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被追尊为清成宗,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多尔衮被追尊为清成宗,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86 更新时间:2023/12/20 10:33:57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顺治七年(1650年)冬,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下诏追尊多尔衮为皇帝,庙号成宗。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封典,并毁墓掘尸。顺治既然如此恨多尔衮,又为何会追尊其为皇帝呢?

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达到了“准皇帝”的地步

爱新觉罗·多尔衮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被封为贝勒。从天聪二年(1628年)开始,17岁的多尔衮便开始随着皇太极出征,开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并因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围绕皇位,清廷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斗,多尔衮认为自己自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最终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在肃清清廷内部的反对派力量之后,多尔衮在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被拜为大将军,统率清军南下,入关与李自成和南明王朝争夺天下,最终使得清廷一统天下。

顺治二年(1645年),声威日盛的多尔衮晋为皇叔摄政王,从此开始真正踏上权力的巅峰,当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多尔衮所享受的待遇,已经表明了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以“皇帝信符取用不便”为由,派人将皇帝的玺印全都搬到了自己府中。也是从这一年起,多尔衮所用的依仗种类开始和皇帝等同(20种),远远超出了辅政王规定的15种,只是在每种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多尔衮不再允许别人将自己称为“九王爷”,只允许称自己“皇叔父摄政王”。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不再向顺治帝行礼。

顺治五年(1648年)末,多尔衮的称呼又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此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也就是说他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而且一切政务,不再向皇帝请示,即使没有皇帝的旨意,也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可以说,顺治朝的多尔衮,已经开始一步步接近皇位,顺治五年以后的多尔衮,简直就是真正的“准皇帝”,他虽无皇帝的名义,但却已有皇帝之实。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结果在行猎途中坠马跌伤,并于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顺治帝听说多尔衮去世的消息后极为震惊,逐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遗体,并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下葬。次月,又追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

面对一个对自己步步紧逼,甚至眼看就要夺走皇位的权臣,顺治为何会在其死后给予如此礼遇呢?原因只有一种,那便是多尔衮权势熏天,顺治帝在皇位稳定,大权在握之前,他只能委曲求全的选择妥协。

多尔衮把持朝政数年,期间他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早已在朝中培养了大批党羽。更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以上诸人每日在自己的王府前候命,可见其在满清宗室中的影响力同样极深。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虽然已死,但其在朝中的势力却并未就此消失,此时顺治帝的皇位反而更为危险,此前有多尔衮压制还好,如今这股势力就如同丧失了保险装置的炸弹一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因此,稳住这些人才是第一要务。

因此,顺治帝只能先稳住局势,因而不仅给予了多尔衮无上的荣宠,而且还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然而,随着福临的亲政,他开始分化瓦解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并重新启用被多尔衮严重打击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建立拥护自己的力量。而在皇位和朝政稳固之后,立即开始对多尔衮展开大清算,而朝中的新生势力和多尔衮的政敌也开始接连出手,揭发其的大逆之罪,此举又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纷纷倒戈,福临和多尔衮的势力开始此消彼长。

大权在握之后,顺治公开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其一切封典,并将其毁墓掘尸。接近着,多尔衮一党的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也纷纷遭到处罚,八月又杀掉了固山额真、吏部尚书谭泰,十月令阿济格自尽,最终彻底消除了多尔衮派的势力,福临这才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帝。

综上所述,多尔衮被追尊为皇帝,也仅仅是为了稳住局势罢了,而在顺治逐渐掌握大权之后便开始了对多尔衮的清算,因而他的皇帝尊称也只享受了两个月而已。不过,我很怀疑这一切是福临这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够做到的,背后想必少不了孝庄太后的出谋划策。

标签: 多尔衮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如此勤奋为何大清还是衰败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嘉庆,风云人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所看的许多宫廷剧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乾隆年间的,都是在讲述乾隆后妃们的一些事情,那么今天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乾隆的身后事吧。乾隆之后,嘉庆继位。我们都知道乾隆统治期间,清朝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嘉庆皇帝即位后也一直都是勤勤恳恳,但是清王朝却在这个时候走向了衰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 刘表在得到荆州后向外扩张的计划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表,汉朝,风云人物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在这一过程中,曹操虽然一开始只有兖州的数郡之地,却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术、袁绍、韩遂、马超、吕布等众多割据势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刘表这位诸侯坐拥

  • 张辽是怎么靠7000士兵战胜孙权10万大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辽,三国,风云人物

    说到合肥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期的建安二十年,东吴10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魏军最大的困难是曹操北征汉中还没有回来。魏将张辽、李典、乐进诸部奉曹操之命镇守合肥,但他们只有 7000 兵力,所以东吴占有了巨大优势。而且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平时意见不合,在孙权大军进攻合肥之时更是意见相左,应该退却

  • 谯周真的是一个卖国贼吗?他到底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谯周,三国,风云人物

    谯周,刘禅就是在谯周的怂恿下投降的。现在有很多人都骂谯周为卖国贼,那么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卖国贼呢?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谯周这个人。谯周在演义中仅仅出现过一次,就是在邓艾包围成都,诸葛瞻父子战死之后。当时蜀汉的朝堂之上一片混乱,有的大臣认为,邓艾只不过是疲惫之师,而且孤军深入。只要坚守城池等待将未来救援

  • 陈平道德败坏,为什么还能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平,汉朝,风云人物

    刘邦出汉中之后,第一次组织反楚联盟以56万大军攻入彭城。项羽大怒,从齐地回军,以3万精骑大败刘邦联军。刘邦仅以数百人逃出,一路上收集残兵败将,退到荥阳坚守。此时,汉王刘邦身边全是残兵败将,而项羽恨刘邦之狡诈,恼怒成羞,猛攻荥阳。情急之下,陈平献计,刘邦约降,以两千良家女子分批次出东门,同时让酷似汉王

  • 曾宠冠六宫的梁猛女,却在6年时间被皇帝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梁猛女,东汉,风云人物

    东汉桓帝永兴年间,有一位女子入宫,立即大放异彩,成为了焦点。她入宫时的身份很低微,只是一名采女,和普通宫女差不多。但是,因为汉桓帝刘志的极度宠爱,让她的地位扶摇直上,被封为贵人,仅次于皇后梁女莹。这位女子的来势很猛,名字也很猛,她叫做梁猛女。这位女子的来历,有些复杂。她本该姓邓,而且还是东汉开国首席

  •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中谁的实力是最强的?单挑能力最强的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被称为五虎上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最近有些读者留言: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江表十二虎臣团战,如果一拥齐上,那么江表十二虎臣占便宜,如果一对一单挑,能打赢蜀汉五虎上将的人几乎没有,如果五虎上将内部单挑,结果又会

  • 揭秘:孙权为什么要给刘备送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赤壁之战,曹军损失惨重,此后,曹操便也放弃了由江陵顺江东下这条进攻路线与补给线(因为这条线路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非十余年之功不能成),转而去经营合肥濡须水这条路线(这条水路更窄更短,不需要大船,且直捣江东腹心)。如此一来,江陵这个荆江战略重地也就可有可无了,但终究不能让孙刘轻易得到,必须等曹操把合肥

  • 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的典韦和许褚 他们两人谁更强一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许褚,风云人物

    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确实表现不凡,只可惜,在宛城之战中,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战死了,死的有点早。但是,民间

  • 乾隆为什么会重用大贪官和珅?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清朝,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毕竟各个朝代每个朝代都留下一些趣事,而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面,有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希望把王朝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有昏君,同时,任何一个王朝也会有贪官。一般情况下,有昏君的王朝就会有贪官,而如果一个君王非常精干的话,那么贪官的生存余地是非常小的。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