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赶驴宰相王及善的故事

赶驴宰相王及善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3/12/25 1:30:40

王及善有个很拽的老爸,叫王君愕,被封为大将军,跟随李世民征高丽,死了,封为邢国公。所以王及善一生下来就是个小公爵。长大后,太子李弘提拔他当了个左奉裕率的闲官。李弘对杂耍很有兴趣,可是专业杂技演员的表演看多了也腻,就提议让在座的大臣们挨个“掷倒”。“掷倒”估计就是倒立,俗称拿大顶,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有些技术难度。可是太子殿下想看,谁都不敢拂逆。

轮到王及善了,死活不肯拿大顶,反而跟太子李弘很不客气地说:倒立这种活儿是伶人应该做的,不是我们这些国家干部应该做的,我们都大头朝下了,还有脸帮太子您做大事吗?李弘听了也不好意思,忙说:诸位爱卿,都正过来吧。

王及善勇拒太子不肯拿大顶的英雄事迹传到了高宗李治的耳朵里,李治觉得此人有种,下旨赐绢百匹。后来越看王及善越喜欢,就把他叫到身边听差,升为三品。另有一待遇独有:别的大臣若是不召见是不能进李治卧室的,唯独王及善可以佩刀陪在皇上身边。到武则天执政期间,王及善看不惯张易之哥俩,屡次上表要武氏约束着点,弄得武则天很不高兴,说你年纪大了,就不用每天来上班了。王及善很郁闷,跟狄仁杰他们说,有我这样的宰相吗?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说完就上表乞骸骨。不许,相反还让他当了文昌左相。王及善活到八十二岁才死。

新旧唐书中均记载,王及善这人水平不高,不过为官清正,有大臣节。《朝野佥载》中说,王及善做中书令的时候,在国家大事上没什么作为,只是对考勤抓得比较严。他规定手下官员不许骑驴进城上班,长安城的居民时常见到一身穿朝服的白胡子老头追着驴满世界跑,搞得全城的驴子见了他都紧张,搞得长安城风雨如晦驴鸣不已。官员们不敢找驴代步,又怕点卯迟到,只好鸡鸣即起,私下里就叫他“赶驴宰相”。

当时狄仁杰尚未拜相,很瞧不上王及善和豆卢钦望这二位上司。某次听到王及善和豆卢钦望二人当着下属玩虚伪,说“某无材行,滥有此授”,狄仁杰嘴损,就调侃道:二位大人“长行”玩得很地道啊,怎么能说没材行呢?太谦虚了。王及善和豆卢钦望相视苦笑,赶忙说今天天气……哈哈哈……

“长行”是风行唐朝的赌博技法,彼时众多王公大臣玩这个上瘾,“辍饮食、忘寝休、废庆吊”,所以有时皇上上朝见不着人,就知道大臣们都去玩长行了,转身回宫,把妃子们都喊来,说“今天不用上班啦,咱接着玩!”

更多文章

  • 赵家天子杨家将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家天子,杨家将,故事,赵匡胤,杨业,杨宗保

    说起宋朝的“杨家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为什么赵家当了“天子”,而杨家只能为“将”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赵家的祖先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夏天就经常和一个姓杨的男孩子一起去放牛。两个小男孩儿把自家的牛牵出来,往草坡上一扔,

  • 国色天香的二乔命好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国色天香,二乔,大乔,小乔,孙策,周瑜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有位乔公,有两位号称国色天香的女儿,聪慧过人,远近闻名。乔公看到这两位将军少年了得,战功赫赫,便把自己的这对姊妹花嫁给二人。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

  • 晋文帝司马昭与魏元孚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元孚,晋文帝,司马昭

    东晋时的晋文帝,很喜欢和手下大臣开玩笑。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长得十分难看,个子矮,脸盘短,还秃顶,其貌不扬。晋文帝就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凭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猎,先帝射死了一只鹿,

  • 岳飞刺字的故事,岳飞背上刺了是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刺字,故事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但是岳飞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也有人考证说,岳飞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

  • 范仲淹与豆瓣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仲淹,豆瓣汤,故事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

  • 西汉博士谏大夫王吉“言宜慢,心宜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吉,昌邑王刘贺,言宜慢,心宜善,汉宣帝

    公元前77年春,正逢大汉盛世。山东昌邑城内,酒肆林立,商贾如云,好一派繁荣景象。太平楼,是昌邑城内最热闹的一家酒楼。二楼临窗,一个年轻人穿着青布长衫,面容白皙俊朗,独自占了一张小桌,两碟小菜,一壶白酒。年轻人自斟自饮,不时凝神看着窗外,眉宇间,隐现忧思。窗外,柳色清新,一条小河清粼粼地穿城而过。这位

  • 欧阳修智救狄青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欧阳修,狄青,故事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欧阳修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狄青骁勇善战,打起仗来所向披靡。这一文一武,表面看,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但那一份忠君爱国的情结,爱民如子的情怀,却都是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惺惺相惜,结成了挚友。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逢迎人。有一回,狄青打了胜

  • 诸葛亮“艺高人胆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艺高人胆小,故事,赵云,项羽,关羽

    都说艺高人胆大,艺高如诸葛亮者,也有失策。有一回,诸葛亮命令赵云率军攻取一座城池,他连赵云的军队何时出发、何时吃饭、何时行军、何时攻城,都排了一个计划表,结果赵云出发后,他才发现出问题了。进攻途中,有条河正涨水呢,若按原定的计划行军,整个行动将功亏一篑。诸葛亮正急得不行,却传来喜讯,城池已破。原来,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惨痛代价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

  • 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金婚,皇后,宋高宗赵构皇后吴氏,宪圣慈烈皇后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因为皇帝只要警惕自己的位子,而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