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不韦为什么看了一封信之后就死了?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吕不韦为什么看了一封信之后就死了?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35 更新时间:2023/12/7 14:27:29

吕不韦为什么看了一封信之后就死了?吕不韦为什么自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吕不韦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却凭借着“奇货可居”,将一个质子送上了国君的位置,还因此成为了秦朝的丞相,不可谓不厉害。不过吕不韦却还是想要的太多了,他丝毫不在意秦始皇的心理,做事情的时候还一直将自己当做最重要的功臣,这对于想要掌权的嬴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因此,吕不韦最终,必然会死在秦始皇手上。

根据史书记载,吕不韦在自杀前,曾收到嬴政的一封信。吕不韦因为嫪毐和赵太后的事情暴露之后,被牵连进去,罢免了丞相一职,并被迁到了河南的封国。而嬴政在一年后给吕不韦写了封信说:"君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嬴政只是说要把吕不韦迁到蜀地,没有透露出任何一点要杀害他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吕不韦,在看过信不久后就自杀了呢?

一、吕不韦承受不住打击而精神崩溃。

吕不韦当时身为秦国的宰相,掌握着秦国大部分的政权,而且嬴政要完全专政,就必须要想尽办法,将权力从他的手中全夺出来,这样一来则必须要打败他这个人。因此在嫪毐这件事情暴露后,嬴政虽然罢免了他宰相的职位,但并没有将他赶出长安。可是在嬴政将她母亲接回来的时候,却将吕不韦赶到了河南,之后又写信责备他,要将他迁往蜀地。而当时的蜀地,完全没有一点现在的繁华之貌,是一片极其荒凉、贫困的地带,比汉中还不如。由此可知,吕不韦所遭受的打击很大。

但这些还没完,嬴政肯定要继续打击吕不韦。因为吕不韦在秦国的这么多年,势力已经达到了非常庞大的地步,想要靠这些打败他是不可能的,吕不韦也非常清楚这一点。除此之外,嬴政如果要完全掌握政权,就要想尽办法撇清自己与宰相的谣传父子关系,而消除这些关系的唯一途径,就是杀了他。吕不韦也明白这些,与其恐惧的等待死亡的到来,不如自我解决。

二、吕不韦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吕不韦在做官之前,是一个商人,虽然当时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但是他还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然也不会有后来为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在他为政期间,齐国、魏国、赵国和楚国各有一名才子,合称为四公子。因为这里面没有自己的名字,于是吕不韦就广招门客,并让其撰写了一部《吕氏春秋》,之后为了能够让这本书,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吕不韦就对外说,如果有人能够在这部书上改一个字,就可以奖赏一千金,从侧面为这本书打了广告。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吕不韦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并且想要用化,来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彻底摆脱自己以前商人的身份。也因此,当秦对他提出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功劳可以换取封地?有资格被人们称为仲父?"的时候,吕不韦会在不久后选择自杀。如果吕不韦真的没有资格,那也就没什么了,但是,在吕不韦看来,他是有这样的资格和功劳的。可是却被这样反问,对于一个有着满身傲气、自尊心极强的人来说,绝对是会崩溃的。

三、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

吕不韦一直都知道,嬴政其实对自己没有那么大的仇恨,毕竟自己还曾帮助过他,让他在宫里的争斗中成功活了下来,也知道他只是想要收回自己手中的权力。但是,如果自己一直活着的话,嬴政的下一步动作,可能就要威胁到家人和后代了。为了家人今后能够好好生活,吕不韦无奈选择了自杀。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吕不韦死后,秦王不仅没有为难他的家人,还恢复了迁到蜀地那些门客的身份,并允许他们回长安。

四、为了保护嬴政。

保护嬴政?很多人会怀疑,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他和嬴政之间有夺权之仇,怎么可能会去保护他呢?但其实这也不完全是胡说的,《史记》中也有一些相关的记载,说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虽说没有确实的证据,但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嬴政不是吕不韦的孩子。而且,嬴政和吕不韦也有这样的怀疑。他虽然怀疑自己的身世,但为了保证自己一定是嬴家的子孙,他是不会承认的,并且为了确保这个消息不会传出去,吕不韦一定是不能活的;另一方面,吕不韦也有这样的猜测,但同时他也明白,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的话,嬴政的江山就会受到影响,肯定会有人借着这个理由造反。而且,如果嬴政主动杀他的话,就算很多人知道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也会背上弑父的嫌疑,这同样对嬴政不利。因此,为了不给"儿子"造成麻烦,他只能选择自杀了。

标签: 秦朝吕不韦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高贵妃离世后,乾隆为什么要把她的嫁人都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高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的一生身边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女子,光是他的后宫就一共出现过42个女子, 她们每个人的出生品行都大有不同,其中有和富察皇后一样出身高贵的女子,同时也有和令妃一样从最底层爬上去的女子,她们每个人的结局也都是完全不一样,有的人跨过了重重障碍,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有的人却也就把自己的性命丢在了半路,这

  • 和珅是天底下最有钱的人,为什么还要从皇宫偷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和珅,明朝,风云人物

    乾隆一朝官员的腐败现象几乎可以说是大清历来最严重的,而且乾隆本人也比较喜欢奢靡享乐,底下人跟风,自然而然贪污受贿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多了。和珅是当时众多贪官中最出名的,他利用自己的口才步步高升,在成为乾隆的心腹后和珅便开始通过一些灰色手段大肆集财,乾隆心知肚明却视而不见。直至嘉庆帝上位,和珅才倒了台。嘉

  • 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怀王,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楚怀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其父亲是威名赫赫的楚威王,儿子则是才智平平的楚顷襄王。楚怀王是一个到目前为止都极具争议的人,他一共在位三十年,前期重用昭阳、屈原、陈轸等人把楚国的国力带入了极盛时期,后期则因为轻信张仪,宠幸郑袖,重用子兰、靳尚等佞臣使得楚国不断走向衰弱。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楚王,后来

  • 探索陶渊明的农民生活,他的农耕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陶渊明,东晋,风云人物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陶渊明的生活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渊明一世的生活,真算得最单调的了。老实说,他

  • 战国名将王翦:功劳卓著位极人臣,鸟尽弓藏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战国,风云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这些厉害的人物包括谋士和武将。现如今看来,后人对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在历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位一统六国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者。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肯定与手下的谋士和武将有关系的。当时的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走向

  • 险些自立为帝的贾南风,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南风,西晋,风云人物

    历史上却有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子,不但成为了皇后,而且还把持了朝政大权,险些自立为帝。她就是西晋王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贾南风,生于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年),父亲是西晋朝廷重臣贾充。贾南风可谓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丑女人,据说,她身高只有一米四左右,面目黑青,鼻

  • 投靠了他人还想独立可能吗?刘备凭什么在投靠别人是还能以主公自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风云人物

    投靠了他人还想独立可能吗?刘备凭什么在投靠别人是还能以主公自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军阀都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出现不受控制者。或者出现第二个领导。所谓的投靠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独立去融合到对方的人团队势力当中。投靠了别人还想要独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马超后来

  • 蓝玉下场有多惨?朱元璋开恩后才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蓝玉,明朝,风云人物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一人是完美无缺的,纵使是一代江山之主,也难免有诸多缺陷。古时涌现了很多明君圣主,叱咤风云,引领时代。世人大多都对这些圣明之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不是“完美”的评价,因为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做到完美。就如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创者,从一穷苦草根转变为帝王之身,是值得

  • 写《黄台瓜辞》的李贤是谁?《黄台瓜辞》是写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贤,风云人物

    写《黄台瓜辞》的李贤是谁?《黄台瓜辞》是写给谁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位HK市民在当地媒体登了一则广告:正如我之前讲过:黄台之瓜,何堪再摘。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这个瓜摘一两个没有问题,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摘,那这个瓜就会死绝了。这诗原文据说是唐代武则天的儿子李贤写的。不过身为太子的他,2

  • 曹节为什么要骂曹丕?是真的不愿意曹丕称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是汉献帝,说起汉献帝也是个悲情的皇帝,被董卓立为皇帝,在军阀纷争中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夹缝中求生存,被迫禅让给曹丕以后,又做了14年的山阳公而寿终正寝。汉献帝这一生有两个皇后,其中一个是伏寿,另外一个是曹节,伏寿是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伏完,伏完历官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