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9:16

明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

朱元璋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特色,能够打破常规的改革家,当然,他的有些改革是被后人诟病的,可有些改革却是很实用、有实际意义的。

比方说撤掉从秦始皇开始制定的丞相一职,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利于集思广益,将臣子们降为奴才使用,这个改革为后人所诟病。

但是朱元璋有些改革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对汉武帝时期沿用的年号进行改革,汉武帝在位共54年,设年号建元、元光、元朔等11个,记起来很麻烦,于是朱元璋身体力行,终身只用洪武一个年号,这样的去繁就简,的确简单了不少。

太祖爷爷这么规定了,下面的朱家子孙只好照办,不敢越矩。

但世间的万事太繁杂,总有特殊的情况出现。这不,到了明英宗朱祁镇这里,就遇到了麻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件事发生在明朝第6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身上。

公元1427年(宣德二年),朱祁镇出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子,8岁继承皇位,改元正统。

由于主少国疑,于是众臣请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并且由“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署理朝政。

随着朱祁镇的逐渐长大,“三杨”递次谢世了,太皇太后张氏也驾崩了,此时朱祁镇身边的宦官王振受到他的宠信。

期间朱祁镇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明军分别打了亦集乃之战、丰州之战和以克列苏之战,朱祁镇的声望得到提升,皇权也把持牢了。

但是那几次没有将北元打服,离朱祁镇北征5年之后,北元一部的瓦剌,于1449年(正统十四年)七月,主动来大明挑衅了。

瓦剌的也先召集诸部,兵分四路进攻明朝边境。

前3回明军都取得了胜利,这回宦官王振鼓动朱祁镇,要他御驾亲征,好建立不世之功。于是热血沸腾的朱祁镇动心了,带领二十万大军出征了,命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

谁知道这次朱祁镇实在不走运,他亲自带兵,明军不但没打胜仗,朱祁镇本人还做了瓦剌的俘虏。

这在明朝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国不可一日无主,明英宗被俘,帝国只好再选新君了。于是在于谦等人的拥戴下,朱祁钰做了皇帝,年号景泰,那个俘虏皇帝怎么办?遥尊他为太上皇。

朱祁镇在瓦剌被关押将近一年,最后才被也先给放回来。

人是回来了,可龙椅上已经有人了,只好委屈朱祁镇,他被被锁在南宫,而且南宫的大门被上锁灌铅,再加上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着,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

也就是说,朱祁镇被软禁的日子来临了,这一关就是7年。

朱祁钰病重,可是他没有子嗣,此时的投机派心里犯合计了——皇位能落到谁头上?

大将军石亨联系太监曹吉祥和政客徐有功,一心想立这定策之功。

于是在朱祁钰病重期间,发生了“夺门之变”。

朱祁镇如愿以偿的夺位成功,由太上皇成了真正的皇上。

朱祁镇当皇上,可是这年号怎么称呼呢?再延续“正统”年号,显得不伦不类。况且,这个“正统”正是朱祁镇的伤心岁月,往事不堪回首啊!

几经琢磨,也顾不上祖训了,给自己起了一个“天顺”的年号。

由此,明英宗朱祁镇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明英宗经历了明朝以往皇帝不曾经历的许多困难,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多的理解,因此,在他病入膏肓之时,他立下遗诏,废除太祖朱元璋开始恢复的宫妃殉葬制度.

他的这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人类的巨大进步。或许他当政时的所有功绩加起来,还不如他这一遗诏的历史贡献大吧。

标签: 古代明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郑和为什么会停止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和,明朝,风云人物

    其实并非戛然而止,对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有争论。只不过在朱棣大力支持下,挑选出郑和施行了七次而已。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主因是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主体。朱元璋和朱棣都属于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对儒家思想只是利用,不会被它控制。但是朱棣后的宣帝则不一样。同时,因为下西洋郑和在宦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 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耶律淳,北辽,风云人物

    北辽宣宗耶律淳(1063年-1122年),小字涅里,契丹族,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曾任彰圣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京留守、都元帅,封秦晋国王。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连续攻陷辽国的上京和中京,天祚帝逃入夹山,群臣拥立耶律淳

  • 陈宫被赐死后,曹操为什么又要将他的妻儿带回许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宫,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但是这群豪杰之中,功绩最大的曹操却是名声最差的。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曹操不过是一个敢于说出自己真性情的人,为了自己的大业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至亲。而导致曹操名声差的关键人物其实是陈宫,陈宫是一个和曹操完全相反的人,可以说通过陈宫同曹操的对比,更显出了曹操的不择手段

  • 杨思勖:和高力士齐名的宦官,曾平定四次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思勖,唐朝,风云人物

    开元十年,在姚崇和宋璟等人的辅佐下,大唐帝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它的辉煌时代。一天,唐玄宗忽然接到南方急奏,说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起兵反叛。奏章说,老梅于八月份起兵,不仅自称“黑帝”,聚集了32个州的兵马,还结林邑、真腊、金邻等国家。他们有40多万人马,占据了海南,攻陷了安南府,一时间气焰有些嚣张。这还了得

  • 乾隆作为败家皇帝 乾隆给国库留下多少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对乾隆和国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死后给大清国库留下2716万两,雍正留下3453万,乾隆作为败家子,乾隆到底留下多少钱?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偶像的黄昏》01前言在民国以前,我国一直都是封建帝制,国家的掌控权归皇室所有,所有除了皇室的人都

  • 汉武帝能将匈奴打趴下,秦始皇却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汉朝,风云人物

    史学家徐中舒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论秦与匈奴的统一及其经济要素》,在这篇文章中,徐中舒先生认为,牛耕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没有牛耕,统一的封建王朝是不会那么早出现的,因为没有牛耕,就不能抽出更多的壮丁,和聚集更多的粮食,来支持继续不断的兼并战争。那么牛耕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普及的呢?其实,

  • 冯媛: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最后却服毒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冯媛,西汉,风云人物

    她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最后为何会服毒自杀?今天咱们来说说冯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冯媛,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汉平帝刘衎的祖母,她父亲冯奉世是执金吾。冯媛入宫后升美人,曾挡熊救驾受到汉元帝敬重,最后为何却落得个自杀的结局?冯媛入宫后不久就升为了美人,之后生下儿子刘兴,被封为婕妤。所谓

  • 吴三桂当初投降清朝了 后来为什么要反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清朝,风云人物

    如果说吴三桂最初在山海关投降满清勉强说得过去,那么后面拼命捕杀抗清义军、杀害永历帝,足以说明吴三桂彻底背叛国家,晚年再去起兵反清,标准的不忠不义不孝无耻之徒。吴三桂字长伯(1612-1678),辽东广宁人,祖大寿外甥。年少从军有功,被崇祯帝提拔为辽东总兵,驻守山海关,抵御满清鞑子。崇祯帝时期,内忧外

  • 贾鲁所做出的贡献有哪些 他治河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水利学家,风云人物

    贾鲁(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高平(今属山西晋城)人,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学家。所做贡献受命行都水监使他受命为行都水监使后,就沿河道实地考察,往返数千里不辞劳苦,取得治河第一手资料,并向朝廷进献绘图报告,提出两个治河方案:一是就决口以下新河道北岸筑堤,限制决河横流,工程量小;一是堵塞

  • 李治的儿子们结局如何?为什么有四人的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治,唐朝,风云人物

    李治,即唐高宗,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所生。他的性格宽厚仁慈,当年李世民认为,李治是宽厚仁爱之人,是没有什么杀心的,所以即使他当上了太子甚至皇帝,也不会因为其他兄弟比他更有才能而生出杀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治当了皇帝,的确没有对自己的兄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