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巾帼英雄冼夫人生平介绍!冼夫人有哪些事迹?

巾帼英雄冼夫人生平介绍!冼夫人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52 更新时间:2023/12/8 8:36:36

巾帼英雄冼夫人生平介绍!冼夫人有哪些事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堪称是巾帼英雄的女性人物,她们身为女性,但是在男性为主导的古代社会里面,却展现出了完全不输给男性的英勇气质,而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花木兰妇好等人物之外,还有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冼夫人,她也同样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但是,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这位英雄人物,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介绍一些冼夫人的生平经历吧。

冼夫人(512——602)又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名英,古高凉(今广东茂名)人,是南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汉、俚各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

冼夫人自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隋唐的俚族),一生身历三朝,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

冼夫人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江泽民主席视察广东高州冼太庙时,盛赞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她的生平载入在《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中。

人物生平

冼夫人原名冼英,是古高凉(今属广东茂名)人,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据史书记载(冼家)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俚人。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

南梁大同元年(535年),罗州刺史冯融闻其有才识,便让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娶其为妻。冯融原本是北燕皇室的后裔,太延二年(436年),北燕皇帝冯弘被北魏太武帝打败后投奔高丽国,与此同时冯弘嘱咐他的儿子冯业带领三百多名亲属和部将乘船南下,投奔宋朝,宋朝把他们安置在新会郡。自此冯家一直居住在岭南,到冯融出任罗州(今化州)刺史时,有职无权,四面楚歌,迫于形势主动提出与岭南兵强马壮的冼氏联姻,让自己的儿子冯宝与冼氏结为秦晋之好。由于是外人,所以冯融不为当地俚人所信服。便想通过这门亲事与地方的强大部族结成联盟,以结束自己家族独立无援的政治地位,从而更好地推行王朝政令,效忠朝廷,统治地方。冼冯联姻后,冼夫人尽力协助丈夫冯宝处理政事,并约束本族民众,自觉遵守王朝法令。有违法者,不论亲疏,不徇私情。这样,冯氏在当地的威信建立起来,“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陈永定二年(557年),冯宝死后,“岭表大乱”,冼夫人平定了岭南动荡的局面,南陈建立,她送年仅9岁的儿子冯仆入京为质,表示绝无自立之心。陈太建元年(569),广州刺史欧阳纥反陈,把冯仆召至高安,企图拉他一同反陈。冯仆派人告知母亲。冼夫人得知后说:“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隋书·谯国夫人传》)。遂发兵拒境,率俚人诸部与陈朝派来征讨的将领章昭达内外夹击,使广州刺史欧阳纥军溃被擒。冯仆因母亲平叛有功被陈霸先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治在今广东化州东北)太守。冼夫人被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赉绣幡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陈至德年间(583—586年),冯仆卒。

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师攻陷建康,陈朝灭亡。虽然隋文帝统一中原,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二月,隋文帝派江州总管韦洸安抚岭南,被陈将徐璒阻于南康。韦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晋王杨广命令被俘的陈后主写信给冼夫人,“谕以国亡”,让冼夫人归顺隋朝。随信还有冼夫人当年所献犀杖及兵符为证。冼夫人见后,确知陈亡,于是她“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隋书·谯国夫人传》)。并派其孙冯魂率部迎韦洸入广州。至此,岭南悉定。冯魂因被隋朝封为仪同三司,冼夫人被册为宋康郡夫人。隋文帝特下诏书慰勉冼夫人:“朕抚育苍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而王仲宣等辄相聚结,扰乱彼民,所以遣往诛翦,为百姓除害。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遂令孙盎斩获佛智,竟破群贼,甚有大功。今赐夫人物五千段。暄不进愆,诚合罪责,以夫人立此诚效,故特原免。夫人宜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隋书·谯国夫人传》)。冼夫人把南梁、陈、隋三朝所赠礼品,分三库保管,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取出展示在庭中。并对子孙们说:“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去世,由于接近春节喜庆期间,到第二年正月十七日才祭祀安葬,葬于电白县北山兜之原,终年90岁,谥为诚敬夫人,立祠奉祀。今人王兴瑞有《冼夫人与冯氏家族》一书,对有关事迹多所考订。

标签: 南北朝冼夫人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造反席卷大半江山 吴三桂最后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对清代吴三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都已经攻陷了清代,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62岁的吴三桂在油耗尽的时候努力燃烧。他本来希望推翻清廷,恢复汉人的国家,但他以失败告终。真遗憾。虽然吴三桂在投靠清人后尽了最大努力,为清代平灭汉人的反抗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刚刚继位的小皇帝

  • 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一生四次婚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叶赫那拉氏,清朝,风云人物

    皇太极侧妃叶赫那拉氏来自于叶赫部,父亲是叶赫部首领阿纳布,阿纳布是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的堂兄弟,也就是说,叶赫那拉氏是皇太极的表姐妹。叶赫那拉氏第一任丈夫是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弟弟,当时,建州的努尔哈赤愈发强大,乌拉部与叶赫部之间频繁联姻,共同对抗努尔哈赤。但是,就是这样,还是没能阻挡住努尔哈

  •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孙林父追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卫献公,春秋,风云人物

    古代皇帝与大臣关系和睦,君臣之礼不废是朝代安稳昌盛的基业。如汉朝刘邦开创基业时与张良、樊哙等人始终君臣之礼相待,但江山稳固后,刘邦诛杀功臣,君臣之礼被忽视,导致刘邦去世后汉朝出现一片混乱。再如唐朝李世民善待他手下大臣,与魏征、徐茂公等臣子保持合理的君臣之礼,李世民才开创了唐朝盛世基业。春秋之时,卫献

  • 许褚杀了许攸,曹操为什么没有责罚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许褚,三国,风云人物

    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当时在睡觉,来不及穿鞋,赤脚跑出来迎接。许攸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败了袁绍,立下大功,也因为有功,所以许攸很傲慢,屡次犯上,最后被许褚杀了。奇怪的是,许褚杀了许攸,曹操为何没有惩罚许褚?为何不做做样子呢?许

  •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担任前将军和后将军官职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曹魏,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汉末三国时期,武将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等,其中,刘备时代,著名的四方将军有: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四方将军,都在同一时期,这个没有争议。在

  • 魏灭蜀之战邓艾攻破江由后,马邈为何会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景耀六年(263),魏国司马昭派兵,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军十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邓艾率三万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这三路大军,钟会兵力

  • 蜀汉八年时间痛失五员大将,这就是灭亡的原因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三国,风云人物

    自古以来三国时代就是中华地区最为人所知的一段辉煌岁月,无论是前期的英雄斗智斗勇,到后期的三国鼎立,每一段都是扣人心弦的英雄史诗,其中最令人憧憬敬佩的莫过于罗贯中笔下的蜀汉,也是最为悲剧性的,而他败亡的原因,最能信服的就是人才的凋零。西元214年庞统中伏西元220年法正黄忠病卒,关羽败死西元221年张

  • 吕不韦登上相国之位后却被罢官革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战国,风云人物

    说起秦王嬴政,就不得不提吕不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

  • 雍正创立一个新制度,却给大清埋下了致命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中国封建社会,不具备现代意义的舆论监督,因而监察机构官员的进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那么一旦监察权萎缩,必然会使舆论监督丧失殆尽。尤其是清代,皇帝几乎是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明代时言官的监察权尚在,如正德皇帝准备南巡,一百零七名官员因疏谏劳民伤财的南巡而在午门外罚跪,另有一百五十名官员因疏

  • 周亚夫:年轻时曾两次挽救大汉江山,老年却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亚夫,西汉,风云人物

    要是说起汉朝的名将,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涌现出来的都会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凭借着军事指挥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将入侵大汉江山的匈奴人打败,如果没有这两位名将,那么大汉江山将会覆灭于匈奴人之手,可以说这两位是大汉江山的恩人。很多人是不是认为汉朝只在汉武帝时期出过名将,在其他人当皇帝时就没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