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英雄活得英勇无双,但结局最是悲惨的?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英雄活得英勇无双,但结局最是悲惨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4/2/13 12:20:21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好男儿要想建功立业,战死沙场在所难免,可那未必不是一种荣耀。然而并非每个英雄的死亡都是可歌可泣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三国演义》中死得最憋屈窝囊的三位人物。

第一个就是吕布了。吕布那可是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被称作是“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是三国的第一猛将。可就这么一位盖世豪杰,为什么还会说他死得窝囊呢?

虽说吕布早期屡屡易主,人品颇受诟病,然而瑕不掩瑜,他仍是光芒万丈,自有一派“吾心安处是天下”的豪放之感。而且他早期的运气也是相当不错,跟了丁原,丁原就是洛阳中的“霸王”,势力不可谓不大;投靠董卓,董卓就权倾朝野;效忠王允,王允一下就掌握天下,运筹帷幄。辕门射戟何等意气风发。

这种天之骄子,本该辉煌地走完他的一生,谁曾想他最后死得却不甚风光,甚至是窝囊至极。

在和曹操的下邳一战中,吕布被活捉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本来作为他那样大英雄,正常反应应该是义薄云天大义凌然,最坏就是脑袋掉了多块碗口大的疤嘛,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了。谁知道,到了关键时刻,英勇神武的吕布怂了。

起先是他被绑得紧了,就大呼小叫:“缚太急,小缓之。”这么喊着,实在是有些“掉价”,活像个小流氓在耍赖。就连曹操都忍不住乐了,回了一句:“缚虎不得不急也”。

吕布又厚着脸皮向刘备求情:“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相宽乎?”。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玄德啊,你是客人,我是俘虏,你面子大,就不能帮我求求情吗?刘备哪能趟这趟浑水,一句话就将他彻底推上了死路: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与董太师乎?

吕布气急败坏有无能为力,只能“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不过笔者一直觉得这段记载有误,都被绑得太紧了,哪还有手来指着刘备骂人呢?

不论怎样,吕布这样意气风发的盖世英雄,却在临死之时如此窝囊,沦为笑柄,实在是令人唏嘘。

而第二位就是韩馥了。他本被董卓封为冀州牧,算是个封疆大吏,不说普通官员,就是袁绍对着他都得客客气气的。

后来董卓乱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当时的盟军领头人袁绍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助一臂之力,可他接到信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是:我们该帮助董卓还是袁绍呢?这就是他的不对了,该帮助谁不但自己心里没有章程,还拿到大庭广众下讨论了。他的手下也不客气,直接回敬到:我们是为了国家,怎么可以说是为了董卓或者袁绍呢?这就让韩馥闹了个大脸红。其实在那乱世之中,人们都秉持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手下也不过是说说场面话罢了。但这种东西只能属于心照不宣,否则就会如韩馥一般被人呛了还没法回声。

韩馥面子上过不去,就只能加入了盟军,但属于出工不出力的那种,不但如此,还净添乱子。他在粮草问题上故意为难袁绍,两人关系一度紧张。到了关东军解散,袁绍就立马打起了冀州的主意。

袁绍取得冀州,纯粹靠忽悠和恐吓,没费一兵一卒,敲诈来的。袁绍帐下谋士逢纪献策,让袁绍与公孙瓒合伙,鼓动公孙瓒攻打韩馥。韩馥是个没有本事又胆小怕事的,在他慌乱之下,我们再趁机派人恐吓,一定能让他把地盘拱手相让。

果不其然,说客荀湛只用了三个问题就把韩馥吓破胆了。当时,韩馥的手下还劝韩馥不要慌,要稳住,抓住袁绍粮草供应的问题谈判。可韩馥已经吓得失去了思考,也听不进劝,就真的白白把这风水宝地送给了袁绍。

本来送就送吧,失去了根基的韩馥只能投靠陈留郡的太守张邈。可就是有一天,袁绍派使者探访张邈,就说了两句悄悄话,韩馥就以为是密谋要来杀害自己的。恐惧之下,跑到厕所自杀了。

本也算得上雄踞一方,却胆怯至此,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第三位就是曹爽了。这位可是个有手腕的人,曾经把司马懿都整得心里发慌,可就是嫩了点,经验不足,被司马懿摆了一道,从而放松了警惕。只是带着皇帝去上个坟,却被关在了城门外。本来到了这个时候,并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他的谋士桓范本来已经突破司马懿的重重封锁,溜出城外来给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带着皇帝东出,以皇帝的名义诏令天下起兵勤王。

其实这个招数,曹操也用过,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曹爽就是不愿意,白白错失了良机。司马懿又派人来喊话,大意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放下武器,永葆富贵”之类的。

曹爽大概是个和平主义者,一听这样,寻思着打得你死我活的,也不过就是为了荣华富贵,现在不用打仗,就唾手可得了,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立马答应了。

气的桓范大骂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

果然,当曹爽回京后,一开始司马懿真的给了他超高规格的待遇,给他家修了高墙,屋子的四个角都修建了高楼,并且派人日夜把守。这怎么看都像是被监禁了,可偏偏曹爽还无知无觉。曹爽甚至还向司马懿抱怨自己粮食不够吃了。司马懿也是个演技派,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赶忙派人给他送去了食物,并且种类齐全,荤素搭配。

这更进一步消除了曹爽的戒心。可还没高兴两天呢,立马就有人告发曹爽谋反,接着就马不停蹄地送去了刑场。曹爽的一生,就此遗憾落幕。

有句戏词唱得好“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这三人原也是叱咤风云的一方人物,却最终死得如此窝囊,不能不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

标签: 吕布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初年名臣铁铉简介: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的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刘廷让: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最后绝食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廷让,宋朝,风云人物

    他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为何却绝食自尽?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

  • 清朝皇帝早晚一次用膳,程序有多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清朝,风云人物

    在古代皇帝与王公贵族在吃饭上还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在吃饭上有很多的讲究,他们身份高贵,吃得自然也与平常老百姓大有不同,那他们究竟是如何吃饭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帝吃饭的头等大事:要安全我们常常所说的一句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时候我们误吃了一些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就会导致我们生

  • 开国皇帝刘秀功勋卓著,为什么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秦朝政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第一位皇帝,至1912年清朝宣布灭亡,溥仪成了最后一个末代皇帝,共历时2132年,一共出现了皇帝493位。但是其中真正能够称之为雄主的一般都是各朝的开国皇帝,比如说刘邦,朱元璋等等都是靠着自己的勇气和谋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这些开国

  • 盘点历史上五位可怜的太子,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影视剧《鹤唳华亭》中,罗晋饰演一位得不到父亲关爱、整天被亲兄陷害的太子萧定权。很多人都觉得这位太子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历史上比他可怜的太子大有人在。并且他们既不像他有舅舅、老师保护,也不像他自己情商超高,最终结局凄凉不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太子刘荣汉景帝最宠爱

  • 宋仁宗身为皇帝,他说话为什么没人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仁宗,宋朝,风云人物

    皇帝说话一言九鼎,谁敢不从,脑袋就有可能不保。封建社会万人之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了朝政被后宫或者文官集团把持的个别案例,皇帝的威严是永远不敢侵犯的。但我国历史上就曾有一位明君,他说话没人听从,想给心爱的妃子加点俸禄都没人理,但他却丝毫不生气,这个皇帝就是宋代少有的仁德明君,宋仁宗。在宋朝奇

  • 皇太极最喜欢的人是谁?大玉儿还是海兰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影视剧中,皇太极和他的两个妃子,三人之间似乎是三角恋的关系,有着情感纠葛,但这只是艺术创作,真实的历史上,他们都算是风云人物,儿女情爱只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品而已,他们更加看重的还是江山权势。但皇太极确实是有这两个妃子的,两者相比,总有一个较为喜欢的,那么皇太极是更加喜爱大玉儿,还是另一个呢?除

  • 李存孝是什么下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存孝,唐朝,风云人物

    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有句话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李存孝和项羽一样,天生神力,勇猛无比,在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那么,李存孝到底有多厉害呢?他能否比得上项羽呢?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原名安静思,他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猛将,也是李克用的

  • 为什么周武王在灭商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姬发,即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他建立周朝后,并没有像《封神演义》中给人的那种印象,开启了贤明的治国之旅,而是仅仅两年后便忧郁而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建立周朝后,不稳固的根基是周武王最大的仇点。周武王姬发继承了其父辈的

  •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废掉嫡长子 刘邦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刘邦,风云人物

    对刘邦废嫡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当初想要废掉嫡长子,刘邦为什么想要废掉这个嫡长子?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利益集团的博弈,需要综合更多的角度,从更加纯利益的角度出发。刘邦想废掉嫡长子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刘如意更聪明,不是刘如意的妈妈更有魅力,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皇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