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周的“鸿门宴”:竟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北周的“鸿门宴”:竟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4/1/14 5:40:24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

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周宣帝不但全无父祖两代的雄才,而且荒淫暴虐,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岳丈杨坚以丞相和外戚的身份攫取内外大权,控制局面,隐隐然有篡位之局。

在此情况下,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五王(宇文泰的五个儿子,分别为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决定铤而走险,邀请杨坚赴宴,准备伺机将其刺杀,夺回属于宇文家的江山。

这,是一场摆明了的鸿门宴!

杨坚明知山有虎,却仍然决定赴这场注定要充满刀光剑影,甚至可能付出性命的饭局。他的理由简单又充分:五人早被我砍去了鳞爪,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北周五王回到京城立成笼中鸟,消息传出,天下鼎沸,杨坚篡位之势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立刻有东边的尉迟迥(宇文泰外甥)、北边的尉迟勤(尉迟迥侄子)、西边的王谦、司马消难(皇帝的岳父)等北周的重臣贵戚起兵反抗,转眼间数十万反对大军此起彼伏,震撼全国,这便是史书上说的“三方构难”。在这种外有强兵反抗内有宗室觊觎的情况下,杨坚依然决定赴这场鸿门宴,可见其人胆色也非一般人所能及!

饭局选在五王中最年长的赵王宇文招府上举行。按照鸿门宴的一般流程,请客吃饭的一方应该事先安排一个剑术高超的“项庄”,待到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出来舞剑助兴,借机将目标“沛公”刺死在席间,随之一声令下,后堂埋伏的五百刀斧手蜂拥而出,乱砍乱杀,将“沛公”左右全部诛杀。

可惜以宇文招为首的五王显然不具备父兄的好手段,“项庄”人选居然没有事先安排,情急之下,宇文招决定亲自担任这个角色。

几番觥筹交错之后,宇文招端着个瓜盘殷勤地请杨坚吃瓜,其间,刺瓜的小刀就在杨坚喉咙间闪躲,但宇文招摆弄了几次,就是没有胆气刺下去……

摆宴者忘了安排“项庄”的角色,赴宴者却早已带上了自己忠实的“樊哙”。眼见事情不对劲儿,杨坚的“樊哙”元胄(北魏宗室后裔,曾在齐王宇文宪手下效力)挺身而出,扣刀上前对杨坚大声道:“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赵王一看,大为不悦,呵斥道:“我跟丞相谈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还不退下!”元胄不仅没有退下,反倒怒目圆睁地盯着赵王。赵王与他四目相对,气势立衰,犹豫了一下,第一次发出暗号的时机就此错过。

眼见“樊哙”突然闯入坏事,赵王知道再也不能迟疑了,于是假装醉酒呕吐,想趁机离开座位到后堂去跟埋伏的刀斧手下令,让他们动手,但元胄伸出一只手将“烂醉如泥”的赵王扶回座上坐好,然后亮亮腰间的佩刀将其紧紧“护卫”住。

赵王“吐”了数次,数次被元胄用腰刀“请回”座上。眼见事情就要被这个突然杀出的程咬金败坏,醉得“几乎不省人事”的赵王又发酒疯说喉咙干渴,要元胄到厨房取些水来给他喝,但元胄像耳聋一般动都不动。

事情的转机随之出现,五王中的滕王最后赶到,按照礼数,杨坚要起身下阶去迎接。元胄趁机走到杨坚身边小声警告:“事势大异,还是赶快回去吧。”杨坚不以为然道:“他们手中又没有兵马,能有什么作为?”元胄大为焦急:“兵马本来就是宇文家的,如果我们被他们先下手干掉了,那就什么都完了。我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在这里于大事无益!”

杨坚居然还不醒悟,迎接了滕王之后又回到座位上坐好,继续拼酒。一直警觉着的元胄又隐隐听到内庭有磨刀穿甲的声音,知道再也不能耽搁了,于是立刻上前大声对杨坚道:“丞相府上事务繁忙,怎能在此消磨太久?”然后不由分说架起杨坚就往外跑。

宇文招急了,从座位上起身就追,但是情急之中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他本可发出暗号让卫士尽出,追上杨坚乱刀将其剁成肉酱,但是他居然亲自跑去追,追到房门口的时候又被执刀的元胄挡住,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坚溜到大门口。

时机错失,已无法挽回,空留悔恨!

这场鸿门宴的最终结果是,“沛公”跑了,而摆下这场饭局的人即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刺杀失败的北周五王,隔天就被手握大权的杨坚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罪名逮捕,随之被悉数杀掉,不久“北周”这个国号就不复存在。杨坚在数月间平定“三方构难”后,逼令八岁的周静帝“禅让”皇位给他,将国号由“周”改作“隋”,然后统一北方,轻松消灭南方陈氏小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功业的完成者。

这场鸿门宴成功与否,只在毫厘之间,可以说,只要为首的赵王发出行动指令,历史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副模样,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标签: 南北朝鸿门宴北周宇文邕

更多文章

  • 那些被戴绿帽还倒霉的文人:谢灵运丢官 吕安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谢灵运,谢玄

    据说,文人通常是给别人戴绿帽子的,但事有反常,有些文人不免也戴了绿帽子。东晋谢灵运被誉为山水诗派鼻祖,他的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司令级人物,母亲是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外甥女。老谢家世好,长得一表人才。问题是,他喜欢游山玩水。为爬山方便,他还发明了一种鞋,鞋上钉了钉子,上山,钉子移到脚后跟;下山,转到脚掌。

  • 最龌龊的姐弟恋:刘宋废帝与亲姐姐淫乐杀姐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刘裕,山阴公主,刘子业

    当代人面对传统婚姻,总希望有什么新的刺激,“姐弟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文艺娱乐界名人们演绎的“姐弟恋”,总是作为一个新话题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提起。这些相爱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故事在表明:“姐弟恋不是因为时尚,只是因为我们爱。”但

  • 北齐高洋:弱智儿到神人再到兽人的演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北齐,高欢,高洋,宇文泰

    1、龙潜岁月:彻头彻尾的弱智儿北齐创业者高欢的二儿子高洋是个特殊的人物,他小时候偶尔能流露出某种天才的迹象,可是长大后,他给人最熟悉的形象却越发往弱智儿方向发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整日在脸上挂着鼻涕牛牛,从不知道擦拭。一些笔记体史料经常会流传高洋“龙潜”岁月的有趣段子,比如说有

  • 北齐皇帝高湛的变态心理:对别人老婆特别钟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北齐,高湛,太后,亡国

    胡太后是宁夏人,长得非常漂亮,被选入宫中作了高纬老爹高湛的老婆。后来高湛继位为帝,便顺理成章干上了皇后这份工作。开始的时候,高湛还是很喜爱这个漂亮且风骚的老婆,史载他曾经花费不菲为胡太后制作珍珠丽服,可见他当时还是对胡太后相当友好的。不过高湛有浓重的变态心理,对别人的老婆特别的钟爱,自从他霸占高洋的

  • 强大的北魏衰亡竟是始于孝文帝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孝文帝,北魏,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浓墨重彩地褒而扬之。可是,传统的教科书掩盖了一个争议颇多的观点:强大北魏的衰亡始于孝文帝改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呢?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到底在哪里呢?北魏迅速衰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谁又是北魏改革的真正先行者?果敢勇毅的孝文帝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悲剧人生呢

  • 宇文化及被杀后,人头为何会被送到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化及,隋炀帝,杨妃,萧皇后,杨广,杨坚

    公元618年,具有极大争议的隋炀帝在扬州被叛变的骁果军﹙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称为骁果﹚杀死,煽动骁果军叛变的便是宇文化及。骁果军之所以会受宇文化及的煽动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关中之地。但隋末群雄并起,强大的瓦岗军挡住了隋炀帝西归的道路,但骁果军思乡心切,故而会听从宇文化及的鼓惑。宇文化及被叛军拥立为大丞

  • 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人物,统治,隋朝,隋炀帝,宇文娥英,杨丽华

    按理说舅舅应该疼外甥女才是,可隋炀帝却用一道圣旨赐死了外甥女宇文娥英,隋炀帝为何要赐死外甥女?难道是有其他的隐情吗?首先,外甥女特殊的身份。宇文娥英的身份不仅仅是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也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正是因为宇文娥英特

  • 隋朝战神贺若弼娶敌国公主成为小妾,因管不住舌头,被杨广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贺若弼,杨广,隋朝,贺若怀亮

    贺若弼,复姓贺若,表字辅伯,鲜卑族,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的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效命于北周,官拜金州刺史之职,曾驻军湘州,以少胜多,屡次击败南朝陈国的军队。后来贺若敦口出怨言,被晋王宇文护不容,逼令其自杀。贺若弼再辞世前,告诫自己的儿子,此时已经21岁的贺若弼:“既要继承父亲平定江南

  • 隋朝最后的擎天武将,他死后,隋朝最终走向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军事,文化,时评,张须陀,史万岁,翟让,徐世绩,单雄信

    在隋唐演义中,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为千古忠义第一,混世魔王程咬金也算盖世英雄,今世孟贲罗士信也是响当当的好汉。但是这个三条好汉都是从这位隋将带出来的。这位武将打的知世郎王薄丢盔卸甲,打的翟让、徐世绩、单雄信连吃败仗,不敢应战,最后被李密用人海战术击溃,为救部将战

  • 隋炀帝迁都洛阳,竟是因为汉长安城排水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人物,隋朝,洛阳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他却无法忍受破落的汉长安城。首先,汉长安城建造时采用深井排污水,结果几百年后排水不畅,污水逐渐渗透到土中,导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质咸卤,难以饮用,城里还经常散发着臭味。其次,汉长安城北临渭水,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险。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