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诬陷廉颇,让李牧冤死,郭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诬陷廉颇,让李牧冤死,郭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75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2:41

在中华5000年历史上,忠义之人层出不穷,也有一些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的奸臣。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其和廉颇白起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在赵国,对抵御匈奴和抵抗秦国的战事上,战功赫赫,可谓是战国后期赵国支撑危难局面的唯一良将,有“李牧亡,赵国亡”之说。

然而,李牧虽然对赵国战功赫赫,对赵国忠心耿耿,但后来赵王还是因受谗言,导致李牧无辜被杀。

诬陷李牧的是谁呢?他就是赵国相国郭开

郭开是赵国奸臣兼赵王宠臣。他不仅构陷李牧,导致李牧无辜被杀,而且在此之前,他还曾陷害廉颇,导致廉颇远走他国。

廉颇和李牧是都是赵国名将,但都被郭开诬陷,赵国后来的灭亡,郭开是一个关键性人物。

那赵国相国郭开为什么能赶走廉颇,诬杀李牧呢?他的结局又是如何?

郭开之所以能接连诬陷赵国两位顶级名将廉颇、李牧,是因为他是赵国奸臣兼赵王的宠臣,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赵王昏暗无能,听信谗言。

若赵王是名君,也不至于会听信郭开的谗言。就是因为郭开受赵王宠信,所以他才能诬陷廉颇、李牧。

当然,郭开也落下了应有的下场。后来赵国灭亡了,赵王才知道郭开是卖主求荣之人,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好在后来郭开在运送自己财物的时候,在路上被盗贼所杀。也算是罪有应得。

提到廉颇,就会想到他和蔺相如之间“将相和”的典故。赵孝成王去世后,新赵王悼襄王继位,因宠臣郭开是个小人,曾经被廉颇斥责过,所以他就想报复廉颇。

此时悼襄王刚好宠信郭开,于是就在赵王面前进谗言,那时廉颇正在和魏国交战,郭开就说“廉颇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

本来这个悼襄王就对廉颇没有多大的好感,听了郭开的谗言后,就正合他的心意,于是就夺了廉颇的兵权。

廉颇从赵惠文王时就开始为赵国冲锋陷阵,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结果新君一登基就夺他的兵权,他心里气愤,所以就拒绝,并且还攻打前来代替他的人。但因为他拒绝而得罪了赵王,因此他害怕回到赵国会被报复,于是一气之下就去了魏国。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郭开逼走了。

廉颇去了魏国,因为他是名将,所以到了为魏国,魏王对他倒也还礼遇,但就是不敢让他带兵,他是一个将军,不带兵心里自然不痛快。

后来廉颇其实还有一次能回赵国重用的机会,只不过也是因为郭开这小人而没能实现。

廉颇去了魏国,后来赵国其他的几个名将都死了,赵国一时间无名将,秦国就发兵攻赵,这时赵国一些大臣就建议把廉颇召回,对他委以重任来抵抗秦国。

但这时,郭开却又进谗言说“廉颇已经年近七十,连马都上不去了,还怎么带兵打仗。”

这时就有人说“我有一位朋友才从魏国回来,他说廉颇老将军身体很好,英勇不减当年。”

这时赵王虽然不太喜欢廉颇,但当时赵国确实无良将,若廉颇真的还能打仗,让他为赵国出力抵抗秦国也不是坏事。所以就派使者去请廉颇。

但郭开为了不让廉颇回来,就偷偷的用黄金四百两贿赂使者,他让使者从魏国回来后,不要跟赵王说廉颇身体好。

使者得了郭开的好处,自然听从郭开的吩咐,他从魏国回来对赵王说:廉颇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可以,只不过肠道有些问题,我在他那里坐了才一盏茶的工夫,他就去了三次厕所。

赵王听了后说:身体都这样了,还怎么带兵打仗呢!所以最终赵国还是没有召回廉颇。

而廉颇在魏国见有使者来看他,他以为赵王会让让他回国委以重任。但是他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赵王再派人来接他,

没过多久,赵国没人接他,楚国却派人把他接走了,他到楚国后,虽然被拜为将军,但他并不想为楚国效力,而心里想的始终还是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赵,赵王迁让李牧和司马尚带兵抵抗秦军,秦军虽然强大,但却遇到了赵国当时的名将李牧,所以秦军进攻赵国的攻势受到了挫败。秦赵两军陷入了相对峙局面。

秦国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要灭赵国,先要除去李牧,而除去李牧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离间计。这时秦国君臣就想到了贪财的郭开。

于是秦国花重金贿赂买通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

郭开得到秦国的重金,就不顾赵国安危,而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通敌叛国,结果赵王听信郭开谗言,就夺了李牧的兵权。没多久李牧就被无辜杀害了。

盗亦有道,被盗所杀

郭开在赵国为官二十多年,他本身又是贪财的人,所以就积累了很多财宝,他在赵国时把这些财宝藏了起来。

后来他去了秦国为官,但还是想着自己的财宝,于是就带着家丁仆人去邯郸寻宝。找到宝物后,他的财宝装了有四车之多,当时他还打算送给秦王一部分,再送给秦国的高官一部分,剩下了留着自己用。

郭开想的虽然不错,但在回秦国咸阳的路上,他遇到了盗贼。正所谓盗亦有道,他们要为李将军报仇,于是就抓住郭开,将他杀了。这也算是他应有的结局。

标签: 郭开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蓝玉:明朝第一战神,死时只剩一张“人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蓝玉,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能够从放牛郎成为皇帝,不仅是他本人有帝王风范和能力,是跟随他的文臣武将一同促成的大业,但是朱元璋登基为帝后,他对待昔日一同打江山的臣子并不友好,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留情,仅仅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杀光了为开国大业立下功劳的大将,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蓝玉大将军最终下场惨烈。蓝玉案涉及到的不止是

  • 周勃、陈平等大臣为什么选择刘恒作为皇帝?刘恒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恒,西汉,风云人物

    刘恒,即汉文帝,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个儿子,西汉第三位皇帝,母亲是薄姬。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吕雉专政,掌握国家政权,大开杀戒,相继杀害刘邦的四个儿子,仅剩

  • 太后儿子不争气,想依靠侄子却被他夺走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政君,汉朝,风云人物

    在汉朝,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其实一直都生活在紧张的斗争中,一刻都没有消停。刘奭当太子的时候,她意外成为太子妃,虽然不受宠,但一次侍寝就生下了汉元帝的长子刘骜,并且当上了皇后。不过,她的好运气似乎就到头了,此后一直是她自己勉力支撑。汉元帝不喜欢她,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也不喜

  • 胡宗宪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胡宗宪,明朝,风云人物

    一说到抗倭,首先想到的就是戚继光了,但是明朝难道就只有戚继光一个可用之才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个人比戚继光更为重要,他也是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省军事总督胡宗宪。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胡宗宪(

  • 孙菊生为什么这么擅长画猫?他画的猫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菊生,画家,风云人物

    1913年孙菊生生于北京,于2018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祖籍浙江省余姚,汉族,字晓湖,别号雪彡翁,因善画猫,有“猫王”之美誉。孙菊生从事物理教学几十年,除此之外,他在诗词、书画方面也具有很深的造诣。孙菊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并从其母习画,10岁参加北平艺社,少有神童美称,幼

  • 高演究竟是怎么登上皇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演,南北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高演是一代有名权臣高欢的第六子。我们都知道,这位高欢的各个儿子都是成为皇帝的居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儿子的儿子也成为皇帝,他们权力亦是交接错综复杂,常常发生政治变化。所以我们会说,很多人的皇位不是靠继承得来的,还有很多人在位的时间很短,而高演,这两个特征都符合。我们常常说小见大,意思就是一个

  • 枭雄曹操一生中经历过哪些失败的战役?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东汉末年,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曹操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术、袁绍、吕

  • 廪辛在位时推行了什么制度?武乙继位后又把商朝推向火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廪辛,商朝,风云人物

    历经三朝,一百多年的兴盛以后,商朝来到了君主廪辛领导的时代。廪辛统治的时候,把制度分为了内服和外服,简单来说内服就是在宫廷里当官的人,外服就是外围的一些城池和一些臣服于商朝的部落番邦等。此举更加明确了官员的制度和责任。在廪辛刚刚继位的时候,羌方部落又按耐不住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开始不断骚扰商朝边境了

  • 项羽的家族背景如何?他们发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汉朝,风云人物

    项羽的军事才能,无论如何计算,都是秦末汉初顶佳的军事家。项羽(剧照)司马迁为了描述项羽过人的军事天赋,在项羽本纪当中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习武,不肯学。第二局话是,学习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有的人认为,这是些话是描写项羽学习浮躁。不排除项羽学习是有些浮躁,但是从项羽后来的战绩看,无论是武艺还是兵

  • 徐惠得罪皇帝后写下20字,皇帝立马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惠,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中,最知名的大概就是武才人武则天、还有长孙皇后两人。在她们的光芒下,另外一名妃子显得默默无闻,但她却是大唐著名的才女,才气不输薛涛、鱼玄机等人,她就是唐太宗的贤妃徐惠。“贤妃”的名号是徐惠去世后追封的,徐惠出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贞观十一年时,11岁的徐惠与武媚同时入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