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海晋代“竹林七贤”中隐藏了一对同性恋?

史海晋代“竹林七贤”中隐藏了一对同性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3/12/6 20:51:42

“魏晋风度”是《世说新语》这本书的审美旨趣。在那个乱世,因为政治太残酷,稍有不慎就被砍头,所以文人们开始研究玄学,喜欢坐在竹林里闲谈,他们衣着单薄而飘逸,看起来十分潇洒。

前文提到,这是一个全民炼丹服药的时代,个个都想壮阳,都想得道成仙。因为普通百姓需要在田野里弯腰劳作,给大军制造粮草,一般没什么空闲炼丹服药,所以还是文人们在孜孜以求。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中说,魏晋风度与服药关系很大。因为他们炼出的丹药是有毒的,所以吃了后浑身发热,需要吃冷食,洗冷水澡才能给自己降温。而且不能穿厚衣服,衣服需要宽松,因为吃药之后,皮肤瘙痒,很脆弱,如果衣服太紧太窄,会把皮肤磨破,至于鞋子,赤脚最好。此外他们还要光着脚丫子从家里走出来“发散”(“散”是药的意思),“散步”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路上遇到同样出来散步的熟人,就一起找个阴凉地方(比如竹林)坐下来聊天。但政治斗争使他们对所谓熟人并不信任,害怕自己因为阐述政治观点而被对方告发,只好答非所问地胡扯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这时候,天色将晚,那些在田里制造粮草的老农扛着锄头回家,经过竹林,看到了他们,觉得他们真是很有“风度”,太让人羡慕了。

嵇康阮籍算是这些名士里最有“风度”的人了。为了避免杀身之祸,阮籍酗酒,让自己长期处于醉酒状态,那样就没人对他当真了。他一喝多除了嘴中发出哨声之外,还经常带着仆人驱车而行,这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游荡。到了路的尽头,再也无路可走时,他就在道路的尽头痛哭。对于他所厌恶的人,他喜欢翻白眼,对于喜爱的人,则青眼有加。

嵇康是阮籍给予青眼的才俊之士。嵇康和同代人潘安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但二人区别很大,潘安上街,妇女都跟着他跑,连老太太都用水果砸他,用现在话说,属于“师奶杀手”那种类型,明清艳情小说也多以“潘安之貌”来描绘男主人公。而嵇康与其不同的是: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这段描述,大概是中国文学作品里对男人最优美的神态描写。按现在的话说,嵇康可能是“酷”的那种。潘安以脸蛋取胜,嵇康则是以身材迷人。一个是偶像派奶油小生,一个则是让人疯狂的摇滚歌手。嵇康的酷还在于他下班回家后,会脱掉衣服,裸露肌肉在腾腾火炉前打铁,干的全是体力活。他还在那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自己经常赖床,尿急了都怕起来去上厕所。山巨源就是山涛,跟他和阮籍三个人是非常铁的哥们儿。这么铁的朋友,也能写公开信绝交,其酷已知。到了深夜,万籁俱寂,这时候人们突然听到嵇康家那边传过来的琴声就是那首嵇康在刑场上曾弹过最后一次并“于今绝矣”的《广陵散》。美妙而深邃的音乐,使人们的梦境和魂魄在空中摇曳多姿。

这样一个男人,没有点奇异的故事那是浪费了。所以《世说新语》语焉不详地提到过他和阮籍有同性恋关系。而且这段叙述非常暧昧,涉及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如故,成了挚友。山涛的妻子起疑心,觉得他们三个男人的交往很不正常。山涛就解释自己只愿意跟他们做朋友。他妻子疑心更重了,就要求丈夫把他们带到家里来给自己也看看。不过,妻子要求见丈夫的男性朋友,这于礼法有悖,山涛之妻于是引用了一个典故:

春秋年间,晋公子重耳在狐偃赵衰的追随下流亡到曹国。曹国国君听说重耳身体非比寻常,除了重瞳,还是个骈胁,就是胁骨连在一起。于是曹国国君在僖负羁夫妇的协助下,在墙上挖了个洞,趁重耳洗澡时偷窥。

山涛妻子引用这个典故,用意非常复杂:一、证明自己想看看丈夫的男朋友是有先例可依的,所以不算为过;二、传说狐偃和赵衰是一对同性恋,这暗示山涛妻子怀疑嵇康和阮籍是否也是;三、女人本身对男人的好奇。

后来,嵇康和阮籍应邀来了,山涛的妻子爬到墙头偷窥了二人(《礼记》规定,女人不能面见客人),看了整整一夜也看不够。她确实觉得他们比自己丈夫好,并且还对丈夫说了,山涛并没有表示愤怒,反而表示赞同妻子的看法,这很奇怪。此外,她还叫丈夫留他们在家里过夜,山涛也欣然应允。

我们不知道那个夜晚之后还发生过什么。山涛妻子是否对嵇康或阮籍心生爱慕?嵇、阮当晚是否睡一张床?山涛又是否是个双性恋?山涛正是因为有第三者插足,才促使嵇康写了那封绝交信?这些问题的暧昧程度让人想入非非。包括曹国国君对重耳身体的兴趣,也很暧昧。

在前文我们说过汉代帝的同性恋或双性恋问题。关于男性同性恋,在房中书里有个专业用语,叫“阴痿症”,就是指女人不能使之产生性欲,恰恰是男人才能够。补充一点:阮籍有后人,嵇康似没有。

原文载于《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曹寇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更多文章

  • 公元322年 王敦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王敦,王导,司马绍

    东晋初年世族军阀王敦篡夺帝位的叛乱。王敦是东晋司徒王导从兄。东晋建立,他官至镇东大将军,开府、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执掌军事重权,渐有篡位野心。他镇守武昌,位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游,对东晋政权构成威胁。晋元帝命刘隗、戴渊各率兵万人,分屯合肥、泗口(今江苏清江西南),监视王敦。永昌元年(32

  • 公元317年 司马睿称帝建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晋,司马睿,晋愍帝,王导

    永嘉元年(307)七月,朝廷命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又命王衍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五敦为扬州刺史。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愍帝出降刘聪,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三月,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纷纷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十日,司马睿于建邺即位

  • 公元317年 琅琊王司马睿即位 史称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司马睿,门阀制度,士族

    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简介中国北方

  • 公元267年 李密作《陈情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晋,李密,陈情表,晋武帝

    西晋泰始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李密被征为太子洗马,诏书多次临门,郡县官员屡次逼迫,他为此上《陈情表》。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曾在蜀汉为官。在此表中,李密述说了祖母刘氏年迈体弱,“日薄西山,气

  • 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开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五胡乱华,五胡乱中华,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

  •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开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十六国,西晋,门阀,士族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

  • 鏖战淮南:五代末期的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淝水之战,淮南,历史,军事,战争

    位于淮河南岸的古城寿春是中国历史上的百战之地,但凡乱世,豪杰逞雄,中原逐鹿者,必以此地为争。其原因是,寿春地区古有芍陂水利,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之称。寿春古城临八公山、居东淝河,很多战事都是在山、河之间展开的。世人喜欢历史者,大多知

  • 历史上夫人宋孝武帝真与堂妹有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孝武帝,刘宋,汉书

    从世人对刘宋王朝的评价上来看,前三任皇帝便是整个王朝的分水岭,自宋孝武帝刘骏后期的统治开始,刘宋王朝便朝向毁灭的深渊一路前行,再无回天之力。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刘骏在刚刚取得皇位的时候,由于新胜旧太子,刚一上台,便大肆清扫宗族势力,奋发图强,在政体、军体等制度上进一步创新,使朝廷的风貌焕然一新。然而,

  • 苻坚——雄图大略的前秦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苻坚,前秦,淝水之战,少数民族,儒学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

  • 五胡之一:鲜卑族历史简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胡十六国,鲜卑,鲜卑族,游牧民族

    鲜卑族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西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