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辽世宗耶律阮是怎么登上汗位的?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辽世宗耶律阮是怎么登上汗位的?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44 更新时间:2023/12/13 0:40:22

947年5月15日,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次日,永康王耶律阮即皇帝位于柩前,是为辽世宗。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辽世宗并非太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太宗本人共有五子,当时还全都在世,他在临终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要传给侄子呢?考虑到辽世宗的父亲和辽太宗当年有夺位之争,后世许多人猜测辽世宗一定是趁着太宗病逝的时机将皇位夺取到手,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辽世宗的父亲耶律倍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阿保机在世时,耶律倍被册封为皇太子,成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然而在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更偏爱次子的皇后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却坚持要让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明争暗斗之后,耶律倍最终屈服于母亲和多数契丹贵族压力,让位给自己的二弟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登基称帝后,对自己那位被迫放弃皇位的哥哥始终感到不放心。他派人监视耶律倍的一举一动,并不断削弱耶律倍的影响力。最终,惶惶不可终日的耶律倍选择了从海路逃往中原,并受到了后唐皇帝的热烈欢迎。

几年后,后唐被灭国,耶律倍在战乱中被杀。史书上关于耶律倍的死因有两种解释:一是被后唐皇帝李从珂派人杀死;二是被契丹人扶持的后晋傀儡皇帝石敬瑭杀死。自此,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皇位之争才算彻底结束。

不过,当年耶律倍出逃中原的时候,却没有带走自己的儿子,包括长子耶律阮在内的耶律倍诸子都继续生活在辽国。

耶律阮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辽太宗的喜爱。太宗将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偏爱程度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耶律阮成年后,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而且待人宽厚,慷慨大方,还精通骑射,是一个典型的契丹杰出青年。

946年,辽太宗率领大军入侵中原,耶律阮随军出征。辽军在攻灭了后晋之后遇到中原地区军民的全力抵抗,辽太宗迫于无奈只好决定撤回辽国。在班师回朝途中,他突发重病去世,之后便是耶律阮继承了太宗的皇帝宝座。

很多人认为耶律阮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一定是用了非常手段,因为按照汉人的思维惯性,皇位如果不是传给自己儿子,那就必然与阴谋相联系。可事实上,将国家的最高权力传给强者在游牧民族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当时辽国虽然已经接受了许多汉文化,但其民族本身的特性并未丧失。辽太宗将皇位传给侄子耶律阮,在契丹人眼中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辽史》对于此事的记载也仅有一句话:“夏四月丁丑,太宗崩於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於柩前。”正因为这件事情并无蹊跷,所以用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然而后世一些野史专家却以汉人继承制度的思维去强行解读辽世宗承袭皇位的过程,并得出他是夺位的结论,这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即便抛开契丹人的传统不谈,仅以当时的现实环境考虑,耶律阮也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首先,耶律阮本身足够优秀。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从影响力上来说,他在契丹贵族中受到了普遍的尊敬;从能力上来说,他是当时辽国皇室中最杰出的一位。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耶律阮都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其次,辽太宗当年是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从大哥耶律倍手中夺取到了皇位。然而述律平还给儿子增添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三弟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性情暴戾,残忍无道,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耶律李胡当上皇帝,对辽国而言必然是一场灾难。辽太宗将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江山社稷,他怎么忍心将其托付给耶律李胡呢?

此外,辽太宗几个儿子当时的年纪都还太小,长子耶律璟也只有十六岁。无论影响力还是个人能力,都不具备成为一国之君的资格。如果辽太宗按照与母亲的约定把皇位传给耶律李胡,这位心狠手辣的老三恐怕不会轻易放过对自己皇位有潜在威胁的侄子。而耶律阮宅心仁厚,待人以宽,完全是个值得托付的对象,这也是辽太宗在临终前会决定将皇位传给耶律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辽世宗耶律阮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合法继位的过程。所谓的夺位阴谋,不过是后世野史专家胡乱揣摩的结果。正是辽世宗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皇位,他才会得到绝大多数辽国贵族无条件地支持,并在之后与述律平、耶律李胡的夺位之争中击败后者,正式成为辽国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标签: 耶律阮宋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崔杼弑君是因为妻子东郭姜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郭姜,周朝,风云人物

    传说东郭姜死后,她的骸骨变成虫子,因东郭姜是自缢而死,所以称这种虫子为“缢女”。“缢女”含义第一种是蝶类的蛹,第二种是淫荡之女的代称。自此,像东郭姜一样淫荡成性的女子,常被称为“缢女”。东郭姜,姜姓,东郭氏,名不详,容貌美丽,最初嫁给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为妻。当时东郭姜的弟弟东郭偃是齐国大夫崔杼的家臣,

  • 窦漪房:出身不高,只因宦官写错一个字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窦漪房,西汉,风云人物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皇帝一般都是日理万机。皇帝日常需要处理的朝中事务其实很多。一般情况下,皇帝身边有一个“心腹宦官”或者大臣帮皇帝处理一些事情。比如很多事情,皇帝会交给身边的宦官去做。在部分朝代,皇帝身边还会有专门帮助起草文书的大臣。在有些朝代,皇帝荒废朝政,还会造成宦官专政的情况。比如明朝的著名

  • 光绪不死清朝会怎么样 他能不能挽救濒临灭亡的王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光绪,风云人物

    光绪死了,是被人下毒的,至于与慈禧是否有关,不得而知,虽然她有很大的嫌疑。那一年是1908年。没想到一天以后,那位著名的慈禧也随之死去,而在这之前,她已经整整控制了清廷高达50多年。那么有朋友就有疑问,如果当年光绪没有被毒死,那么,按他的做法,没有了慈禧从中作梗,他能不能挽救已经濒临灭亡的大清帝国呢

  • 揭秘:历史上的芈月到底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芈月,战国,风云人物

    曾经风靡一时的《芈月传》颇受观众的喜爱,现在想想,孙俪扮演的芈月,最后,虽然成了秦国主政的太后,但是,她也经历了人世间的诸多磨难,才换来了好不容易的幸福生活。那么,历史上的芈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她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芈月,是秦国历史上的宣太后,秦惠文王的妾,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姓,被称“芈八子”,

  • 李卫有什么本事能获得雍正帝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卫,清朝,风云人物

    历代都有卖官的丑恶现象,甚至还有人把这种行为美化为捐官,说白了也就是花钱买官。这就是很多人拼了命往上爬的原因,等爬到一定高的位置的时候,总会有人求上来疏通各种路子,最好的问路石,就是钱。所以那时候才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可以想象,哪怕是知府这样的小官,都能“赚”的盆满钵满,更何况有些朝政大

  • 刘裕为了当上皇帝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报应到了自己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裕,南北朝,风云人物

    建立曹魏的魏文帝曹丕就对王朝兴替看得非常淡定,他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不死的皇帝,也没有不亡的国家。所以他对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汉献帝非常好,让汉献帝可以继续在封地使用天子车架礼仪,奉汉朝正朔,可以继续祭祀汉朝宗庙,还对汉献帝说:天下的好东西,我与你一起享受。等到汉献帝去世,魏明帝曹睿亲临哭祭,率领群臣以天

  • 李儒为什么没有识破连环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儒,三国,风云人物

    熟悉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东汉末年乱政的权臣董卓手下,有一个绝顶聪明的谋士李儒。正是因为他的智谋,才让董卓笼络到了诸多的文臣武将,躲过了曹操以及汉室大臣多次的刺杀,并成功的化解了十八路诸侯讨伐的危机。也正是在他的计略之下,让皇帝迁都到了董卓势力雄厚的长安,并打退了曹操的追击。据载,李

  • 曹操是怎么把典韦招入麾下的?典韦的引荐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典韦,风云人物

    说到典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给典韦一个战神的封号真的不会太有争议,但是这些也都不是问题,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话说这个典韦这么厉害那么到底是谁介绍给曹操的呢?当时曹操不是非常的喜欢搞什么推荐,唯才是举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在正史中,典韦本是张邈部司马赵宠的部下。

  • 揭秘:卫青到底是不是走后门才被汉武帝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卫青,汉朝,风云人物

    提到卫青很多人会想到“外戚”、想到“裙带关系”。好像某个有点儿能力的低贱少年、凭着姐姐受宠、皇帝爱屋及乌。于是砸钱砸人,给他加官进爵、给他几十万人让他出去打仗。于是由于手握资源,所以少年打仗赢了,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将军”。卫青究竟是不是靠卫子夫,即卫皇后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再靠自己的老婆平阳公

  • 曹操为什么要让他的儿子们去卖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曹操病逝当年,即建安二十四年,他颁布了《遗令》。“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兄弟可共分之。”一提起曹操,大家想到的大概都是奸雄啦、枭雄啦。曹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的代名词,也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的榜样。毕竟,曹操的家庭条件不怎么能支持他成为一代霸主,他没有当皇帝皇后的爹娘可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