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北伐真的大部分都是胜利的吗 蜀汉灭亡的命运为何不能扭转

姜维北伐真的大部分都是胜利的吗 蜀汉灭亡的命运为何不能扭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48 更新时间:2023/12/29 9:15:21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和蜀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北伐大部分时间都是胜利,北伐为什么改变不了蜀汉的结局?

三国时期,蜀汉是最弱小的国家,然而他却长期以弱势兵力压着曹魏打,创造了一个奇迹。诸葛亮五次北伐,使得曹魏提心吊胆,之后姜维更是十一次北伐,给曹魏增添诸多麻烦,看起来似乎蜀汉地战力是非常强悍的。然而最终蜀汉还是被魏国给灭掉了,为啥姜维北伐大部分总是胜利,却未能扭转蜀国灭亡的命运呢?

姜维北伐

我们先来看看姜维十一次北伐的战况到底如何,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说,大部分都是胜利的?

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姜维率军攻打陇西,魏将郭淮进军强中,姜维退军。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姜维率军进攻陇西,击败魏将郭淮、夏侯霸等。

延熙十年(公元247),姜维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于洮西。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姜维假节,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

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姜维再次率军攻打西平,俘虏魏将郭循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姜维率军围攻南安,因粮尽退兵。

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姜维率军出陇西,杀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姜维率军出狄道,大败王经,后因魏国援军到来撤退。

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死伤甚多。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姜维兵出秦川,魏军坚守不出。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姜维退驻沓中。

从姜维的十一次北伐来看,胜利5次,战平4次,战败2次,战绩还是不错的。姜维北伐大部分都是胜利的,这句话没有问题。那么为何姜维总是胜利,却未能扭转蜀汉亡国的命运呢?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姜维战略能力弱

实话说,姜维的军事能力还真的算是不错了,当时的蜀汉找不出几个人能与姜维抗衡,但是姜维在战略能力上还是略有欠缺的。

我们来看当时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什么?

诸葛亮时期,蜀汉经过荆州、夷陵两场大败仗,实力急剧下降,成为了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国家。诸葛亮也深知蜀汉国力弱小,要想延续蜀汉的寿命,则必须北伐曹魏,不能让曹魏安稳的发展。因为两国的基础不一样,蜀汉是发展不过曹魏的,一旦曹魏和平发展,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将会被迅速拉开。所以诸葛亮只能硬着头皮北伐,反正无论如何,不能让曹魏全力发展。诸葛亮的战略其实有点类似于以战养战,和曹魏打,蜀汉还有一线生机,不和曹魏打,蜀汉将会快速灭亡!诸葛亮目的明确,就是要消耗曹魏的国力,不能让他安稳的发展。

再反观姜维呢,虽然也是多次北伐,但他和诸葛亮的差距在于他并没能够赋予魏国足够大的压力,没能充分地消耗魏国的国力。姜维北伐,大多数时候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有伤害到魏国的根本,魏国在另一边还是安稳发展,国力迅速提升。实际上,姜维应该联合东吴,扩大战争规模,赋予魏国足够大的压力,使得魏国不能安心发展国内,这样才最有利于蜀汉。

二、人心发生了变化

在诸葛亮时期,蜀汉北伐打出的旗号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也正是在这种口号的鼓舞下,蜀汉百姓纷纷支援军队,魏蜀边境的百姓也期盼这蜀汉王师的到来,这个口号是大家的兴奋剂,在给大家加油打气。

而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口号就发生了变化,姜维北伐的口号变成了:“继承丞相遗志”。北伐可不是为了诸葛亮打的,而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打,惋惜的是,到了后期,大多数人已经忘了当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了,既得利益群体都开始偏安一隅,坐享其成了。姜维虽是良将,但并没有诸葛亮当年的为政能力,调动不起整个蜀汉的精神气,只能在边境小打小闹,最终归于平静。

事实上,到了后期,很多人已经在反对姜维北伐了,大家都不想打了,都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是单凭蜀汉那弱小的国力,又如何能够护得住大家呢?最终只能坐等亡国。

三、国力不同

所有的一切,其实总结起来,还是因为蜀汉的国力太过于弱小了。仅凭益州之地,是很难和魏国抗衡的。魏国虽然也经过一系列的动乱,但是人家也涌现了非常多的人才,邓艾、钟会等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而反观蜀汉这边呢,除了姜维在苦苦支撑,再也没有新的人才出现了。蜀汉就那么点人,产出的人才自然是要少于魏国,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完全改变不了蜀国灭亡的命运。

结语

姜维是一员良将,他主持的北伐大部分时间都是胜利的,但却未能扭转蜀汉灭亡的命运,其实不能完全怪他,他已经是尽力了。往大的原因说是蜀汉的国力不如魏国,往细地说则是蜀汉人心发生了变化,都想偏安一隅过太平日子了,且蜀汉人才奇缺,再也找不出一个像诸葛亮那样,拥有超强战略能力的人了。

标签: 姜维蜀汉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杀了李善长一家70余口,为什么会放过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善长,明朝,风云人物

    中国古代刑罚极重,除了各种惨无人道的肉刑,还有株连的刑罚,从连坐、夷三族到灭九族,到明成祖朱棣的“诛十族”,更是发展到了顶峰。但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想过一个问题,假如皇帝的女儿嫁给了某人,而他的家族又犯了株连之罪,那作为皇帝的女婿会不会被处死,皇帝的外孙外孙女会不会被牵连?今天看完李善长一家的故事你就知

  • 赵襄子的一生有什么传奇故事?是如何带领赵氏成为一方诸侯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襄子,战国,风云人物

    赵毋恤,又作无恤,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赵襄子即位后,正值晋国多事之秋,晋国剩下的六卿之一的中行氏、范氏因为与赵氏小宗邯郸赵合谋内乱被灭,晋国六卿只剩下四家,在这场内乱中赵氏可谓元气大伤,而作为晋国执政的荀跞则趁机做大智氏,甚至在智伯瑶为执政后,着重打压仅剩的赵

  • 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 为何他会被世人所唾弃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温,唐朝,风云人物

    朱温可以被后人所唾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很受人尊敬的。他们必定有着卓越的才干,或者有着优秀的品德,才能获得大家拥护,打败别人,建立一个国家。但是,作为后梁开国皇帝的朱温,世人对他却并没有什么好感。朱温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当时的

  • 姜维是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传说中诸葛亮的徒弟,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姜维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十一次北伐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甚至打出来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可见姜维强大的军事才能,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许遵卜卦说了什么话?后来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许遵,南北朝,风云人物

    古代曾经出现过不少有名的相士,秦汉年间的鸣雌侯许负,预言义子汉文帝会当皇帝,周亚夫、邓通两个富贵公侯会饿死,最后统统言中。三国时期的相士管辂,预言当时权势正隆的何晏、邓飏迟早落得横死的下场,没多久这两人就被杀而亡。唐朝的相士袁天罡见到小时候的武则天就惊呼:“若为女子,当有天子之相。”,后来“掩袖工谗

  • 主父偃被诛九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主父偃,汉朝,风云人物

    老话说得好,人狂没好事,够狂挨砖头。人失意时不要气馁,得意时不要张狂。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武帝时期红得发紫的主父偃。主父偃绝对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咖级人物。但是为了能够建立功名,他费了九牛二虎啊之力,终于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会伤人又伤己。主父偃任性行事,搅得别人不安宁,最后也搭上

  • 雍正帝为何与生母关系冷漠,与十四弟形同仇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帝,风云人物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母、兄弟应该是与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可是有位大人物却是一个例外,他就是清朝的雍正帝。雍正帝名叫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子,生母为德妃乌雅氏。除了雍正帝外,德妃还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祯。但是雍正帝与生母的关系很淡,甚至还与十四弟成为仇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先说母子

  • 卫青死后,他的族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卫青,汉朝,风云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为什么汉武帝等卫青死后,就大肆屠杀卫青族人?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王朝,只要了解历史的朋友,就一定会说出汉朝的名字,而即使到了今天,汉朝的影响也仍然在,因为中国现在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就是用汉朝的“汉”来命名的。而汉朝历史上最霸气的时期,应该要算是汉武帝时期。

  • 揭秘:邓艾被杀仅仅是因为反叛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邓艾,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末期,在邓艾偷渡阴平灭了蜀汉之后,名义上的曹魏一方,发生了短暂的叛乱,也就是邓艾钟会两人,一个是被扣上反叛的帽子,一个是真心的想反叛,但是两人都不是司马昭的对手,司马昭也是用了一把“手术刀”,也就是卫瓘,精准地切除了自己心头的两个心腹大患。在这段动乱中,卫瓘敏锐地察觉到了司马昭的心思,毕竟在钟会

  • 关兴和张苞死后 诸葛亮又是什么样的反应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张飞,风云人物

    关兴和张苞,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关兴是关羽的儿子,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关兴和张苞在刘备伐吴、诸葛亮北伐中表现英勇,都立下不少战功。在正史中,关兴和张苞去世比较早,属于英年早逝,史料记载较少,但是,在演义中,关兴和张苞的表现非常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刘备伐吴,黄忠被东吴兵马围困,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