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宪为什么敢跟皇帝斗?他哪里来的胆子

窦宪为什么敢跟皇帝斗?他哪里来的胆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17 5:22:06

早在光武帝时,窦氏一家就已声名显赫。窦家先祖窦融曾经是刘秀的老将,被任命为大司空。后来刘秀对他很是恩宠,还把女儿内黄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窦穆,窦穆为将六安国占为己有,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盱。但刘吁已有妻子,难道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为妾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窦穆假传太 后旨意,命令刘盱休妻而娶他的女儿。后来,明帝得知此事,便罢四免了窦穆的官职。谁知窦穆仍不知收敛,他对明帝派人监视他一事颇有怨言,同时还贿赂官吏,最终落了个身死牢狱的下场。

窦穆死后窦家虽仍然是名门望族,但已明显变得门庭冷落,光景大不如前。直到章帝即位以后,窦勋的女儿成了受宠的皇后,窦家才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妹妹受宠,窦皇后的哥哥窦宪、窦笃也很快飞黄腾达。兄弟俩不但做了高官,还特别受章帝的宠幸,经常获赐财宝、土地。窦宪因得宠于章帝而变得越发横行霸道、无法无天,他甚至胆敢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的庄园。公主畏惧窦宪的气焰,只好忍气吞声。直至一天章帝路过,问起庄园,才知此事。章帝大怒,把窦宪叫来一顿指责,还是皇后一再求情,才让章帝消气。这次虽没有治窦宪的罪,只命他把庄园归还公主,但之后章帝再没重用过他。

章帝自继位以来,养尊处优,生活奢侈豪华,还迷恋酒色身体很不好。人还不到中年,就感觉体力不支,处理政务也有点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窦氏兄弟又开始把持政务,而且更加肆无忌惮。窦宪在朝中更是横行霸道,哪怕只是曾经得罪过窦家的人,他也一定会让他们偿还窦家的损失。当年窦宪的父亲、祖父被明帝下狱而惨死狱中,现在窦宪得势之后,便想给父亲、祖父报仇。可是当年审判此案的韩纡已死,窦宪便派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且拿他的首级祭拜窦勋。朝中文武百官都处处留意、事事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冒犯了窦宪而惹来杀身之祸。

公元88年,年仅33岁的章帝驾崩了。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称为和帝,窦皇后为窦太后,开始临朝听政。但她一个弱女子,无法周全地处理政务,只能倚靠窦宪,让他掌握兵权保卫两宫。这样一来,窦宪大权在握,更加有恃无恐、不可一世。一时之间不仅皇帝在他们手中被视为玩物,整个江山,也几乎要改名换姓了窦太后和他的哥哥窦宪为了更加稳固地控制刘肇,擅自改动汉了刘炟的遗诏,还将刘炟在世时最要好的兄弟刘党撵出了洛阳。其群臣十分怀疑遗诏的真实性,因为他们知道刘炟在世时很重视自己的亲人,更何况是自己最亲的兄弟呢?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开口,都怕引火烧身。

齐殇王刘畅来京吊唁章帝,被太后接见了几次,颇能讨得太后的欢心,太后也很信任他。窦宪知道后,怕刘畅会和他争权,便派刺客把刘畅杀了,还诬陷说是他在青州的弟弟刘刚指使人干的。窦太后一听,打算派人去青州调查。尚书韩棱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凶手就在京师,不应该舍近求远,在京师调查就可以了。”窦太后知道杀人凶手十有八九是自己的哥哥窦宪,再听韩棱这样一说,窦太后更是心虚,感觉被别人看穿了,不由得恼羞成怒,大声斥责韩棱说:“你什么意思?”韩棱一字一句地把那句话又说了一遍,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朝中大臣也纷纷表态说应该在城中追缉凶手。窦太后纵然有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一意孤行,只好同意韩棱的提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过几天,凶手被缉拿归案了。经过审问,指使者正是窦宪。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惊讶的,好像这就是意料之中的事。窦太后觉得很没面子,堂堂国舅做出这种事情,实在是让她脸上无光。于是下令把窦宪在内宫中软禁了起来,好平服朝中大臣。匈奴发生了饥荒,民不聊生,南匈奴便请求朝廷出兵征伐北匈奴。北匈奴一直是东汉的心腹大患,他们经常侵扰中原,无恶不作。光武帝时,东汉才刚刚建立,因为没有能力与北匈奴抗争,东汉才一直委曲求全。现在已过去40年,已经有能力与之对抗了,于是窦太后决定讨伐北匈奴,安定边疆。宪主动要求出击匈奴来将功补过。窦太后本来就不愿意软禁他,正好趁此机会让哥哥自由。于是朝廷任命窦宪为大元帅, 伐北匈奴。在南匈奴的帮助下,东汉军队大获全胜。此战的胜利精不仅使窦宪免于死罪,还恢复了他大将军的职位。一时间,窦宪权倾朝廷。

窦宪不久后班师回朝,公元90年,窦宪再次进攻北匈奴。这次,他彻底打败了北匈奴,并活捉了北匈奴单于的母亲。窦宪平定匈奴回朝之后,越发地无法无天。朝中许多大臣都去巴结他,以便谋求高官。窦宪的许多亲戚也都掌握着朝中有实权的部门。到最后,满朝文武中有一大半都是窦宪的人,整个朝廷变得乌烟瘴气。刘肇渐渐长大,也越来越会做事。窦宪担心刘肇亲政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就想杀了刘肇;而刘肇也对舅舅把持刘家的朝廷很不满意,想除掉窦宪。可见,这俩人谁也不待见谁。可是,要想除掉窦宪并不容易,因为朝中大部分都是窦宪的人。刘肇经过细心的观察后发现,宦官郑众不与窦家的人交往,于是就与郑众商议除掉窦家。为除掉窦宪,和帝先是将窦宪召回京城,然后紧闭城门,命人将窦宪所在的北宫团团围住,四处抓捕窦宪的亲信,同时宣读诏书,收回他的大将军印绶。和帝念在窦太后的养育之恩,并没有公开窦氏兄弟的处死,而是在他们回到封地后再迫令自杀。而窦太后虽没被废,但也被软禁了起来,命其不准参与国事。

标签: 窦宪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会喜爱不洗澡、不喝药的苏麻喇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麻喇姑,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王朝的历史中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故事最多,都说康熙帝是一个多情的君王,经常微服出访处处留情。当然这些大多不属实,不过在康熙帝的后宫之中,却有一个女人很得康熙帝的喜爱和尊重,她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在当时被叫做苏茉儿,她的一生没有洗过澡,也从来不喝药,而且她的一生都生活在皇宫之中,没有嫁给任何人,那为

  • 嘉靖和万历常年不上朝,为什么还能坐稳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元璋,风云人物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明朝昏君和暴君特别多,并且干了很多荒唐事儿。明朝昏君和暴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各朝代中是排名第一的。明武宗朱厚照喜欢打仗,给自己封了大将军的称号,是个无赖,爱拍戏,甚至将后宫改成妓院的样子,让宫女扮粉头。明熙宗朱由校是个技术很好的木工,长期沉迷于作木工活,不理朝政

  •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狄仁杰,唐朝,风云人物

    对历史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唐高宗死后,武则天进行的大规模的清查,很多的官员都被降职或者是直接撤职,这时候徐敬业不乐意了,他们实行的夺权的计划,以监狱里的死刑犯人为主力,迅速夺取了扬州城。随后徐敬业一行人发起了和武则天的正式抗争,他们的口号就是为了夺回李家打下的江山,说起来这次叛乱声势浩大,十余天的时

  • 孙权为什么要立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孙权早年英明睿智,在稳固父兄基业,建立东吴政权过程中,做了卓越贡献。可是他晚年却变得非常糊涂,尤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如果孙权一开始就立的太子孙登没有早逝,可能啥事都没有。可孙登32岁就去世了,那时候孙权还活得好好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孙权非常伤心。更何况孙登还是一个睿智贤明的人,就

  • 韩信佩服白起吗?为什么说韩信比白起要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韩信,风云人物

    史书没有记载他对白起的评价,他配不配服白起无从得知,但是作为兵仙,他在心里不大佩服甚至藐视战神白起是有理由的。首先从早期成名史来看。白起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攻城拔地,军功赫赫,官职上从左庶长,到左更,到国尉,最后升为仅次于国君的大良造,一路高歌猛进,青云直上。再看韩信的人生经历就丰富多了(曲折

  • 此人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献出奇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与周瑜在赤壁对峙。诸葛亮借来了东风,周瑜的总攻也因此得以开始。在战斗开始前,周瑜将曹操派到自己军营的卧底蔡和、蔡中二人斩首示众。诈降曹操的东吴先锋黄盖率领二十艘装满引火之物的小船向曹军营寨冲去。此时正在水寨中的曹操得知黄盖驾船而来的消息,心中非常得意。但谋士程昱提醒曹操,黄盖此来有诈,同时还告诉

  • 玄武门之变后,为何朝廷重臣不再支持李渊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渊,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李渊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抢夺太子之位大打出手,最终李世民技高一筹在玄武门中杀了李建成和元吉,随后才当上了唐朝的皇帝。对于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就知道,李世民虽然杀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他的父亲李渊依然在皇位之上,如果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只需要一道圣旨。要知道李渊能够击败隋朝的杨

  • 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后,为蜀汉留下了哪两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重之际,后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朝廷大事。李福与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近来你虽然整天与我交谈,但有些事还

  • 鲁宗道上朝迟到为何还能升官发财呢 其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鲁宗道,风云人物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王朝,而说起这个朝代,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宋朝的词了。也许在有的人印象中,宋朝并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是仔细研究我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其实宋朝有很多的制度以及事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一个大臣因喝酒无故迟到,皇帝在知道这个臣子迟到的理由后却大喜

  • 魏延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投奔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延,蜀汉,风云人物

    在被众人怀疑后,魏延为何不北上投魏?魏延到底是怎么想的?魏延真的有别的打算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话说诸葛亮去世之后,北伐军队中的杨仪和魏延就后面的行动产生了分歧,杨仪受诸葛亮的托付掌控三军,按诸葛亮生前的嘱托,蜀军应该撤军。而魏延呢,就认为,蜀军应该由自己掌握,希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