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现把炎帝放前面称炎黄子孙

为何现把炎帝放前面称炎黄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49 更新时间:2023/12/13 1:05:47

当时的炎帝可能是不愿意彻底失去领袖的地位,于是派兵想把那些叛逃的诸侯部落给抢回来。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司马迁对炎黄这场大战几笔带过,其他文献也基本找不到关于杀戮怨恨的记录。因此,有人提出炎黄两个部落开展是属于内部争雄。炎帝的发源地在姜水,黄帝的发源地在姬水。从位置来说并不算太远,有可能的确源于同一个部族。

黄帝战胜炎帝后,两个氏族合并成了一个超级部落,为黄帝后来战胜蚩尤,成为五帝之首,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炎帝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称号。根据《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

黄帝战胜的炎帝,应该不是最初的那个。炎帝的身世具有丰富的神秘色彩,许多文献中都说炎帝是他的母亲"感神龙而生",是一个集勇气和智慧于一身的奇人。传说炎帝种植五谷,开辟市场。教化人民用麻桑织布,用木头削成弓箭,用陶罐改善生活。

炎帝就像先知一样,几乎引导促成了符合当时生存发展的所有事物。人力有时穷,理论上人类并不具有精通所有知识的能力。驯化五谷,改良农具,掌握农时,这些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知识。事实也的确如此,人民常吃的五谷大约是神农中后期才培育出来的。

因此,有人提出炎帝能够独占这些成就,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当时处于领袖地位,掌握较高的权力,具有更大的威望。炎帝部落的族人或是后人,把这些光环都集中到炎帝这个符号上,使之成为一个神化的精神信仰。

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炎帝身上,黄帝身上也有。比如现代非常出名的《黄帝内经》,这本书就是后人假托黄帝的名义整理出来的集体智慧。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对这个现象做出评论,古代那些有重大发明创新的人不是圣王就贤臣,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发明的专利,而是因为只有借助他们的名义,新发明的东西才能被人知道,被人重视并记忆学习。

假如黄帝战胜的这个炎帝,真的是后来的继承者,那么炎帝这个称号,应该是黄帝的称号出现的更早。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黄帝能够成为人文初祖,是因为舜禹这些后来的圣贤明君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世秦晋等诸侯,包括蛮夷在内都属于黄帝后裔。炎帝作为阪泉之战的失败者,如果只是在时间上领先一些,应该没办法跟黄帝作为并列的先祖流传后世。

炎帝这个称号之所以得到这样高的地位,可能是因为它占据了开创农业的功劳。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华夏大地的领袖几乎都把农业当成重中之重,而那些亡国之君治下基本都少不了土地兼并,民不聊生这几条罪状。

相比较来说,驯服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作战的黄帝就更接近游牧性质。黄帝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东到泰山,西入空桐,南往长江,北逐荤粥。根据《史记》记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黄帝是文治武功,炎帝是改善民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把炎帝放在黄帝前面或许也是这个考虑。

标签: 炎帝黄帝炎黄子孙

更多文章

  • 伏羲是如何画出神奇的八卦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伏羲,女娲,八卦图

    伏羲是中国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当然,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早期的部落领主,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八卦图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粹之一。在早期道教发展的历程中,八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传说,伏羲曾造出先天八卦流于后世。后来,姬发演绎先天八卦,认为其中还有很多缺陷,做出了新的

  •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女娲补天,神话,传说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失败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

  •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女娲造人,神话,传说,盘古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

  • 神农氏是炎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神农氏,炎帝

    关于神农氏的争论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不可能是同一人。古籍中关于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如下: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

  • 何谓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世系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世系表,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舜帝,伏羲,女娲,神农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ldq

  • 禹死时却天下不服,启夺位暗藏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禹,伯益,夏启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成灾先民们流离失所,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史十三年才完成这项流传千古的壮举。显然,治水这样浩大的工程,并不是大禹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因此,在夏禹表彰功劳的时候,大禹很谦逊的说,自己能够治水成功,主要是因为有大费这些得力助手从旁协助。大费又名伯益,古书上有时也写作伯翳。伯益

  • 夏桀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桀

    桀即位之后,把国都迁到了太康住过的斟寻阝。这个桀天赋很高,就是不务正业。他只把聪明用在吃喝玩乐上。他很勇武,力气大得能把铜钩扳直,把鹿角折断,但他把劲头部用在游猎征战上。他当了夏王不久,就出兵去征讨有施氏(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小小的有施氏哪里抵挡得住夏王的大军,只好卑躬屈膝,请求投降。他们听说桀喜爱

  • 北宋名相吕蒙正横财不发命穷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蒙正,吕龟图

    北宋名相吕蒙正祖籍河南洛阳,本是一位官宦子弟,但他和母亲刘氏却被狠心的父亲吕龟图逐出了家门。母子二人离开洛阳,走出城南百余里,住在南山边的一孔破窑洞里,惨淡度日。一年冬天,天寒地冻,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吕蒙正家里已经断粮好几天了,妻子让他到附近一位朋友家里去借点米。吕蒙正来到朋友家,见朋友家的光景

  • 赶驴宰相王及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赶驴宰相,王及善,李世民,王君愕,李弘,狄仁杰,李治,武则天

    王及善有个很拽的老爸,叫王君愕,被封为大将军,跟随李世民征高丽,死了,封为邢国公。所以王及善一生下来就是个小公爵。长大后,太子李弘提拔他当了个左奉裕率的闲官。李弘对杂耍很有兴趣,可是专业杂技演员的表演看多了也腻,就提议让在座的大臣们挨个“掷倒”。“掷倒&rdquo

  • 赵家天子杨家将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家天子,杨家将,故事,赵匡胤,杨业,杨宗保

    说起宋朝的“杨家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为什么赵家当了“天子”,而杨家只能为“将”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赵家的祖先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夏天就经常和一个姓杨的男孩子一起去放牛。两个小男孩儿把自家的牛牵出来,往草坡上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