颜亮残暴不仁,中原汉人早就受够了完颜亮,经常举兵起义。

完颜亮南征时,王友直就起兵于河北,没多久就召集了几万兵马。山东好汉王世修等人,也趁机起兵反金,聚集了数万人。另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代词雄辛弃疾,也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在金朝腹地给金人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这样看来,面对金军大举入侵,南宋君臣基本上能做到团结一心,而金朝却内乱不断,中原的汉人也到处反抗,都想杀完颜亮而后快,因此,完颜亮自身都难保,又怎么能完成攻宋大业呢?痴心妄想罢了!

标签: 完颜亮宋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庞统临死前说了什么?刘备听了后悔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三国,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你看过三国,肯定了解诸葛亮,又号卧龙。还有一个,你可能会有所耳闻,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的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那就是庞统了。庞统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们两个:“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诚然,诸葛亮无论是在书中还是书外的名

  • 扶苏死后秦朝就二世灭了 刘据死后汉朝为何没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据和汉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死了,秦朝二世而亡,刘据死了,汉朝怎么没有灭亡?在历史上,存在一个奇怪现象,扶苏死、秦国就灭亡了,但刘据死、西汉却延续下去了,而且扶苏和刘据相似之处在于仁爱且信奉儒家,为什么以两人的死影响不一样,下面本文具体分析。一、扶苏的

  • 八思巴作为帝师,对元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思巴,元朝,风云人物

    在八思巴的幼年的时候,中国地区的战争非常的多。蒙古族趁着战乱的时候慢慢的崛起了,西藏地区在蒙古族崛起之后也是战乱不断。在一二三九年的时候,蒙古军队去攻打西藏地区,而到了一二四零年的时候,蒙古的大汗窝阔台的儿子阔端就已经带领蒙古的军队攻入了西藏地区。蒙古人打到了西藏之后,没有选择再继续进攻,而是想找一

  • 贾诩:把这个王朝彻底推向深渊,尸遍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诩,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偌大的王朝岌岌可危。那么,是谁压垮这个王朝最后一根稻草?是谁彻底破灭最后的一丝希望?永汉元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可谓权倾朝野,风头

  • 明成祖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

  • 如果陈友谅不杀赵普胜,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普胜,元朝,风云人物

    纵观中国历史,自毁长城的皇帝比比皆是。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搞得国破家亡,令人痛惜,赵构冤杀岳飞,遗臭万年。其实陈友谅也自毁过长城,如果他不错杀赵普胜,那么未必会输给朱元璋,可能也开创了一代帝国。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陈友谅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元末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陈友谅无疑是

  • 乐毅:春秋战国中的军神,却在功成时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乐毅,春秋,风云人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混战,可能今天这几个国家强盛,第二天另外几个国家又反超,在这样混乱的时期也诞生了很多名将,不过这些名士名将也分为两个大类,一种主张忠臣不事二主,另外一类人主张良禽择木而栖,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属于后者,在早年时期频繁的跳槽,其实这也不怪他不忠诚,而是他自己的国家早已灭亡,所以

  • 顺治帝死后他的庙号是什么?为何是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第九子,清朝第三位皇帝,年号“顺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所以,和谥号一样,庙号也是评价皇帝生平的重要形式。其中,就开国皇帝来说,一般使用太祖或者高祖这两

  • 明朝兵部尚书赵锦简介:历任南京刑部、礼部、兵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淳于髡借酒谏言,他与齐威王的千古佳话你听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淳于髡,战国,风云人物

    齐威王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史记》上记载了他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淳于髡劝谏的故事,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借鉴意义。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进攻齐国。当时齐国已经很强大了,但是跟地域广阔的楚国还有一定差距。齐威王就派淳于髡携带千金去赵国求援。赵国很快派了十万大军和上千乘战车。楚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