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康熙帝为何要亲征噶尔丹?他们之间有何纠葛

历史上康熙帝为何要亲征噶尔丹?他们之间有何纠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3/12/4 11:04:19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所谓“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一个人的潜能或许只有在他遇到自己最大的敌手之后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所以在许多人看来,一辈子能够有一个棋逢对手的敌手既是惹人苦恼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

有人会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苦恼、感到挫败;也有人会认为对手越是强大越能够刺激自己成长。而我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康熙就曾经遇到过他最大的敌人,他在这人身上吃尽了苦头,前前后后交战了数次。可以说这个敌人从另一方面成就了戎马一生的康熙帝,也为之留下了千古美名。

01

千古一帝的美名

由于清朝是古代最后一个封建朝,离我们还算比较近,所以许多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非常了解这一朝代。大多数人谈到清朝都会想到闭关锁国的政策,屡次战败在西方列强的手下,由此便认为清朝是腐败,没落的。

诚然,清朝后期的确是封建王朝的衰败史,不过在清朝的前期,我国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康乾盛世,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都领先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

而创建康乾盛世之开端的康熙帝,更是对清政府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多次亲自出征,四处征战,为清朝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后来的盛世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康熙8岁登基后便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凡是与他作对的都被他清理了。他这一生平定了鳌拜吴三桂噶尔丹等势力,其中鳌拜、吴三桂都被他精湛的计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只有噶尔丹,让康熙三次出征,最终才败在康熙手下。这噶尔丹究竟是何来历?

02

噶尔丹的来历

噶尔丹出生于蒙古,是准噶尔部落首领的第六个孩子。他一出生就跟着班禅学习佛法,被当地人看做半人半佛。潜心研究佛法的他在当地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高的,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噶尔丹没有参与到战争中来,而是继续研究佛法的话,那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得道高僧,从而普度众生。

为什么这样一位高僧会插手战事呢?原因是当时准噶尔部落发生了内讧,噶尔丹兄长不幸被杀,而德高望重的噶尔丹就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噶尔丹也不负众托,一举歼灭了敌手,成为了准噶尔部落的统治者。

但是噶尔丹并不满足与当前的统治,他还野心勃勃地继续开拓疆域。对佛法颇有研究的他拿起武器来也是杀人不眨眼,不出几年,边疆的几个小国都被他兼并了。此时的准噶尔部落疆域已经非常辽阔了,噶尔丹此时又将目光放到了北京。

当时好不容易稳居龙椅的康熙怎么能容忍有人觊觎天子脚下的领土,噶尔丹的行为已然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于是康熙二话不说便御驾亲征。

03

康熙与噶尔丹的数次交手

公元1690年,康熙第一次与噶尔丹交手。已经兵临北京城下的噶尔丹军队,个个骁勇善战,擅长骑射,对于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随机迎战的康熙虽说也带了清朝最为尖锐的部队,但是仍然不敌常年骑射的蒙古军,再加上天气恶劣,补给不足,清军一开始便落了下风。

而这时噶尔丹乘胜追击,想要歼灭清军。不过清军虽然不擅长骑射,但却拥有更为猛烈的炮火。在炮火持续一整天的轰击下,噶尔丹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因此,第一战以康熙胜利告终。但是由于噶尔丹非常狡猾,因此拿下噶尔丹的项上人头绝非易事,所以这次噶尔丹活了下来。而活下来的噶尔丹吃一堑长一智,他意识到康熙是个非常强大的对手,于是就找到了沙俄寻求帮助。

而康熙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又继续亲征讨伐噶尔丹。与第一次噶尔丹大摇大摆地逼近北京不同,康熙这次选择了主动出击,将噶尔丹的军队打跑了。不过噶尔丹这次战败后仍旧没有投降,而是逃了回去继续培养势力了。

到了公元1696年,这已经是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了。康熙刚带着清朝的大军度过了黄河,这边噶尔丹就收到了他的侄儿已然发动了政变,占领了准噶尔部落的根据地。而这时噶尔丹的左膀右臂也纷纷叛变,在这个紧要关头,听闻康熙又一次御驾亲征的蒙古军已经人心涣散了。

面对众叛亲离的噶尔丹也没有了反抗的心思,他当即就服下了剧毒自尽了。此时在黄河边听闻这一消息的康熙帝大喜,情难自抑的他竟然跪倒在了黄河边感叹上天庇佑大清。

毕竟这是曾经让他费尽心思地死对头,而今日大仇得报的他怎能不兴奋?不过究其原因,还是康熙先前的数次亲征为如今的胜局打下了基础。

此外,坊间还有传闻称噶尔丹并不是畏敌自杀,而是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最终病逝的。毕竟他曾经战败两次都没有投降,因此可以看出噶尔丹不是胆怯的性格。不过根据载,噶尔丹的军队当时已经四分五裂,被清军瓦解了,所以噶尔丹自杀也是情理之中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代文豪曹植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植,三国,风云人物

    相比于打战称帝,曹植更明显的应该是个文学家,他写下了非常多的传世名篇,让无数的人感到赞叹和惊艳。曹植是建安八子之一,也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在文学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七步诗”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曹植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又被安葬在了哪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

  • 历史上朱允炆登基之后为何实行削藩?他是如何实行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本来立长子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可惜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于是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一即位,就开始采纳大臣齐

  • 杨玉环为什么一生都没有孩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玉环,唐朝,风云人物

    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一生也算是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作为李隆基非常喜爱的妃子,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杨玉环天生丽质,再加上家境不错,所以她从小就非常有才华,后来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被寿王李瑁看中,成为寿王妃。后来寿王的母妃,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过世,李隆基非常伤心,很多人都为向其推荐杨

  • 北宋初年大臣窦仪简介:因学问优博、通晓典故而深受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窦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仪(914年—966年),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长子。五代后期至北宋初年

  • 汉末诸侯韩馥手底下都有哪些猛将?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放眼汉末三国,在众多割据势力之中,冀州牧韩馥的表现无疑让人大跌眼镜。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在东汉末年,韩馥担任过御史中丞等官职,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在讨伐董

  • 范文程是汉人,为什么会归顺大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文程,清朝,风云人物

    范文程出生于明末时期的一个仕官家庭,他是汉人,却成为了清朝开国重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范文程是汉人,很有谋略和能力,也很想有一番作为,范文程却得不到明朝的重用,范文程想要施展才能,于是转投努尔哈赤。同时当时大明已经内部非常的腐败,在范文程心中大明已经不

  • 为什么乾隆帝的皇后都没好下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皇后”,这种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之后才实际

  • 如果八国联军抓到慈禧,她回事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八国联军之所以入侵北京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打砸教堂,滥杀洋人。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来之前,慈禧害怕洋人报复,匆匆忙忙带着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躲避洋人的追捕。那么,如果慈禧没有逃跑,被洋人抓到,洋人会怎么处理慈禧呢?按照一般的理解,洋人会杀掉慈禧。就算不杀掉,也会让慈禧下课,

  • 十四阿哥胤禵是什么来历?康熙帝生前有多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胤禵,清朝,风云人物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长达这场长达十四年的夺权斗争中,四阿哥胤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后来勤于政事的雍正皇帝。不过,其实康熙帝生前最器重和看好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只是后者最终却还是没能胜过胤禛。胤禵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是康熙帝的第十四个儿子

  • 曹仁一共有多少个子女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仁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将军曹仁究竟有几个子女,都分别叫什么名字的?大将军曹仁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曹泰、曹楷、曹范,其中就只有曹泰是一个人才,曹楷和曹范都是官二代,凭借着曹仁在曹魏混了一官半职。首先我们大体认识一下这位曹操的从弟曹仁,曹仁(168-223年)东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