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史上最神勇的突围:常山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

三国史上最神勇的突围:常山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3/12/15 16:10:42

说到三国的孤胆英雄,大家自然想到白袍将军赵云。《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将他在百万军中纵横驰骋的一幕刻画得淋漓尽致。据罗贯中描写,“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各将五十余员”,真所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据《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所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去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可见有这样的基本事实。但是否经过如此惨烈的搏杀,却未可知。那么史书上的三国经典突围,尤其是凭英雄个人神勇而所向披靡的记载又有哪些呢?

排行第一:张辽合肥突击

据《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所载,建安二十年,曹操往征张鲁,教护军薛悌将一封急函付予镇守合肥的张辽,上有“贼至乃发”字样,即等敌军来了便拆信阅之。不久东吴孙权率十万大军进围,张辽和乐进李典等诸守将拆信视曹操所教,言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感到疑惑,张辽解释说,曹公远征在外,若等救兵到来,敌军已攻破我们了,所以要趁对方阵脚未稳,争取挫其锋锐。于是张辽连夜招募八百勇士,准备明日决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大惊失色,吴将不知所措,逃到一座小山丘上,竖起长戟守护着自己。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吓得不敢动弹;等到发觉张辽所领兵少,才聚集众军将他团团围住。“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可是剩下的那批哥儿们却紧张了,连声呼喊:“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在性命攸关之际,“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两军从早上战斗到中午,吴军士气衰落,退兵修整营垒守备。要知道面对孙权十万之众,张辽所率守军区区七千余人。

排行第二:赵云北山搏杀

据裴松之引注的《云别传》所载,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便领军出击,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同前往。但过了约定时间却仍未回返,“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结果正遇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攻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出陈,且斗且却。”曹军败后复合,赵云被包围又破敌而出。“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见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却令偃旗息鼓、大开营门,侍曹军疑有埋伏速退之际,又鸣鼓追击,致敌“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次日刘备巡视兵营,连赞“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排行第三:曹仁江陵解围

据《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所载,建安十四年,从曹操讨平荆州,留曹仁屯守江陵,对阵东吴名将周瑜。周瑜带军数万,其前锋数千人始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令部将牛金迎战,不料寡不敌众,被重重包围。长史陈矫当时在城上,望见牛金等垂危覆没,不禁惊恐失色。曹仁意气奋怒,让左右牵马来,陈矫等连忙劝阻,认为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人,免得将军以身相赴。“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离敌军一百多步时,临近一条河沟,陈矫等人都以为曹仁会停在此外,为牛金壮声势而已。不料“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当发现还有人没完全出来的时候,“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陈矫等开始见曹仁出城,都很害怕,“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曹操获悉后,赞其气概雄壮,转封曹仁为安平亭侯。

综合分析,张辽、赵云、曹仁均以寡敌众,在重重包围中威风八面,并且为救随从而折返搏杀。但总体而言,张辽合肥突击最为猛列,也最显奇功。毕竟孙权率十万人亲征,近卫应是精锐之师,且在君王眼皮下自然奋勇争先,却被张辽的几百人逼上土坡,是可忍孰不可忍?赵云北山搏杀,仅率数十骑,与曹军先锋部队打的是遭遇战,又在大军到来后从容迎战,屡次成功突围,其智勇之兼备为人叹服。曹仁江陵解围,充分显示舍我其谁、一往无前的豪气,但毕竟据城迎敌,并且以救偏将为目的,难度相对要小一些。因此,三国史上最神勇、最经典的突围,应数张辽的那一次杰作。张文远也“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太平御览》卷279引――《魏略》)

标签: 赵云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曹操是如何治人拢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部下,赞扬,领导,功业,表扬

    要开创一翻新事业,本事再大只单打独斗也不行,必须有一批人才来辅佐。人才多了,如何管理经常让创业者头疼,所谓“远之而生怨,近之而不恭”,常常远不得、近不得,这就需要“两手抓”:一方面要会“治人”,让队伍有纪律性;另一方面会“拢心”,会做思想工作,让队伍有凝聚力。所谓团队,是指既有组织又有纪律,有组织而

  • 三国时期的武将张绣为什么叫北地枪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败,立下,婶婶,评话,功劳

    张绣是三国时期的诸雄之一,他的婶婶和曹操的一段风流韵事让他名传千古。三国中的人物少有称号,但是为什么战力一般的张绣却能有着一个“枪神”的称号呢?张绣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将领,因为曹操强占他的婶婶,张绣很勇猛的给了曹操一个沉重的打击,不止是杀了长子曹昂,还把典韦也杀了,让曹操伤心了好一会儿,后来降了曹操之

  • 传说中诸葛亮的十大发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地雷,搭桥,武器,记载,发明

    「孔明车」跟孔明有关系吗?「孔明车」就是脚踏车的台语俗称,但是19世纪末才出现在中国和台湾的脚踏车跟孔明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诸葛亮发明了超方便的「木牛流马」。正史《三国志》中有详细地记载这个运输工具的尺寸、作法以及使用方法,但毕竟以前的书不是图文并茂的版本,而这个省力又能日行二十里的工具后来失传了,现

  • 三国时期的费祎登仙的故事,费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凤凰,三国时期,费祎登仙,太子,性情

    费祎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费祎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不详,年纪尚幼的时候便没了父亲,跟着族叔费祎伯仁过日子,去蜀国游学认识了董允,二人交情甚好。后

  • 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何会成为历史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父亲,叔叔,中风,太监,后人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来在皇帝身边之后,要了个儿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姓什么?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 张任和赵云是什么关系,谁的枪法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枪法,大将,忠义,军队,部下

    在《评书三国》中张任和赵云都是童渊的弟子。之前,童渊只收了张绣和张任为徒。晚年时期,童渊又收赵云为关门弟子。童渊收张绣和张任为徒时,将自己独创的“百鸟朝凤枪”传给了俩人,张任和张绣凭借这一枪法战胜了很多大将,并成为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武将。赵云在枪法上很有自己的悟性,童渊先授他“百鸟朝凤枪”法,赵云根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竟然是位美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

    《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更给张飞增加了一张黑脸,这完全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人们眼中,张飞一定

  • 三国时期的蔡瑁是奸佞小人吗 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演义,侍奉,手下,卖主求荣,姐姐

    三国蔡瑁在《三国演义》中,蔡瑁是一个小小的人物,并且也是一个品行不太好的奸佞小人。蔡瑁剧照据《三国演义》介绍,蔡瑁原本是荆州刘表麾下的一名大将,但是品行不是太好,在侍奉刘表的时候,便选择了刘琮,之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将刘琮立为储,之后便辅佐刘琮。因为刘表的妻子是蔡瑁的姐姐,所以,按道理蔡瑁更应爱好好的

  • 文姬归汉:才女蔡文姬与曹操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蔡邕的女儿,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为文姬。蔡邕一代才子,学识渊博,精通天文数术、诗文辞赋、书法音律,他的各项成就都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水平,不仅绝冠当时,而且流风所及,益被后世。蔡文姬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和调教,也同样“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一天夜里,蔡邕在黑暗中弹琴,一不小

  • 张飞与曹操其实是亲戚 抢亲所产生的奇特姻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飞,曹操

    张飞的老婆是夏侯姑娘,萝莉级别的,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也可能是曹操的堂侄女。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的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关云长,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