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4/1/8 8:58:13

《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为了一个生有“反骨”之人,然而历史上的魏延却是对蜀汉忠心耿耿,虽然有些自傲和叛逆,但却从来没有反叛之心。那么,忠心耿耿的魏延,又为何被杀且被灭三族呢?实际上,不过是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与杨仪争权所致罢了。

魏延长期跟随刘备,乃是刘备的绝对嫡系。

作为蜀汉名将,史书并未介绍他是何时开始跟随刘备的,《三国志·魏延传》中只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即建安十六年(211年)时跟随刘备入蜀作战。

从这些有限的记载来看,魏延在入蜀作战之前还只是个默默无闻之辈,而随着刘备和刘璋决裂,刘备最终夺取蜀地,魏延这才因为屡立战功而被封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乃是刘备所创,先后授予赵云和魏延,虽然《通典》将牙门将军列入杂号将军,但在蜀汉却并非如此,而是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左右、参赞军谋,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的职位,任职者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由此可见,魏延不仅能力出色,而且极受刘备信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赢得与曹魏的汉中之战后,自称汉中王,而在大家纷纷建议由张飞担任汉中太守之时,刘备却意外的将魏延任命为了汉中都督、太守,并将其擢升为镇远将军。可见,对于长期跟随自己的魏延,刘邦赋予了极大的信任和重视。

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魏延都忠心耿耿的履行着镇守汉中的责任,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魏延则被进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去世后,太子刘婵登基,魏延被加封为都亭侯。

此后,从建兴五年(227年)至建兴九年(231年),魏延曾先后四次跟随诸葛亮北伐,不仅屡立战功,甚至还在第一次北伐时,便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并未被诸葛亮采纳。北伐之余,魏延则依旧担负着守卫汉中的任务,而魏延在此期间因功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不过,魏延虽然勇猛过人、能征善战,但性格上却有些恃才傲物,先后与刘琰、杨仪等人交恶,甚至曾数次拿刀要杀掉杨仪,只是在诸葛亮、费祎等人的调解下,这才没有酿成大祸。魏延的这种性格,显然让他得罪了太多的人,而这也为他的悲剧下场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北伐途中去世,魏延与杨仪争权被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担任先锋官。然而,在这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同年秋,诸葛亮病情加重,临终之际他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身后之事,定下了自己去世之后便撤军,并以魏延断后的决定,而且表明,如果魏延拒不奉令,那便随他去留。

不久之后,诸葛亮去世,为了保证大军顺利返回,杨仪等人秘不发丧,依照诸葛亮遗计,令费祎向魏延传达撤军,并令其断后的命令。魏延闻言,不满的说道,“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亲属官员就可以将其安葬,我来率领军队北伐,怎么能因为他的死荒废了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何许人也,怎么能听从杨仪的安排,甘作断后之将。”(《三国志·魏延传》)

得知魏延的态度后,杨仪便按照此前的安排,不再理会魏延的去留,直接率领大军徐徐撤退。魏延得知后自然大怒,认为杨仪这是有意怠慢自己,于是日夜兼程的赶到了杨仪大军之前,并将所过之处的道路全部破坏,想要赶在杨仪之前率先返回成都。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全面爆发之后,两人均上书刘禅指责对方谋反,刘禅无法决断之下,只得向朝中大臣进行询问,结果董允蒋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杨仪、怀疑魏延。可以说,由于魏延平日里的性格原因,此时朝中的形势对于他已经极为不利。

在朝中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魏延率军先行抵达占据了南谷口,并随即对杨仪大军发动了进攻,杨仪则命王平抵御魏延。王平来到两军阵前,大骂魏延的先头部队“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署知道此事错在魏延,因此“军皆散”,只有魏延和其子数人逃亡,杨仪则派遣马岱追上魏延并将其斩杀。杀死魏延之后,杨仪将马岱献上的魏延头颅踩在脚下,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并随之诛灭魏延三族,可见杨仪对魏延的恨意。

《三国志》明确指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而元代的郝经也认为魏延被杀乃是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可见魏延之死乃是因与杨仪争权,再加上两人长久以来的矛盾导致的。

标签: 魏延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郭皇后是什么出身?她被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皇后,宋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宋仁宗的总体历史评价较高,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道二年(1033),北宋后宫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乱子,皇后郭氏争风吃醋过程中准备对一位嫔妃大打出手时,这一巴掌竟然不小心打在了前来劝架的皇帝脖子上。按理说此事可大可小,本来争宠一事就在后宫屡见不鲜

  •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后裔?刘备和刘邦之间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刘邦,风云人物

    刘邦乃汉朝的开国皇帝。虽然他出身不高,仅是个小亭长,但天赋异禀,当年他仅凭一身斗胆便响应了三千弟子攻占沛县。后来他投奔项梁,立功封侯。鸿门宴后又受封为汉王、统领巴蜀一带。不仅如此,他还知人善任,重用大将韩信,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全国、成为一代帝王。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他出生高贵却家道中落,

  • 乔琳:本是唐朝宰相,为何被迫成为反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乔琳,唐朝,风云人物

    一位被迫成为叛贼的唐朝悲催宰相,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乔琳,匈奴族人,祖籍山西太原,生年不详,年少时家贫,但能刻苦读书,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考中进士后,历任成武县尉、朔方掌书记、监察御史等官职。乔琳生性洒脱不羁,常常戏谑同僚,任职监察御史的时候,因常常和御史毕耀(大诗

  • 吕不韦对秦始皇随便说教,为什么他什么事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不韦,战国,风云人物

    公元前239年,21岁的始皇帝坐寝宫的一个角落,面色铁青。一个人有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在生气。始皇帝生气的原因,是咸阳发生的两件大事。这两件事给他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谁是秦国说话最算数的人?第一件事,吕不韦出书了,正携带着他的《吕氏春秋》到处做宣传,搞签名售书活动。吕不韦有功于秦庄襄王,被授予丞相的职

  • 胤禔:康熙的庶长子,最后为何被囚禁26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胤禔,清朝,风云人物

    康熙帝晚年,在太子胤礽被废黜后,由于老皇帝再没有册立新储君,所以各怀野心的皇子们为争夺太子之位,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好戏”,史称“九子夺嫡”。在争夺储君的诸位皇子中,以胤禔最为阴毒险恶,因而也最为康熙帝所痛恨。那么,胤禔究竟因何惹恼了康熙帝?他最终的结局如何?胤禔是康熙帝玄烨的庶长子,

  • 曹操要想称帝无人能挡 曹操为什么终生都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是三国里最有能力称帝的人,而且他的每一步都是朝皇位走去,罢三公独居宰相;晋魏公加九锡;自立魏王,距离皇帝的宝座就只差一步之遥了,但是他却止步了。大宴铜雀台时,孙权和文武都劝进,曹操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他为什么终生没有称帝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曹操的一生都在为统一做着努力,谁也不

  • 孙权拿下荆州又斩杀关羽,他不怕刘备来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赤壁大战以后,曹老板落荒而逃,孙权和刘备都得到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刘备借助荆州之地,作为向着西川发展的根基,最终取代刘璋成为蜀中之主。别说是建立蜀汉以后了,刚拿下西川这边,孙权就开始催房租了。孙权希望刘备早些把荆州还回去,按照孙权的观点,我管你啥荆州原来是刘表的,刘表的嫡长子刘琦要管你刘备叫叔叔

  • 如果项羽渡过乌江能东山再起吗 即使到了江东依然不会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乌江,风云人物

    如果项羽渡过乌江能东山再起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

  • 李秀宁:唯一带兵开国的公主,娘子关也因她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秀宁,唐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女子作为武将,确实还是有那么几位的。比如说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比如说明末名将秦良玉,但是开国公主作为名将的,历史上却只有一个,她便是平阳公主。说平阳公主,很多朋友都不太熟悉,不过提起她在小说中的名字,可能大家就能想起她的故事,她便是李渊的三女儿李秀宁。李秀宁和柴绍是一对儿,在历史小说中有很多他

  • 薛仁贵英雄一世,他孙子为什么会跟着安禄山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仁贵,唐朝,风云人物

    世事变化无常,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知未来,更不能提前知道自己子孙的未来生活,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用血肉和拼搏换来的好名声,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后代们所玷污了,比如薛仁贵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英雄一世,但是孙子薛刚却跟着安禄山造反。那么,薛刚为何要这么做呢?薛仁贵是唐朝时期的优秀将领,此人为唐朝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