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传庭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李自成

孙传庭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3/12/19 10:13:30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传庭李自成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的孙传庭,才是最有可能拯救明朝的人。

说起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到抓狂的明末崇祯年间,后人常津津乐道的,就是孙传庭那曾经“活捉高迎祥”“打垮李自成”的辉煌战绩,以及他手里那支堪称劲旅的“秦兵”。但他更重要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战场上的胜败孙传庭,是当时少有的找到晚明问题症结,并践行靠谱解决方法的人。

崇祯九年,晚明的农民战争正似燎原烈火,在大乱爆发地的陕西,其“陕西巡抚”一职也成了公认的火山口。但当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孙传庭,却带着崇祯拨发的六万两军饷“坐”了上去。当时的情况下,六万两军饷真不够塞个牙缝。但孙传庭却更看明白了:大明朝的要害病,不止是钱。

以孙传庭上任后的各类奏疏的说法,明朝之所以落到这般乱象,纯粹是自己“作”。首先是崇祯宠臣杨嗣昌那所谓“十面张网”的“高明战略”,在“海内之膏脂已竭泽欲尽”的情况下,根本就不现实,反而白白虚耗民力。荒唐的战略战术,更导致“兵不能为”。明军孱弱的战斗力,更导致“迎击既畏贼锋,合围又苦兵弱”。各种自挖坑。

但为什么这些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明王朝却视而不见,从崇祯帝到各级文武大臣,都是该怎么“作”就照样“作”。因为“作死”还可能糊弄一时,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捅大明朝的马蜂窝。可不愿意糊弄的孙传庭,就真“捅”了。

从就任陕西巡抚起,平日里温文尔雅示人的孙传庭,就开始雷霆出击:刚到任陕西,就派心腹四处暗访,查到了一群蛀虫的劣迹,虽多是“推官”“县令”“副使”之类的“小老鼠”,却是查着一个罢一个,一扫扫一片。同时又以有限的钱粮,迅速抢修了陕西地区的官道,既解决运输又“以工代赈”。然后“官位买粮,督兵接运,又招致民人负贩”。乱了多年的陕西大地,经济民生终于安定下来。

但最重要的还是钱粮问题,这事儿,孙传庭用了空前大招:既然老百姓已被盘剥得“已无可剜之肉”,那些享尽特权的“清流名士”们,就必须要为国难买单。那些侵占土地的权贵豪强,一个个被“从头搜查”,务必“粮不容失一亩”,但凡抗拒者“身家性命不可保矣”。等查清楚后,再和这些“清流”谈条件:地你占了,钱不能少交,被占的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划分等级,按级别每年交钱。否则收你地没商量。

只要看看明末触目惊心的土地兼并惨状,就知孙传庭的应对,其实已非常温和。如此打个巴掌揉三揉的操作,孙传庭终于收到了充足的钱粮,然后短短几年里大展拳脚,不但练出了精锐的“秦兵”,更多次主动出击,痛打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队伍,令全军覆没的李自成,一度只能躲入商洛山。几年间不动声色,就为内外交困的明王朝,打出了“中兴”曙光。

虽然今天很多历史票友,都在叹息崇祯帝面临的“复杂”局面。但看过孙传庭这一系列辉煌成就,就知要“中兴”大明,其实也不难大明朝全国上下,从北京到地方,都“抄孙传庭作业”就行。

可也正是因为孙传庭这“作业”太狠,捅了陕西的马蜂窝,也招得北京城里骂声一片。孙传庭在前线节节胜利,后方“妖魔化”孙传庭的歪风一天都没停。特别是孙传庭对明王朝“作死国策”的抨击,也把崇祯帝的“宝贝宠臣”得罪苦了。崇祯十二年,杨嗣昌终于找准机会,狠狠说了孙传庭一顿坏话,果然令崇祯帝龙颜大怒,将孙传庭打入大牢各种折磨。这哪里是“抄作业”?把孙传庭的“作业本”都撕了。

如此“撕作业本”的荒唐操作,也令明朝好不容易好转的战局,接下来三年里迅速恶化。等着崇祯十五年孙传庭出狱时,“风云再起”的李自成已经纵横中原,麾下的大军已扩展成几十万人。左良玉贺人龙等“大明名将”们,除了带兵看热闹,就是狮子大开口要粮饷,一打仗就跑得贼快。为国卖命的孙传庭,扛着“三边总督”的名号,扛了这口大锅,却接着被崇祯帝当软柿子,明明手里只是残兵败将,却被崇祯强迫出击。

结果,崇祯十五年的柿园之战,被崇祯帝强令出征的孙传庭,只能硬着头皮与李自成大战,果不其然一顿惨败,只能退守潼关。但即使如此,大明还有胜机:只要孙传庭守住了潼关,羽翼未丰的李自成不敢北进,大明就能稳住阵脚。此时的崇祯帝,对“躲猫猫”的左良玉已无可奈何,却对忠心耿耿的孙传庭继续狠捏,一再死催孙传庭继续出关决战。看不懂大局的他,就这样以荒唐的指挥,催着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入火坑。

然后,就有了孙传庭人生里最悲壮的一战:崇祯十六年八月,孙传庭誓师出关,一路连战连捷,甚至一度收复洛阳。打到是年九月十四日,李自成本人都险些被明军活捉。可兵力粮草有限的孙传庭,这时已是强弩之末。人数绝对优势的农民军,很快对孙传庭形成合围,河南明军又趁机哗变,陷入重围的孙传庭,终于在郏县之战里全军覆没。一个月后,仅剩残兵的孙传庭,又在潼关之战里彻底战败,凄然了结了一生。

这位百战百胜的名将,与其说是败给李自成,不如说,是被大明朝活活坑死。

而看过这“被坑死”的全过程,再瞧瞧常被后人同情“命苦”的崇祯,更得一声叹息:孙传庭的“作业”都不会抄,还把写作业的人给带沟里去,这样的大明朝,如何不亡?

参考资料:吕佳《孙传庭经略陕西政策研究》、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苗棣《崇祯亡国史》、梅毅《大明王朝的另类历史》

标签: 孙传庭李自成

更多文章

  • 岳飞被陷害死后 他的子女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岳飞,南宋

    还不知道:岳飞子女下场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所作《满江红》将其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展示的淋漓尽致,正如诗中所言,岳

  • 岳飞北伐是什么野心?赵构为什么会无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宋朝

    说到岳飞北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南宋军队在那个时期可能没有摧毁金国的军事力量,事实上,南宋和金国都有不去攻打对方的理由,同时也没有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摧毁对方,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整才进攻的。皇帝赵构的北伐意志和决心没有主要在前方交战将领岳飞的意志和决心那么坚定,因为他是皇帝,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军

  • 明朝抗倭第一女将,揭秘瓦氏夫人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瓦氏夫人,明朝

    你真的了解瓦氏夫人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由于推行海禁政策,压抑了海上的贸易往来,刚开始倭寇基本说的就是日本人,后来也有故意冒充倭寇以反抗海禁政策的海民,长期以往,沿海倭寇猖獗,百姓深受其害,朝廷派兵屡次打击,但收效甚微。但后来的一个巾帼女将,却让这些倭寇栽了跟头。抗倭名将自

  • 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瞻基,明朝

    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了原配皇后胡氏,改立孙氏为皇后,这是明朝以来第一次改立皇后,此事对后来的皇帝影响不小。朱瞻基为什么要改立皇后?又是如何完成的?朱元璋、朱棣和朱高炽都没改立皇后,为什么只有朱瞻基改立

  • 梁山老大为什么不是吴用?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用,宋朝

    吴用聪明绝顶,为什么梁山老大不是他,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吴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梁山排名第三,人称“智多星”。早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后与晁盖等人智取十万贯生辰纲,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上梁山后为山寨掌管机密的军师。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

  • 万贞儿为什么从一个婢女到受尽皇上宠爱?不惜为她废掉漂亮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贞儿,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万贞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国古代有一个皇帝,他曾经抛弃后宫佳丽三千,却唯独宠爱一个年长她17岁的老女人,并且还为了她废掉了当时年轻貌美的16岁皇后,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而这位女人就是万贞儿,他在四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皇宫中当了宫女,因为她长得特别漂亮还特别

  • 萧温是怎么死的?国家为她服丧三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温,宋朝

    萧温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温,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父亲是述律平皇后的弟弟室鲁,母亲质古是述律平皇后和太祖耶律阿保机唯一的女儿。契丹各部落中实行的氏外族通婚制,而且耶律氏和述律氏之间又有着互相嫁娶的习俗,因此,外甥女嫁舅舅是屡见不鲜的

  • 冯嫽是什么人?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三走“丝绸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嫽,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第一位外交官冯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后被命名为“丝绸之路”。由于战争频

  • 李善长的儿子娶了临安公主,他被灭门后公主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临安公主,明朝

    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临安公主。李善长,字百室,凤阳定远人,乃是大明开国元勋第一人。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将其位列功臣榜第一,诏书中将他汉代的萧何相提并论,说他虽然没有汗马功劳,但是随他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所以封韩国公、太师、左丞相,赐丹书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在洪武九

  • 什么是经筵制度?张居正和高拱都参加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居正,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经筵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究竟什么是“经筵”?经筵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为了皇帝研读经文史籍而专门开设的皇帝“私塾”,和一般的私塾还有点不太一样,经筵是只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属于对点专业教学。但是为什么要设立经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