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皇帝高湛的变态心理:对别人老婆特别钟爱

北齐皇帝高湛的变态心理:对别人老婆特别钟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3/12/21 18:20:29

胡太后是宁夏人,长得非常漂亮,被选入宫中作了高纬老爹高湛的老婆。后来高湛继位为帝,便顺理成章干上了皇后这份工作。

开始的时候,高湛还是很喜爱这个漂亮且风骚的老婆,史载他曾经花费不菲为胡太后制作珍珠丽服,可见他当时还是对胡太后相当友好的。不过高湛有浓重的变态心理,对别人的老婆特别的钟爱,自从他霸占高洋的老婆---曾经的皇后开始,就对胡太后冷淡了下来。

前文已经说到,胡太后是个内分泌旺盛、性需求极其强烈的奇女子,她当然不堪独守空房,于是便从大臣和士开那里寻找性快乐。

不过高湛在这一点上行事却出人意料,知道后不仅没有怪罪这二人,反而提拔了和士开。并且在他将死之时,还把和士开作为托孤大臣。

不过和士开太倒霉了,正是权势熏天的时候,却被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带人给砍了脑袋,这个小孩就是他情人胡太后的亲生儿子高俨,也就是高纬的弟弟。

胡太后失去和士开之后寂寞难耐,又找了一个名叫昙献的和尚来解决性欲望,进而发展了一大批小和尚供她治疗内分泌过盛的疾病。

哪里想到,她把两个小和尚打扮成宫女带入宫中,以供随时“治病”,却不料这两个小和尚长的那个俊呐,男扮女装后竟然被偶然见到的高纬性趣大起,事实上高纬当然无法满足其性趣,不过却让他发现了胡太后的秘密,于是勃然大怒,将与胡太后有染的人统统斩杀,还把胡太后幽禁在北宫。

后来北齐亡国,胡太后也得以解除了囚禁生活,流落于市井之中,带着她儿子高纬的穆皇后,一起操持起了皮肉生涯。这是第一次通过一个内分泌严重超标的女人亲身证明了当妓女是“治疗”这种疾病最理想的职业,为什么?因为胡太后那句名垂千古的名言:“为后不如为妓乐。”

上述这些,就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家庭状况,是他成长的环境因素。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北齐高家的基因,无论是高家的哪一任皇帝,都是极尽变态疯狂之能事,而且大都活不了多久即莫名其妙的暴毙;他的母亲又是一名内分泌失调的“奇女子”,到此我们已经不难明白高纬的所作所为了。

简单来说,综观北齐高家的族史,明显能够看出这个家族有着严重的精神病史,而胡太后也不是一个正常的女人,相较起来,高纬已算是比较正常。

他不仅相对看来正常,而且还是难得的痴情种,甚至可以说痴情得变态。

前面已经讲过高纬对小怜小姐好到了何种程度,古往今来,恐怕再难找到一个象他那样无视身外一切,眼中只有美人的男人来。而且他不仅痴情,更是“心胸宽广”。

高纬实在惊叹于小怜“玉体横陈”的无限美丽,觉得如果这样一个几千年难有的美色只有他一人得见,简直就是亵渎上天对人类的恩赐,于是让小怜小姐赤裸着凹凸有致、让任何男人见到都要吐血旺、流鼻涕的身体,给欲一观天地造物之神奇的人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拿出千金买张门票,便能进入殿内仔细一睹小怜小姐的芳容和玉体。

这应该算是脱衣舞、真人秀、人体艺术甚至日本AV片的鼻祖了吧?

所以,北齐后主实际是一个精神上有障碍或者是一个源于家族精神病基因的痴情变态青年而已。

我们再来还原冯小怜的成长史。

前面介绍了小怜从小长于宫中,也说明了北齐皇室是多么的变态与精神病遗传,而且当时整个社会风气都是以淫为乐,于是,国家教育机构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类似于小怜小姐这样的人进行着蒙教育。

冯小怜当然不是先知,也不是不学习就可以通晓天地万事的奇才,她的整个世界,全部来自于宫中狭隘的教育。皇帝就是她的天,让皇帝高兴就是她们一辈子准备着的最高事业。

当有一天做皇帝的高纬真的来临幸她的时候,她只是一丝不苟的遵循着得到的知识,施展了浑身解数让这个皇帝男人从此流连忘返。

这不能说她荒淫惑主,只能说明小怜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学生,要是把她放到现在的大学里面,说不定她能当上学生会主席。

至于她影响了北齐和北周决定性一战的结果,归根到底还是北齐国家教育制度的失败。

她自小除了得到如何讨好男人的专业训练之外,哪里有人教过她什么叫政治,什么叫战争,什么叫“红颜祸水”,什么叫历史的罪人?

所以她在很多方面其实就是一张白纸,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她最真实感情的流露,往往单纯得根本考虑不到行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偏偏她遇到的男人是高纬,一个痴情得变态的男人。

于是,便有了一出天下大乱,国破鸳鸯散的黑色幽默短剧。

所以,虽然高纬和冯小怜之间的爱情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的确有些祸国殃民,但当我们从高纬特定的家庭环境和遗传基因以及北齐政府为小怜提供的愚民教育来看,我们其实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去责怪他们。毕竟一个国家没有给它的人民提供一个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也无权去责怪无法得到公平教育的这些类似小怜一样的人做出的任何行为了。

无论高纬和冯小怜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但这二人行事动机之单纯,恐怕鲜有人及!

原文载于:《读史读女人》,作者:萧云雨,出版:沈阳出版社

标签: 南北朝北齐高湛太后亡国

更多文章

  • 强大的北魏衰亡竟是始于孝文帝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孝文帝,北魏,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浓墨重彩地褒而扬之。可是,传统的教科书掩盖了一个争议颇多的观点:强大北魏的衰亡始于孝文帝改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呢?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到底在哪里呢?北魏迅速衰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谁又是北魏改革的真正先行者?果敢勇毅的孝文帝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悲剧人生呢

  • 宇文化及被杀后,人头为何会被送到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化及,隋炀帝,杨妃,萧皇后,杨广,杨坚

    公元618年,具有极大争议的隋炀帝在扬州被叛变的骁果军﹙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称为骁果﹚杀死,煽动骁果军叛变的便是宇文化及。骁果军之所以会受宇文化及的煽动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关中之地。但隋末群雄并起,强大的瓦岗军挡住了隋炀帝西归的道路,但骁果军思乡心切,故而会听从宇文化及的鼓惑。宇文化及被叛军拥立为大丞

  • 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人物,统治,隋朝,隋炀帝,宇文娥英,杨丽华

    按理说舅舅应该疼外甥女才是,可隋炀帝却用一道圣旨赐死了外甥女宇文娥英,隋炀帝为何要赐死外甥女?难道是有其他的隐情吗?首先,外甥女特殊的身份。宇文娥英的身份不仅仅是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也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正是因为宇文娥英特

  • 隋朝战神贺若弼娶敌国公主成为小妾,因管不住舌头,被杨广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贺若弼,杨广,隋朝,贺若怀亮

    贺若弼,复姓贺若,表字辅伯,鲜卑族,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的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效命于北周,官拜金州刺史之职,曾驻军湘州,以少胜多,屡次击败南朝陈国的军队。后来贺若敦口出怨言,被晋王宇文护不容,逼令其自杀。贺若弼再辞世前,告诫自己的儿子,此时已经21岁的贺若弼:“既要继承父亲平定江南

  • 隋朝最后的擎天武将,他死后,隋朝最终走向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军事,文化,时评,张须陀,史万岁,翟让,徐世绩,单雄信

    在隋唐演义中,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为千古忠义第一,混世魔王程咬金也算盖世英雄,今世孟贲罗士信也是响当当的好汉。但是这个三条好汉都是从这位隋将带出来的。这位武将打的知世郎王薄丢盔卸甲,打的翟让、徐世绩、单雄信连吃败仗,不敢应战,最后被李密用人海战术击溃,为救部将战

  • 隋炀帝迁都洛阳,竟是因为汉长安城排水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人物,隋朝,洛阳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他却无法忍受破落的汉长安城。首先,汉长安城建造时采用深井排污水,结果几百年后排水不畅,污水逐渐渗透到土中,导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质咸卤,难以饮用,城里还经常散发着臭味。其次,汉长安城北临渭水,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险。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

  • 秦琼老乡罗士信勇猛善战却未进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琼,罗士信,凌烟阁

    秦琼是隋末唐初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民间传说中的两位门神之一,武艺高强,秦琼有一位同乡,名叫罗士信,更加勇猛善战,却未能与秦琼一起进入凌烟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评定的,当时,罗士信早已阵亡多年,假如罗士信没有阵亡于唐朝的统

  • 独孤伽罗:一个让隋文帝杨坚又爱又恨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独孤伽罗,隋朝历史,隋文帝,杨坚

    独孤伽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另类的皇后。隋朝江山因她而有,又因她而亡;隋文帝爱她一生,临终又对她愤愤然言“误我”;她是贤妻良母,又是政治强人,却没有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那样的霸道;她善妒成性,只因为她爱隋文帝,不允许他与其他女人有染;她开创皇帝一夫一制,俨然现代人穿越千年

  • 揭示杨素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杨素,杨坚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权臣。他深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不仅自己权倾朝野,连家人都各个官居高位,就显贵而言,南北朝的所有臣子里没有人能超过杨素。杨素出自大家族弘农杨氏,小时候生活穷苦但不改大志,一直勤奋好学。当时还是北周,杨素因为收到

  • 位居凌烟阁的开国功臣侯君集,为何最后被推上刑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凌烟阁,侯君集,李承乾,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侯君集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在唐太宗朝当上了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被封为陈国公,按唐制与郡王是同一级别的爵位,的确算是官高爵显了。唐太宗朝兵部尚书侯君集侯君集能登上高位,第一靠的是紧跟李世民。他跟李世民身边的其他人不太一样,虽然是官宦子弟,但从小不学无术,没有练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