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言,明朝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首辅

夏言,明朝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首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3/12/7 14:07:23

夏言是明朝中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公谨,号桂洲,出生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他是赠少师夏鼎的儿子,其诗文气度不凡,尤以词曲著称。他所著有的《桂洲集》和《南宫奏稿》,至今仍被传颂不衰。

早年经历

1482年7月14日,也就是成化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夏言在京师城西莲子巷出生。他天生机警聪颖,文采出众。由于夏家属于军籍家庭,而明朝有脱离军籍必须做到兵部尚书的规定,因此夏言从小就背负着家族的期望。夏鼎曾教育他:“你应该刻苦学习,成为将来的尚书,从而摆脱家族的军籍。”在长辈的督促下,夏言勤奋地努力学习。

在正德五年的秋季(公元1510年),夏言参加了江西省的科举考试,并以第六名的成绩成功通过了《诗经》科目。四年后的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夏言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但未能获得成功,随后他又前往南京的国子监学习。

初入官场

1517年,夏言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行人。随后的1518年,正德十三年,他奉命前往湖广云贵等地进行考察,直到次年回到了首都京城。

1520年10月,夏言升任兵科给事中,将直言不讳视为自己的职责。在1522年嘉靖年间,他上书请求改革正德朝廷的腐败政治。在明世宗的支持下,他调查并清除了贪污行为,解雇了3200名官员和士兵。他提出了九条建议,使政坛得以审慎。同年,他被指派清查庄田,将被侵占的民产全部归还,同时提出限制皇庄扩张的措施。1522年4月,他被晋升为兵科右侍中。在夏言任谏官期间,他多次弹劾王琼、王宪贿赂和赵灵、张延龄行贪污罪行,还救出了被逮捕的永平知府郭九皋。明世宗曾经让生母慈孝献皇后的侄子世袭锦衣卫千户,夏言坚持认为这不合适。他的奏章中大多数言辞都非常坦率,被后世传颂。

平步青云

1530年的二月,在嘉靖九年,明朝的世宗想要将“天”和“地”分离开来用于不同的祭祀。夏言得到了世宗的赞同,虽然其他大臣反对,他还是写信表示支持。世宗决定将反对最激烈的霍韬下狱,同时表扬夏言,让他负责建造“天坛”和“地坛”。自此之后,夏言受到了明世宗的青睐。

当时,张璁权倾朝野,唯夏言不肯屈服。张璁因嫉妒夏言受到皇帝的青睐,而夏言也怀恨张璁提拔了彭泽而不是自己,从此二人之间产生了嫌隙。1530年7月,夏言上书弹劾张璁和吏部尚书方献夫。明世宗仲裁了此事。但是夏言与张璁、方献夫、霍韬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在1531年的三月,嘉靖十年,夏言晋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管理院务,同时继续为世宗解说经史。他的眉目清秀,胡须整洁,口才流利,不口吃。每次讲课,世宗都希望能多加使用他。此时,张璁对夏言更加不满。七月初,行人司司正薛侃上书说:“世宗没有儿子,应该立皇室子弟为皇储,以备不测。”世宗非常生气,要法司调查后台黑手,而张璁趁机与彭泽、汪鋐合谋,将夏言栽赃。但夏言和薛侃都否认了这种指控,于是世宗在廷讯后得知真相,罢免了张璁,并释放了夏言。

1531年七月下旬,嘉靖十年,四郊祭坛工程完工。夏言升任礼部左侍郎,同时兼管翰林院事务。同年九月,他接替李时成为礼部尚书。夏言在担任谏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晋升为六卿之一的尚书,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入主内阁

夏言以其聪慧过人而得到圣眷,又以礼贤下士赢得朝臣的支持,与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张璁。嘉靖十年(1531年)十二月,御史喻希礼、石金为大礼议中的罪臣求情。世宗大为愤怒,欲对他们进行惩罚。夏言为两人求情。虽然他的行为并未打动世宗,但却赢得了自己的赞誉。夏言担任礼部尚书期间,协助世宗制定礼乐,内阁大臣李时、翟銮几乎没有参与其中。此外,夏言能够迅速撰写奏章或应诏创作青词,常常与世宗的诗作相和,善于迎合世宗在政务上的观点,因此备受宠信。世宗赐予他一枚银章,作为密封上书的凭据,并称赞他“学识广博,才华出众”,给予他丰厚的奖赏。

1539年正月,夏言因向皇天上帝进献祭祀册表,被封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明朝以来,从未有大臣被封上柱国的称号,这个名号是夏言自己取的。

三逐三还

郭勋受到世宗的信任,他和严嵩、夏言一起争取宠爱。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夏言和严嵩随同世宗南巡至承天。在拜谒显陵后,严嵩坚持让百官上表祝贺,夏言建议等回到京城后再上贺表。世宗同意严嵩的意见,由此逐渐不再喜欢夏言。

在1540年的春天,翟銮第二次入阁,向夏言表现出十分的恭敬。四月,九庙发生火灾,夏言在病假中奉命自陈乞罢,但是没有得到批准。八月,昭圣太后去世。在回答太子丧服礼制时,夏言递交的奏疏里有错字,而遭到世宗的严厉批评。于是夏言认错,同时请求回乡治病。世宗非常生气,第二次命令他致仕。夏言感到非常害怕,在九月初九前,他撰写了十四篇有关边境防务的策论,并赶往西苑磕头谢恩。此时,夏言撰写的青词等文章非常符合世宗的心意,而另一位阁臣翟銮并不是世宗当前迫切需要的人。因此,世宗原谅了夏言,让他回到家中养病。

公元1540年十月,嘉靖十九年,顾鼎臣和霍韬相继离世。为此,世宗恢复了夏言的官职,他担任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和武英殿大学士,让他和其他病愈的官员一起回归内阁办公。尽管夏言还在病假中,但内阁的许多事务都需要他的决定。郭勋的案件也是按照他的指示处理的。

1542年春天,夏言已担任一品官达九年之久。世宗对他高度评价,奖赏有加,恢复其官职,并在礼部为他举办盛大宴会。然而,尽管世宗依旧优待和尊敬夏言,但他的宠信已不如从前了。

严嵩和夏言都是江西籍。夏言入阁后,他推荐严嵩接替他成为礼部尚书,却将严嵩视为自己的仆人。严嵩表面上恭敬夏言,但暗中却怀有仇恨。在夏言失宠后,严嵩对世宗用谄言和奉承的手段,同时与陶仲文共谋,中伤夏言并篡位取代他。夏言得知后,委派御史多次弹劾严嵩,但世宗置之不理。然而,严嵩向世宗哭诉夏言的虐待,揭发了夏言的错误,激怒了世宗。

在1542年6月,嘉靖二十一年,世宗写了一封敕书给礼部,列举了夏言所犯下的罪行。夏言非常恐惧,于是上书承认错误,请求退休回家。八天后,也就是7月初一,刚好发生了日食。世宗认为这是下级欺上级的预兆,于是下令将夏言免职,认可了自己的三个错误,并公布天下。当天,御史乔佑和给事中沈良才等人上书弹劾夏言,要求罢免自己的职务,因为之前言官们没有纠正夏言的行为。于是世宗贬谪或降职了13名言官,其中高时因为曾经弹劾郭勋,被贬到了边远地区。在同年的8月,严嵩取代了夏言,成为了内阁成员。

夏言长期担任高官,享受奢华的生活并广交朋友。离职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未获任何复职,当地朝臣对待他也微有冷淡。夏言感到闷闷不乐。每逢元旦或世宗的生日,他都会上表祝贺,并自称“卑微的臣子”。世宗逐渐对他产生怜悯之心,最终恢复了他尚书和大学士的职位。

1545年9月,嘉靖皇帝开始察觉到严嵩的贪婪和放纵,于是召回夏言入朝。12月,夏言抵京后,嘉靖皇帝恢复了他的少师等全部官职,并且也加封严嵩为少师,似乎是要与夏言平起平坐。夏言一回来,就凌驾于严嵩之上,处理公文从不征求严嵩的意见,并且大肆罢斥、放逐由严嵩提拔的人。严嵩并不敢直接与夏言作对,但是他对夏言恨之入骨。当时的士大夫也对严嵩的贪婪狠毒感到愤慨,因此认为夏言能够制约严嵩,感到非常欣慰。然而,夏言重回相位后,一心排除异己。夏言也罢免和惩处了十多个人,其中包括唐龙、王暐、王用宾、何鳌等,但这些处罚并不公正。因此,朝中的士大夫开始害怕夏言。

惨遭冤害

在1546年的12月,陕西总督曾铣请求出兵收复河套。夏言是一个性格慷慨激昂,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他支持这个请求。夏言继室的父亲苏纲与曾铣交好,极力向夏言称赞他。夏言认为依靠曾铣此事能够成,于是秘密推荐他,认为大臣中没有比他更忠诚的了。但是,世宗对他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觉得夏言可能徇私舞弊。因此,尽管世宗赞扬了曾铣的英勇,他还是要求他明年只备防御。

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五月,曾铣率领军队奇袭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最终获得了胜利。六月,他再次上疏请求收复河套,指出当地军费、将才、武器、士卒、训练度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因此,世宗皇帝认为出兵复套不是上策。然而,曾铣一再坚持并于七月再次提出复套事宜并申请预算,这让世宗皇帝不得不命令诸将官讨论复套事宜。在十一月时,世宗皇帝因群臣一致同意复套而改变态度,多次表扬曾铣,并要求兵部详细地研究复套方案。曾铣受到鼓舞,更加坚决地出兵作战。十二月十四日,咸宁侯仇鸾被曾铣弹劾并被世宗下令逮捕。然而到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上旬,由于兵部未能回答后勤来源和胜利把握等关键问题,世宗皇帝重新认为复套不是上策,因此下令责备群臣,并言辞严厉。

在当时,严嵩正积极寻找机会推翻夏言。夏言对皇帝身边的小宦官态度高傲,而严嵩却亲自款待并贿赂这些小宦官,因此他们总是在皇帝面前夸赞严嵩、诋毁夏言。夏言所献的诗词经常无法得到皇帝的青睐,于是严嵩更加认真地撰写诗词。在这种情况下,严嵩猜测到了皇帝的想法,力主认为收复河套是不可能的,并表示夏言在国家大事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自己却没有任何参与,请求罢免自己。夏言非常害怕,认错并表示道歉,辩称严嵩之前没有反对过他。皇帝批评夏言在威胁君主和群臣。于是,严嵩得以公开指责夏言专权独断,而夏言则竭力辩解。然而,皇帝已经被严嵩的指控误导,很难平息他的愤怒。他停止所有有关收复河套的讨论,并令夏言以尚书的身份退休,同时剥夺了他的其他官职。

最初,世宗并无杀害夏言的想法。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下旬,夏言辞去了官职并登船离开京城。有传闻传入宫中,称夏言在临行前诽谤世宗并抱怨。五天后,严嵩代仇鸾写了弹章,指责曾铣战败不报、贪污军饷,并指责苏纲贿赂夏言来掩盖罪行。世宗下令逮捕曾铣和苏纲,并命令锦衣卫调查战败不报和贪污军饷的事情。三月,经审讯,锦衣卫都督陆炳报告称,仇鸾的指控都是真实的。随即,世宗下令将苏纲充军边疆,并派遣锦衣卫逮捕夏言。不久,司法部门列举了曾铣的罪名,但没有找到合适的罪名描述其所犯的罪行,要求用类似于守边将帅失守城池的罪名将其斩首。世宗认为曾铣所犯之罪特别之大,因此下令重新评定其罪名。于是司法部门表示,曾铣也涉嫌串通内阁官认罪。世宗同意此罪名。

1548年4月,夏言在被逮捕后被押解到通州,得知自己的指控后感到非常惊慌失色。他上书申诉自己的冤屈,详细列举了严嵩和京山侯崔元七次陷害自己的罪名,并通过时间线证明了严嵩所述的“仇鸾奏疏”是假的。此外,夏言还揭发了严嵩贪污和滥用职权等罪行,并指责其言行不一、奸诈狡猾、心怀不轨,希望明世宗能平反自己。然而,世宗收到了他的上书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案件得到了定论,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在夏言即将被处决时请求减刑,但是明世宗并没有接受他们的请求,并对喻茂坚等人施加了惩罚。

1548年11月1日,即嘉靖二十七年十月二日,夏言在西市被处决,当时他年已67岁。其妻苏氏被流放至广西,侄儿夏克承和侄孙夏朝庆皆被降为平民。

在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新登基的穆宗对夏言进行了平反,恢复其官职为吏部尚书,并宽大其被流放的家人的罪名。隆庆四年(1570年),经过夏言家人的上书请求,穆宗颁布诏令,恢复夏言全部官职,并授予祭葬,并追封“文愍”之名。

标签:严嵩,嘉靖,夏言,张璁,明世宗

标签: 严嵩嘉靖夏言张璁明世宗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青词丞相严嵩,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世蕃,严嵩,夏言,明朝历史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举人,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他是明代关键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有余。做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全力清除异已,

  • 退避三舍的故事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退避三舍,晋文公,周襄王,宋襄公,姬郑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

  • 商鞅守诺,商鞅变法的简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的故事,秦国,秦孝公

    战国时期,商鞅来到秦国,积极推行变法,但他当时唯恐老百姓不信,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

  • 李白写诗赠汪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汪伦,诗人

    一天,汪伦听说大诗词家及浪漫诗人李白要路经安徽,而汪伦又对李白十分敬畏,心里十分激动,于是,便想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一起欣赏诗词,自己也能请教一下诗词技巧。但汪伦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素来高傲,不问人事交情,怕自己邀请不来李白,所以,便开始想办法,引李白来这里。汪伦听说李白有几大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

  •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化十四年,人物,历史,朱见深,明宪宗,汪直,李子龙

    现在双男主的剧是越来越多了,像刚刚和大家见面的探案题材成化十四年也是其中一部,这部剧的演员选得还是不错的,颜值都很在线,当然毕竟网剧瑕疵还是比较多,但是目前看来观感还是挺不错的,剧中的角色很多,很多人想知道剧中汪直的人物原型是谁呢?1、唐泛历史原型唐泛是虚构的人物。和汪直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提到过一个

  • 清朝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勤政节俭却成最丧权辱国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勤政,节俭,却成,道光,嘉庆,乾隆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历史上是位勤政节俭的悲剧皇帝。一方面,他崇尚节俭,励志改革,平定叛乱,想重振康乾盛世,一度被称为“小康熙”;另一方面,他在任时鸦片战争爆发,失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去香港。兵败后又无锐意改革之心,使中国丧失了学习的良机。清朝走

  • 三国孙刘联合抗曹大败曹军会引发那些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刘备,孙权

    说曹操命不该绝,完全站在无形无迹的立场来看。若是采取有形有迹的观点,那就是这个时候,还不能让曹操死掉。因为在这种曹军惨败,孙吴得意洋洋的关键时刻,让曹操就这样死在关羽手中。曹操的部属一定把矛头对准刘备,说不定和孙权联合起来,刘备就完了。站在刘备的立场,绝对不能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杀死曹操。孔明故意不

  • 关于韩愈的故事--祭鳄鱼,叩齿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愈,故事,鳄鱼,叩齿庵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

  • 孔明定计捉张任是怎么回事?张任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明,诸葛亮,张任

    孔明定计捉张任刘备军队击败了张任和刘Y的军队,占领了绵竹。张任和刘Y率兵退至雒城。刘璋听说后急忙派遣卓膺和张翼两位大将率兵前去帮助张任作战。卓膺和张翼前来见过刘璋后,便前往张任处,听从张任差遣。张任让刘Y和张翼负责把守城门,自己和卓膺率兵前去迎战。张任带兵率先出发,卓膺率兵跟随张任其后。城门外,诸葛

  • 欲纳全国女人为妾!好色成性的东吴末代皇帝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皓,全国,妾,好色,东吴

    荒淫帝王挨个数:欲纳全国女人为妾的孙皓相比于刘贺,我相信孙皓这小子的知名度要大得多。毕竟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一直被后人所传唱。想当年孙坚、孙策、孙权的英雄事迹,苦苦经营才创立了东吴政权。可惜到了孙亮这一辈算是彻底崩溃了,兄弟之间的互相杀虏,完全可以令后人称他们为“畜生”,当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