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和英布齐名的大将蒲将军 为何一战成名后就消失不见了?

曾和英布齐名的大将蒲将军 为何一战成名后就消失不见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55 更新时间:2023/12/13 0:46:27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上,刘邦项羽这两大阵营中,都涌现出了无数名将,而且不少名将还在楚汉两方轮流游走,比如韩信英布,原来都是项羽的手下,最终却全都投靠了刘邦,成为了大汉的开国功臣,两人的区别不过是韩信一直不受项羽重用,而英布原本就是项羽“左膀右臂”一样的人物。

而在这些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确实最为特殊的,此人名叫蒲将军,他在项羽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是可以和英布齐名的名将,最为著名的战例就是为项羽在钜鹿之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我们知道,项羽的钜鹿之战靠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自断退路,彻底激发了项家军的斗志与潜能,毕竟在项羽破釜沉舟之后,项家军只剩下战胜章邯这一条路可选,如果不赢就是死,这完全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而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能拿出同归于尽的必死勇气,正所谓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空有一腔勇气,仅仅靠着破釜沉舟匹夫之勇,就能在钜鹿大胜章邯也是有难度的,所以说项羽能够战胜章邯的二十万秦军,除了不要命的态度外,章邯的后方不稳,补给丧失,也是钜鹿之战失败的原因,因为被动没粮食的秦军看到主动扔粮食的项家军,这种此消彼长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为项羽摧毁章邯的补给线的人,就是英布和蒲将军,他们二人作为先锋,率领两万人先渡过黄河,击败了章邯最重要的支援力量,王离的部队,这才保证了项羽在正面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所以这场大胜,是项家军整体作战的胜利,也正是凭借此战绩,英布才彻底成为了天下扬名的一线武将。

可是,在英布成名的背后,蒲将军却“消失”了,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史册中,就是极不光彩地与英布联手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而后再也没有他的任何记录,然而通过蒲将军这些为数不多的行踪记录,能够看出,项羽还是非常器重信任他的,那此人为什么就彻底没有音讯了呢?

关于此事的解释,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始终也没有定论,应该说,蒲将军的身份是个迷,去向也是个迷,好像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还算有一定影响力的角色,突然间被作者遗忘了一样,所以他的未来,我们很难下定论,但是在老乐各人看来,蒲将军的名字与身份,没那么复杂,更倾向此人姓“蒲”名“将军”的观点。原因很简单,汉朝之前百姓的取名,一直都是相对随意的,而这样一个人,史书也没必要为他避讳,以“将军”这种职位称呼。关于这个观点,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荆轲刺秦的准备过程中,那把匕首正是出自铸剑大师徐夫人之手,而这位徐夫人,并不是一位“姓徐的夫人”,按照史学家的考证,他姓徐名夫人,是个男人。

既然徐夫人都可以是男人的名字,蒲将军作为姓名,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更多文章

  •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赤壁之战,夏侯惇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人物能够像曹操这样具有多重特征,既有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伟大,也有作为其对立面的奸诈、阴险,甚至卑鄙。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去做一个测试,问一个研究中国历史或文学的知识分子,或者是去问一个学习中国历史或文学专业的大学生

  • 比“三姓家奴”吕布更“强大”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公孙瓒,陶谦,曹操,吕布,刘表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提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而吕布的部下却说他“反复难养”(同上书·裴注引《魏书》),前者说他有信义,后

  •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张飞,刘备,桃园结义,三国志

    中国古代名将成千上万,关羽作为一个兵败身死的武将最后却被尊为“武圣”,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武将、忠臣、义士、财神到“关圣帝君&rdquo

  • 乱世悲歌:才女蔡文姬最终成曹操炫耀花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文姬,蔡邕,董卓,曹操

    三国时代本是男性驰骋疆场的舞台,女人只有沦为配角。乱世之中,看重的又是金戈铁马,征战杀伐。那些盛世中文采精华的本领,到这里只能算是雕虫小技。所以,三国中那些著名的文人,比如孔融、杨修之类,若不肯乖乖地给有枪杆子的当奴才,就难免杀身之祸。至于曹操父子,那属于武人弄文,又另当别论了。孟庆江绘《胡笳十八拍

  • 三国时代最成功的人生赢家:绝非曹操与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曹爽,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笑到最

  • 公元275年 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晋,司马炎,晋武帝,晋朝历史

    咸宁元年(275)十二月,在兵屯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晋武帝诏令以官奴婢代田兵种稻。晋泰始年间,大部分民屯都已经取消,但一直实行下来的兵屯却仍然保持下来。实行兵屯,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对军队的负担,同时也可让军队在和平时期不丧失应有的活力和朝气。西晋朝廷规定屯田兵用官牛者,收获物按8:2分成,即政府占八,

  • 公元280年 西晋灭吴 三国归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晋,王濬,羊祜,陆抗,西晋历史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便着手准备灭掉吴国。晋泰始五年(269),晋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操练士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经常与晋武帝商量盘算灭吴的大计,羊祜为晋灭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晋咸宁四年(278)羊祜病逝,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以继续羊祜未竟的大业。279

  • 东晋王朝:门阀士族政治的顶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晋,晋愍帝,门阀,士族,司马睿

    东晋朝的开始正当八王混战、匈奴、羯起兵反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长江流域算是较为安静的地方,中原一部分士族和民众开始渡江来避乱。三〇七年,晋怀帝任命琅邪王(邪音牙yá)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晋愍帝时改称建康)。司马睿有了这个职位和地盘,来投靠的士族也就

  • 史海晋代“竹林七贤”中隐藏了一对同性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竹林七贤,魏晋风度,晋朝,嵇康,阮籍

    “魏晋风度”是《世说新语》这本书的审美旨趣。在那个乱世,因为政治太残酷,稍有不慎就被砍头,所以文人们开始研究玄学,喜欢坐在竹林里闲谈,他们衣着单薄而飘逸,看起来十分潇洒。前文提到,这是一个全民炼丹服药的时代,个个都想壮阳,都想得道成仙。因为普通百姓需要在田野里弯腰劳作,给大军

  • 公元322年 王敦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王敦,王导,司马绍

    东晋初年世族军阀王敦篡夺帝位的叛乱。王敦是东晋司徒王导从兄。东晋建立,他官至镇东大将军,开府、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执掌军事重权,渐有篡位野心。他镇守武昌,位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游,对东晋政权构成威胁。晋元帝命刘隗、戴渊各率兵万人,分屯合肥、泗口(今江苏清江西南),监视王敦。永昌元年(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