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

赵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3/12/21 11:40:08

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大权旁落六卿,即“六卿专权”。赵鞅以卿主政晋国,挟强大武装,率诸侯之兵,戌周十载,又铸“刑鼎”,颁布晋国法典……这一切兆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赵鞅(?—前475年),又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里多称之赵简子、赵简主。实际上他并不姓赵,而是姓嬴。原来远古时期,姓氏一分为二,既有姓,又有氏。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直到秦汉时,姓氏才合二为一。

赵鞅就属于嬴姓赵氏。嬴姓,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字庭坚(八恺之一),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被舜赐以嬴姓。至皋陶的十世孙造父时,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得知,嬴姓赵氏始于西周造父。

那为何没有嬴鞅一说?因为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氏”是用来别贵贱的,而国君最为尊贵,不需要用“氏”辨别。据顾炎武在《原姓》载:“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如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姓”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只有武士阶层才有“姓”。明治维新后,日本平民阶层才有“姓”。但日本的“皇室”却至今没有“姓”,因为其社会地位早已尊贵至极,毋须通过“姓”来反映。

好吧,我们再来看看赵鞅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鞅出生在显赫的赵氏家族,其祖父就是赵氏孤儿--赵武。赵武曾掌控晋国朝政长达二十多年,其子景叔尽管没有执政,但却是上将军,在晋国政坛仍举足轻重。公元前525年,赵景叔去世,赵鞅继承其父上卿职位。

率诸侯之兵,会盟戌周

自晋文公起,晋国一直称霸诸侯,中间虽有挫折,但霸业仍持续百年之久。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王子朝发动叛乱。当时执掌晋国大权的是韩起,为平定周王室内乱,他随机竖起“尊王”大旗,派荀跞前往勤王,结果却大失所望,于是又派赵鞅前往协助。公元前517年夏,赵鞅与宋、鲁、卫、郑、曹、邾、滕、薛、小邾十国代表于晋国黄父(山西沁水翼城)会盟。赵鞅主持此次会盟大会,他在会上先是痛斥王子朝发动的叛乱,再提议各国应立即调集军队,提供粮草勤王,次年一定要将周王迎接回都城。参加会盟的各国都表示愿意听从调遣。次年,王子朝叛军不敌强大的盟军,撤出王畿。据《史记?赵世家》载:“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戌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这是赵鞅首次亮相盟会舞台,所表现出的果断与强硬,显示其已成长为一位有风范的大政治家。晋国能成功主导此次盟会,也反映出当时晋国的霸业仍存在。

不过,到了公元前482年的吴、晋在黄池(河南封丘南)的会盟却不一样了。当时的赵鞅早已步入暮年,而且吴国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国了。吴国原为晋国扶植的一个小国,目的是防御南方强大的楚国。但随着吴国实力的与日俱增,先是于公元前506年攻入楚国,公元前494年平定邻国越国,又北上与齐、鲁两国相继交手。此次盟会上,吴国铁定要与晋国争夺霸主之位。根据盟会制度规定:谁先歃血谁就是今后霸主。吴王夫差一到黄池,就要先歃血,立即遭到赵鞅的坚决反对,甚至下令军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不过到了最后,晋国还是让吴国来主盟。可见,此时晋国的实力难以维持霸业,但赵鞅在盟会上显示出了临危不乱的大政治家气势。

颁布成文法,废分封制

晋顷公九年(公元前517年),赵鞅已是晋国执政。据《史记》记载:“(当时)赵简子在位。”

就在其执政不久,晋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就下令让晋国民众捐钱出力,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史称“公布成文法”。颁布成文法典,这在春秋时期以奴隶主贵族为主的社会里,无异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要知道,当时的政治是“刑不可知,威不可测”,而成文法典则彻底否定这种状况。因此,遭到旧的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发对。后来,在赵鞅“刑鼎”、子产“刑书”、邓析“竹刑”的基础上,李悝编著成《法经》,法家学说逐渐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强大理论武器。赵鞅尽管不算法家学说的代表,但他却是首个颁布成文法典的晋国执政,在推行“以法治国”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此,晋顷公一病不起,于十四年夏六月卒,秋八月下葬。翌年“子定公午立”,即晋定公元年。

实际上,自晋献公起,晋国就开始有意识地取消亲近公族的一些特权。当时的晋献公就察觉到自己的堂兄弟们,尤其是曲沃桓叔、武公的子孙,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提拔士蔿,准备剪除公族。

春秋时期的公族,是指各诸侯国国君以外的同姓近亲--国君的儿子中,除太子,都称公子,公子及其后人均为公族。晋献公是晋国“公室”的代表,而曲沃桓叔、武公的其他后人都是“公族”。

士蔿接受任务后,采取离间、分化策略,成功地使群公子将富子排挤了出去。之后,士蔿又鼓动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自此,晋国公族势力对公室已构不成威胁。为了斩草除根,士蔿修筑聚邑(山西省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将群公子迁进去,其实是拘捕,士蔿在筑城的时候,就将聚邑当成牢狱来修建的。公元前669年冬,晋献公出兵包围聚邑,一举歼灭群公子。晋国自此无公族,西周以来一直奉行的分封制与血统贵族把持政权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为晋国的军事、经济与政治改革扫清道路,赵鞅“铸刑鼎”正是基于这样的局面。

其实,对于晋献公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晋国的未来却未必。他灭公族原是想保护公室不受威胁,谁知最后公室却彻底被架空了。

立赵氏宗邑,营建晋阳

在赵鞅之前,赵氏宗邑发生国数次迁移。如赵夙为赵氏宗主时,封于耿,此时赵氏宗邑在耿这个地方。赵武复兴赵氏后,宗邑在温地。到赵鞅时期,他将赵氏宗邑立在晋阳(山西太原南古城营)。

原来,当年晋顷公因为赵鞅入周平王室之乱勤王有功,又为了防羊舌氏杨食我之子孙勾结秦国侵犯,就赐封赵鞅于靠近秦国边境的赵邑,允许他在蒲坂筑城。晋阳城于顷公十三年秋八月开工,周天子令晋国主持建筑汝水城。据《左传译文·昭公二十九年》载:“晋顷公十三年“冬,晋国的赵鞅、荀寅领兵在汝水边(今河南郾城)筑城。”

晋阳,位于今晋中盆地北端,西临汾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赵鞅将这里确立为赵氏新的宗邑后,前后派谋臣董安于、尹铎前往治理。

董安于经营晋阳的最大贡献就是在这里储备了充足的武器兵械。据《战国策》载:“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室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墙之,其高至丈余。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据《晋阳古城勘察记》载,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南的古城营村,发现了春秋晚期董安于所筑的晋阳古城遗址。当时所存的晋阳城南城墙残长626米,宽30米;西城墙残长2700米,其中有900米高出地面约7米。从连接现存于地上和地下的城垣遗迹来看,此城的南北长度估计可达4500米左右。经过二千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仍能保存如此“完整”,可见当年的晋阳城绝对是大邑。

之后,赵鞅又派尹铎代替董安于经营晋阳。尹铎临行前请示赵鞅:是要将晋阳当做提供赋税的城,还是当做保护的屏障?赵鞅十分肯定地回答:“要建成保护的屏障。”尹铎随即裁减各户的税额。赵鞅还对儿子们说:“晋国如果有了祸难,你不要认为尹铎年轻,不要嫌晋阳路远,一定要到那里避难。”

可见,赵鞅营建晋阳城,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和具有远见的卓识。在之后的六卿斗争里,晋阳城真的起到了保障赵氏一族的巨大作用。

六卿大兼并,八年战争

晋阳城建成之日,晋室公族与六大卿族之间矛盾彻底爆发,六大卿族间大兼并战也自此开始。

公元前497年,赵鞅原本打算将安置于邯郸的五百户家奴迁到晋阳,邯郸大夫赵午从中阻挠,赵鞅怒斩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涉宾在邯郸发动叛乱。赵午的舅舅荀寅(中行氏),联合自己的姻亲士吉射(范氏),想借机打压赵氏。

一开始,赵鞅就被逼退至晋阳。但随着局势的发展,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窝里斗”无疑于开了六卿大争斗的大门。晋国很快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晋公室组成的阵营,另一方是范氏、中行氏、邯郸赵氏与各诸侯国的支持者组成的阵营。

自此双方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战争开始时,范氏和中行氏略占优势。

赵鞅为保卫赵氏宗庙、团结宗族一致对外,对族人和家臣施压,让他们听从自己的指挥。首先对付那些早已被驱逐的敌对宗族,防止他们返回晋国;其次让族人和家臣以己身或儿子作为人质;再次,让族人和家臣发誓不能培育私家势力,一旦发现必严惩。没多久,赵氏宗族空前团结。

公元前493年,双方在铁丘(河南濮阳西)决战。战斗前,赵鞅为激励将士斗志,向参战将士承诺:如果战胜,犒赏上大夫一县,下大夫一郡,士十万亩田地,庶人、工、商可做官,奴隶可得到自由。这一招果然凑效,战斗开始后,“赵家军”个个奋不顾身往前冲杀,大败敌军,史称“铁丘之战”。

此战后,范氏和中行氏再也无力与赵氏对抗了。

公元前490年,赵鞅率军攻占柏人(河北隆西),士吉射、荀寅亡命齐国,晋国开始了赵、韩、魏、智四卿专政时期。

赵鞅成为晋国的实际控制者,赵氏也得到了大片“领土”。

随后,智氏的智伯不听赵鞅“劝阻”,疯狂掠夺各卿领土,但是年迈的赵鞅没有精力“讨伐”智氏,于是他开始考虑挑选有能力“接班人”,让他带领赵氏征讨智氏。

赵鞅为了考验几个儿子的能力,让他们到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寻找宝符,并承诺谁最先找到必重赏。

很快,回来的除了赵毋恤之外,其他儿子都说没找到。而赵毋恤对赵鞅说:从常山居高临下可以看见代国,因此宝符就是代国。赵毋恤成了赵氏领导者,即赵襄子。他兴兵灭代,反灭智伯,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

对于如何评价赵鞅,可以这么说,他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

标签: 战国赵鞅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的下场有多惨 被刺时身边一百多人只有六个人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嘉庆,风云人物

    在清朝众多皇帝中,看似岌岌无名的嘉庆,却因为数次被刺杀称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同时也暴露出当时的一个问题:不提官员,就是侍卫大多数都是尸位素餐。嘉庆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实习期后,在处理政事方面也算是颇有经验,乾隆死后,他开始正儿八经的决定国家大事,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努力治理国家时,竟然会蹦出不少

  • 人殉制度是爱何时被恢复的?朱元璋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洪武皇帝朱元璋,一生历经无数坎坷,才终于得到天下,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人殉制度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君主死后,殉葬者有的被直接活埋,有的在被杀后埋葬,有的则是自杀后才被埋入陵墓中。古代君王虽高高在上,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有很多皇帝的江山都是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打下来的,

  • 武松的武功怎么样?能赢他的只有四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松,宋朝,风云人物

    落入梁山之后,一百单八将虽说不是高手如云,却也有很多佼佼者,诸如马军、步军首席高手卢俊义,那么彼时排位14的天上星,武力值又有多高呢?检验武松的武力值,最好的切入点即是孔家庄孔明、孔亮二兄弟,此二人师承宋江,本事一般无二。武松跟孔亮是直接交过手的,过程颇具喜感。“武行者抢入去,接住那汉手,那大汉却待

  •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是神探但是他也不只只是个神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狄仁杰,唐朝,风云人物

    相信大家对狄仁杰一点都不陌生,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经常会看见狄仁杰的身影,在大家的印象里面他是一个神探,他是东方的福尔摩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他,狄仁杰是630年出生一直到700年,活了70年其实是不错的,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和很多大人物的童年一样,一点都不简单,狄仁杰在儿童时期

  • 帝王削藩有多困难?汉景帝是如何抗住藩王动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汉景帝,风云人物

    汉朝建立后,刘邦迫于形势,实施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方式,分封了很多异姓功臣。后来,这些异姓功臣造反,刘邦一个个剪灭了他们。然后和他的大臣们约定,此后分封,只能封姓刘的为王。异姓王不准封。刘邦以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天下就太平了。没想到,他这种分封同姓王的方式,同样给子孙后代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让后代皇帝

  • “五子良将”最终结局如何?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群雄割据,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在天下大乱中,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国雏形,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三国中的第一人曹操当时敢“挟天子以令天下”,征讨四方,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和外族侵犯,统一中国北方,在后世留下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枭雄”,“拨乱反正者”

  • 郑庄公为什么被称为“奸雄小霸”?郑庄公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郑庄公,风云人物

    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位君主,出生时由于难产被起名为“寤生”,不被其母所喜。郑寤生即位后,他的母亲武姜为小儿子段请求封地,先是要求了地势险要的制地,郑庄公没有答应,后来又威逼庄公将京邑分给段,寤生只好答应,朝臣虽然几次进谏,郑庄公都以是母亲之命不可违背的理由,还是将京邑分给了段。在历史上,段被称为

  • 揭秘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他们晚年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风云人物

    1、死后追尊的太上皇这种太上皇有两个,一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即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另一个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父亲李敬。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当人质,被商人吕不韦看中,吕不韦倾力相助,帮助子楚回到秦国,并顺利成为秦王。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自称皇帝,追封子楚为太上皇。李敬,又名李乾,据《新唐书》

  • 如果袁绍不发动官渡之战,他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绍,三国,官渡之战,风云人物

    官渡之战是两大雄主争夺北方掌控权的重要一战,此战决定了谁能够成为雄霸一方。战斗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曹操以少胜多大胜,而占尽良机的袁绍却失败了,并且还将自己手下有才能的人全部诛杀,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有本事的,只知道自己争斗,所以在袁绍兵败退回冀州,不久病死。曹操逐个击破他的儿子,最终将北方统一。1

  • 武则天为什么能成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武则天,风云人物

    武则天为什么能成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有哪些成就?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身世传奇被大家写入电视剧、电影中,更是多了几分神仙色彩。其实在中国王朝历史中,能有武则天这样一位女皇帝出现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封建守旧的思想,一般不会让女子做统治者,但武则天却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