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写《黄台瓜辞》的李贤是谁?《黄台瓜辞》是写给谁的?

写《黄台瓜辞》的李贤是谁?《黄台瓜辞》是写给谁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3/12/16 16:37:54

写《黄台瓜辞》的李贤是谁?《黄台瓜辞》是写给谁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位HK市民在当地媒体登了一则广告:正如我之前讲过: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这个瓜摘一两个没有问题,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摘,那这个瓜就会死绝了。

这诗原文据说是唐代武则天的儿子李贤写的。

不过身为太子的他,29岁就被赐死了。

这首《黄台瓜辞》原文是这样的: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从这诗想表达的意思来看,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情。

这诗颇有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力感。

李贤,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

他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

我们说过深受李治喜欢在两个人圣人——李治和武则天时代是一个人危险的征兆。

终究成为政治争斗牺牲品。

原本立嫡长子的宫廷争斗中,太子之位轮不到他的。

因为他哥哥李弘当了19年皇太子,二十三岁就死了。作为武则天的次子,排位置排到李贤了。

是祸是福,一般都是躲不过的。

武则天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除了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安定思公主以及病逝的李弘,在剩下的儿女中,李贤的下场无疑是最惨的。

他的两个弟弟李显李旦后来都成了皇帝,显然他为两个弟弟提供了血的教训。

按理说,既然是武则天的儿子,这样痛下杀手完成没有亲情可言啊。对的,在权力面前一切亲情都是扯谈。

当太子,看似威风,其实是一个“高危行业”。《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个太子惨不惨?

当太子最大的问题在于你监国时表现得太聪明,能力太强和大臣关系和谐,就有结党营私,“抢班夺权”的嫌疑。

那我不干总行了吧?不行!没有能力,还想当皇帝治理国家?当然也不行。

古代当太子,就是要考虑如何走钢丝,千万双眼睛盯着你,望你早点当上皇帝的,希望你出点纰漏瞎掉下台的,没有当上皇帝,能求自保就是善终。

为了皇权,就算至亲,武则天前后共杀死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亲外甥女。这样看来,能废掉太子,再赐死也就稀松平常了。

我一直没有搞懂的是,既然是你武则天的儿子,又是太子,为什么这么不受武则天的待见呢?

有人说,李贤肯定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但未必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因为有人考证了一下,李贤并非武则天亲子,而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所生。

从亲儿到侄儿,这个落差武则天有,李贤肯定也有。

毕竟当时的李贤与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了,而且韩国夫人与唐高宗的苟且,也是尽人皆知。就连李贤听到这些传言,也不免心生怀疑和恐惧。

但传言未必是真的,但武则天一直不待见李贤是真的。

由于关系紧张,流言蜚语就多,这时候深受高宗和武后信赖的术士明崇俨登场了。或许为了顺着武则天的心思说话,为谋求更大利益,干脆就在让一把火再说。

明崇俨曾对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李旦)相最贵”。这摆明了说,李贤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要当皇帝的话,他弟弟最合适。

这不是挑破离间是什么?

由于李贤因为反对母亲干政,母子之间的矛盾已是日渐激烈了。武则天曾经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两本书给李贤,指责他有违人子之道。

这肯定让李贤恐惧,但毕竟自己没有犯什么大错,也就无所谓。

可是,公元679年五月初三,明崇俨居然被盗贼杀死,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因为前有,明崇俨进言,后有明崇俨的被杀,在武则天看来,儿子竟敢杀母亲身边的人了,这还得了。

没有意外的话,此时的李贤已经是武则天的眼中钉、肉中刺,武则天已经有废掉太子之意。

你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有人告发李贤谋反。(想起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就是被这样的理由逼得谋反,最后自杀的)

当然既然有人举报,就得查啊。于是在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作为谋反凭证。

都是太子了,忍耐一下顺理成章的登基当了皇帝再说,实在没必要、也没理由冒着风险造反。

为什么要谋反?吃错药吗?

对于此事,喜欢李贤的李治,想要宽恕他。武后却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历史上最强“粑耳朵”李治也就这样了。

由于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收缴的铠甲在天津桥焚毁,借以昭告天下。

按理说,既然是废太子了,又幽静起来,完全没有威胁了啊,李贤应该能够善终了啊。

然而并不能。

李贤弟弟李旦第一次继位,身为太后的武则天派一个叫丘神勣的官吏去巴州视察李贤的行为,这说明武则天一直不放心李贤。谁知丘神勣到了巴州,不知何故,竟逼迫李贤自杀。

为什么要赶尽杀绝啊?有人说,朝廷派丘神勣去监督监察,并没下令李贤必须死,可是就这样死了。如果这样,这位官员应该受到重罚啊?而作为母亲的武则天呢,只是悼念了一番,贬了丘神勣的官,没几年,又把他升上去了。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良心有点痛。在李贤死后数年,武则天还是恢复了他雍王的爵位。唐中宗(李显)继位后,把李贤的灵柩迎回长安,陪葬在高宗陵墓的旁边。到了唐睿宗(李旦)继位,更是追封李贤为章怀太子。

从李贤的一生前前后后到最后的结局来看,他写《黄台瓜辞》的确是有感而发。

该诗以藤蔓比喻武后,因四个瓜先后被摘而感伤四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后看后醒悟。

可惜,武则天并没有醒悟。

皇权面前哪有亲情,做梦吧。

标签: 唐朝李贤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节为什么要骂曹丕?是真的不愿意曹丕称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是汉献帝,说起汉献帝也是个悲情的皇帝,被董卓立为皇帝,在军阀纷争中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夹缝中求生存,被迫禅让给曹丕以后,又做了14年的山阳公而寿终正寝。汉献帝这一生有两个皇后,其中一个是伏寿,另外一个是曹节,伏寿是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伏完,伏完历官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

  • 叶赫那拉氏:一生四任丈夫,第二任是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叶赫那拉氏,清朝,风云人物

    她一生经历四任丈夫,第二任是皇太极,此女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太极的婚姻观很另类,他想娶谁就娶谁,从没有什么忌讳,你是敌人的妻子也好,你给前夫生过孩子也好,反正,只要他想娶,你都可以成为他后宫嫔妃中的一员。而且,如果他不爱这个老婆了,也不会耽误她,果断将她赐给臣子,不让她独守空房。

  • 咸丰跟慈安没有孩子的原因是什么?跟慈禧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在晚清的皇宫中,印象最深的女性应该就是慈禧太后了,对于慈安太后在清末的作用非常的不重视。其实在咸丰驾崩之后,作为正室她才是最尊贵的那个女人。只不过让慈禧母凭子贵,垂帘听政,给捷足先登了。那么作为正室夫人,她为什么没有孩子呢?这样从慈禧她们两个之间的渊源说起了,首先让先来说说慈安这个女人,她是典型的中

  • 赵构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 赵构为什么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构,南宋,风云人物

    对赵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构为什么会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赵光义一脉真的没人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宋高宗赵构本来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苗刘兵变”中宋高宗还曾经被迫禅位给他,但是赵旉不幸在三岁的时候便夭折了。而赵构又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他便只能在赵宋

  • 汉朝对匈奴的态度是怎么改变的 没有他就没有攻击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汉武帝,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非常厉害,他可不是一般的皇帝可以比的,即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一定就有他的作为大,他就是大汉帝国的汉武帝刘彻。说起汉武帝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秦皇汉武可不是白叫的,秦始皇建长城把匈奴拒之门外,汉武帝可是直接把匈奴给打跑了,从本质上来说两位都可以算是千古一帝。大家都知道,文景

  • 郑侠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何能让王安石丢掉参知政事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侠,王安石,风云人物

    北宋熙宁六年,身为变法主持人的王安石被迫辞掉了参知政事一职,而且连带着新法也一并被宋神宗给废除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郑侠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何能让王安石丢掉参知政事一职?郑侠,字介夫,北宋英宗四年进士及第,一生都在为民请命,有着“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的极高评价。郑侠的正直是受父亲影响的,他的

  • 咸丰和恭亲王本是好兄弟,到最后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到了道光这一朝,在他准备立储的时候,有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一个是皇四子奕詝,一个是皇六子奕訢。两人的年龄不相上下,能力也在伯仲之间,道光在这两个儿子之间颇为犹豫。道光也知道,虽然自己暂时难以抉择,但日后这两兄弟在储位上必有一番争斗。也许是为了避免雍正夺位时发生手足相残的事件,道光非常注重从小培养这两

  • 刘疆作为东汉光武帝嫡长子,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疆,汉朝,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了一生不凡。尤其是帝王家的皇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权力的顶峰——皇位。而在皇子之中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太子。所谓太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自

  • 滕王李元婴是一个纨绔子弟游手好闲 他竟然靠什么东西名满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元婴,李世民,风云人物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乃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婴,据史书记载,李元婴恃才傲物,整日诗酒为伴,从小就无心朝政,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对这个弟弟不仅毫无戒备之心,并且爱护有加,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还封了李元婴为滕王。但就是这样一位游手好闲的滕王李元婴,却靠着两样

  • 揭秘:皇太极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关于皇太极的即位之谜在史学界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本来想将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但是皇太极却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篡夺了汗位,皇太极登基之后,积极对外扩张,一方面他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实行满蒙通婚,笼络了大批的蒙古贵族,一方面他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多次大败明军,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