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啥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国家却安然无恙

为啥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国家却安然无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72 更新时间:2024/1/20 1:31:31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穆宗的第三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从1572年到1620年,万历做了48年的皇帝。令世人哗然的是,在这48年中,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

网络配图

于是有人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28年不理政事!其实不是的,把这一切归咎于懒惰,是不对的。如果万历帝是因为懒而荒于国事,那他在位前期种种励精图治亲力亲为的现象又作何解释?万历皇帝一生中有三个得力助手:慈圣皇太后、冯保张居正

网络配图

慈圣皇太后有着仁慈宽厚的母爱,万历皇帝对她十分尊重,偶尔她会参与政务,辅佐万历。冯保,万历叫他“大保”,是万历皇帝的得力助手,也是他从小到大的一个伴侣。冯保大多时候担任的是管理监督皇帝生活上的事务的一个角色,比如小皇帝表现不好的时候,他会上报给皇太后。对万历影响最大的,是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第一严师,张居正做到了极致。在万历即位以后,政治上的事多半由张居正和他一起处理,正是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带来了十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万历中兴”。

万历对张居正形成了极大的依赖感,以至于张居正死后,他无所适从,开始了怠政。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万历怠政二十八年,最大的原因是他对官集团的彻底失望,因为失望,才奋力抵抗和排斥。明代的文官,大都以谋私利为己任。大多数文官的态度是,只要在大是大非上站对位置,平时收一些小恩小惠,无伤大雅。关键是文官集团权力很大。国本之争,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以后万历再也不与文官集团共事。

网络配图

那么,为何这近30年间依然社会稳定,内战外战全胜?其实说是怠政,不如说是躲避文官。不上朝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并不代表不理政事。相反地,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万历皇帝可以更加专心地处理国事。这就是为什么万历后期,还有“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功绩。内有平定蒙古人叛乱的宁夏之役,外有抗击日本的朝鲜之役。可悲的是,万历末期,文官集团越来越嚣张,发生了内乱,朝廷支离破碎。女真族趁虚而入,明朝的气数将尽。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在说万历皇帝是千古罪人时,也有人说,万历皇帝是千古一帝。他才华横溢,精明武断,却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只能留给世人一个苍凉的背影。

更多文章

  • 明朝是唯一不和亲的朝代,但为何明朝公主们却是最不幸福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庆公主,和亲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和亲”一直见诸史书。自汉以后一直到清代,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可是,这其中就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大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曾明确指示对外政策的“三不”原则,即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那没有外嫁之忧的明

  • 明英宗内心惶惶,锦衣卫再度猖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明朝,明英宗

    明英宗的帝王之路真是不顺,在各种大风大浪里起起落落,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再到“石曹之乱”,哪件事都足以让明英宗做几天噩梦的,因此明英宗的内心越来越敏感、惶恐,生怕再丢了皇位。特别是“石曹之乱”,想

  • 史上最高贵的奶妈:被朱棣封为一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朱棣,朱棣乳母

    古代中国宫廷一般都会用乳母哺育婴儿,《礼记》有说,天子、诸侯和大夫之子才有资格雇佣乳母,士之子则必须由母亲自己喂养。明朝的宫廷乳母称为“奶口”,有“坐记奶口”和“点卯奶口”两种,其居住的地方俗称“奶子府”

  • 明朝皇妃“谋杀”太子 为何反受万历皇帝庇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梃击案,万历皇帝,张差

    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中午,一名30多岁的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明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击伤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一时呼喝声、喊叫声,连成一片。内官韩本用眼疾手快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这就是明朝有名的“梃击案”。光天化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考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政治制度,三法司,东厂,锦衣卫

    监察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将它视为其政权的三大支柱之一。朱元璋即吴王位时便设置了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以邓愈、汤和为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他指出:"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

  • 倒打一耙:朱棣如何给朱标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据朱棣钦定的《奉天靖难记》:朱标在当太子时言行举止多有失范,使得朱元璋大为恼火,老朱皇帝曾亲自监督朱标改过自新,但谁知朱标怙恶不悛,一退下正殿就口出怨言,平日里常常在东宫暗处狂念咒语,他将皇父画在纸上,诅咒他尽快归天,自己好早日登上大位。甚至过了没多久,朱标还偷偷地招募了3000名敢死勇士,自己亲自

  • 实说明朝轶事六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轶事,六则,明朝轶事,朱元璋

    在明朝史上,留下诸多奇闻怪事和不可思议之事,有载入正史的,也有正史以外流传的。这些事情的载入与流传,增添事情发生、发展过程的趣味性,增强了纷繁情节的可读性,提高了对轶事所处背景下价值的理解。下面几桩轶事,有体现夫妻情感、兵法智慧、活用典故的,有烂杀无辜、借刀杀人的,甚至还有无端猜疑,误听冤杀小卒的。

  • 康熙皇帝生平经历介绍康熙皇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索尼,鳌拜

    康熙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皇帝是怎么智擒鳌拜的,怎么统一台湾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康熙是怎么死的,陵墓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康熙皇帝简介: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

  • 乾隆评价古代帝王: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崇祯,朱元璋

    北京历代帝王庙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

  • 乾隆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缅甸,金川,台湾

    十全武功是什么意思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皇帝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实际只有九次,事实上,廓尔喀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