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翻到底有多狠?夺取城池靠一张嘴,到处喷人连孙权也不放过

虞翻到底有多狠?夺取城池靠一张嘴,到处喷人连孙权也不放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9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5:19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口才是极其出色的。他舌战群儒、三气周瑜、骂死王朗的高端操作,也让不少读者叹为观止。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小说作者为了拔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而有意杜撰的。

不过,在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人中,的确有口才非常出色之人,他曾靠着一张巧嘴,兵不血刃拿下了豫章郡。此人,便是东吴第一狂士——虞翻。作为东吴有名的直臣,虞翻平生最爱进谏,还喜欢到处怼人,连孙权都不放过,气得后者几次想要杀人。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虞翻早年在会稽太守王朗的手下做事,后来孙策进攻会稽,虞翻便加入到了江东集团之中。虞翻很有想法,别的谋臣整日为主公分忧解惑,而他却天天盯着主公的错误。据《三国志·虞翻传》记载,孙策喜欢打猎,虞翻便经常在他跟前碎碎念:“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没想到虞翻一语成谶,后来孙策果然在游猎之中死于刺杀。

虞翻是个神奇之人,他其实是一个隐藏的全能型人才。他不仅从小通读诗书,还武艺纯熟,《吴书》说他“善用矛,可日行三百”。虞翻文武兼备也就算了,他还精通《周易》、医术等多种学科。后来关羽战败,虞翻还神秘兮兮的算了一卦:“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关羽败亡之后,孙权感叹虞翻的神奇,盛赞其“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不仅如此,虞翻平生最爱做的事情,便是锻炼自己的口才。在孙权执政期间,他这种爱好便转变成了进谏。一旦孙权犯了一点小错,虞翻总能在第一时间内指出。以至于孙权眼不见为静,暂时流放了他:“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不过虞翻口才了得,也不是徒有虚名;早在孙策讨伐黄祖之时,虞翻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争取到豫章郡。

《三国志·虞翻传》注引《江表传》曰:“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孙策进攻江夏,要路过豫章郡,于是虞翻便自告奋勇前去游说豫章太守华歆。令孙策都没想到的是,虞翻竟然成功劝降了华歆,从而让孙策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豫章郡。可见虞翻的口才,即便用于劝降之上,也是非常出众的。

虞翻毕竟是个人才,而且他还是世家大族出身。孙权象征性地惩罚他了几次,还是将其调回了中枢。可尽管如此,虞翻还依然是我行我素。尤其在面对降臣之时,虞翻这一张嘴,可谓是毫不留情。魏将于禁和蜀将麋芳,便是两个很倒霉的。

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于禁晚节不保,于樊城一战中投降了关羽。后来关羽败亡,于禁又渡江来到了东吴。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于禁心中本就憔悴不已,可虞翻还是很耿直,表达自己 不满。这一日,孙权骑马出行,邀请于禁一同前往。虞翻看到了,怒斥道:“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可怜于禁一生辉煌,到了晚年却屡遭变故,可谓是心酸至极。有意思的是,后来于禁被遣送回了魏国,却非常赞扬虞翻的敢于进谏,魏文帝曹丕听说了之后,还特意在朝堂上设立了一处虚席。以至于虞翻听说后,便不敢出使魏国,生怕自己被强行留在那里。和于禁有同样遭遇的,还有糜芳。有一天,糜芳做朝船与虞翻相遇了,后者见到来人是糜芳后,亦是毫不留情地讽刺道:“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作为狂士,他们狂傲的目的,可能不太一样。曹魏有狂士祢衡,曾裸衣击鼓,为的是能得到曹操的重用;蜀汉有狂士廖立,他因为怀才不遇,才进场发牢骚泄愤;而反观虞翻,他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一门心思要纠正主公身上的错误。据《三国志·虞翻传》记载:“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孙权在击败关羽夺回荆州以后,他有些得意,于是经常设宴邀请百官享乐。对此,虞翻心内就很不赞同,于是他借着酒劲当众“甩脸子”给孙权看。后者果然大怒,拿出佩剑要来刺他。虞翻也是个不怕死的,他竟然不躲不避。

虽说虞翻喜欢怼人,但他在朝中的威望,却也是不小。在群臣的求情之下,孙权这才放下了杀心。不过,他还愤愤的说道:“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侥幸逃过一劫之后,狂士虞翻依然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收敛自己的脾气,还是经常向孙权进谏。对此,孙权则是又爱又恨,杀也杀不得,留也留不得,干脆不理会他了。

虞翻喜欢喝酒,但是性情耿直;所以他在酒醉之后,说话便经常的肆无忌惮。这一日,孙权和张昭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神仙。耿直的狂士虞翻又凑了过来,指着张昭直言道:“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这一次,孙权终于忍不了虞翻了,遂将其贬出中枢,发配到了最南边的交州。虞翻在来到交州以后,他也没闲着;有空时虞翻还乐于讲学。可尽管如此,虞翻还是想着进谏,他委托交州刺史吕岱代自己传话;后者深知虞翻脾气,便拒绝了他。不久之后,虞翻病逝于交州,寿至七十。

标签: 虞翻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宋八大家分别都是哪些人?他们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柳宗元,唐朝,风云人物

    唐代文化是中华文明最近2000多年来的顶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我们或多或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或学到过他们的文章,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

  • 生活已经安逸的关羽,为何还要再过五关斩六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关斩六将,风云人物

    话说,但凡是熟悉三国的人,就对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不会陌生。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原文描述,关羽在离开曹操寻找刘备的路上是过“五关斩六将”。首先,我们先回首一下关羽其人。他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是结拜兄弟,同时,也是仁义忠信勇的代表,因而被后世都尊称为“武圣”。当然,自古以来,英雄都有落难的时

  • 揭秘:为什么会有人说刘秀是历史的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刘秀是十全十美的皇帝,在他手下任职当功臣是最轻松最好的,一没有身家性命之虞,二没有提心吊胆之心。刘秀是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战绩、为人、治国、外交等方面皆值得我们称赞,没有像嬴政、刘邦、司马炎、李渊、赵匡胤等等那般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大不小的缺点。可是我们

  • 罗士信为什么进不了凌烟阁?比排在末位的秦琼还委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罗士信,隋朝,风云人物

    忠义无双万人敌秦琼秦叔宝,在首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叨陪末座,让很多人愤愤不平:程咬金跟李世民做了亲家,排名靠前有情可原,秦琼的手下败将尉迟敬德居然排得更靠前,就连食邑也比秦琼多六百户,而秦琼受封上柱国、翼国公的时候,尉迟敬德还刚刚投降被屈突通等人怀疑甚至关押呢。但是您要以为秦琼是最委屈的,那似乎又错

  • 20世纪杰出的花鸟画家——张其翼的花鸟与猿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其翼,风云人物

    张其翼(1915—1968),字君振,号鸿飞楼主,祖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其曾祖父张德彝曾任清政府驻欧使节,是目睹巴黎公社革命全过程的唯一中国人。张其翼自幼年起就酷爱绘画,家长曾将金城请到家中指导。1934年考入輔仁大学美术专修科学习,随汪慎生学画花鸟;后专心自学,精心临摹和研究历代名画,多用功于林

  • 周公是怎么辅政的?做出八大功绩让周初时局稳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公旦,周朝,风云人物

    一场叛乱的爆发让刚刚建立又失去了开国之君的周朝动荡不安,幼弱的成王王位还未坐稳,就面临如此窘迫局面,实在是让人替他捏了一把汗。万幸的是,他叔父周公能够团结召公等重臣,并处置得当,通过三年的东征平息了“三监之乱”,让周朝恢复了稳定。因此,今天咱们就借着这份稳定期来说一说,周公是如何辅佐成王的。周公帮助

  • 诸葛亮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竟然会加速蜀国的灭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风云人物

    诸葛亮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他的才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称赞的。若不是这样,他怎么会得到刘备的三顾茅庐呢?刘备第三次前往拜访诸葛亮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了,便随着刘备出山,成为了刘备的军师。有了诸葛亮的协助,刘备在与其他人的战斗中获得了不错的战绩,刘备也因此建立了蜀国。即

  • 胡大海在河南要饭被人侮辱,他真的跟朱元璋请求报仇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大海,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大将胡大海,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其实形象非常不好,在中原地区有这么一个传说!说这个元朝末年,中原地区来了一乞丐,蓬头垢面,身材魁梧。这人到处要饭,游手好闲老百姓都很讨厌的。说这胡大海就来到这河南,到了一个老太太家里要饭,老太太就很反感,一看胡大海推门进来了,就没有好脸色。胡大海说老

  • 三国时期的盗墓贼!除了曹操还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董卓,风云人物

    很多人知道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是盗墓贼,因为要供养军队,钱不够的话只有这种办法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董卓也是一个盗墓贼。盗墓贼盗墓肯定会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墓葬,那董卓盗过谁的墓呢?董卓盗墓是为了什么,也像曹操一样养军队?董卓的为人大家也知道,或许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享受呢?董卓进京以后,不

  • 刘邦被称为文盲皇帝,一生仅写2首诗都超过了乾隆的4万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受清宫电视剧的影响,如今一说起皇帝写诗,大家都会条件反射想到写了4万多首诗、却没一首入选小学课本的乾隆皇帝。其实乾隆皇帝身为满人,最看重的还是满人的骑射,这是老祖宗遗风,不能忘,相比之下,写诗只是抒发感想,陶冶性情而已。古代擅长诗词的皇帝也有,比如被称为“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做皇帝靠的不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