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08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5:52

妇好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由于妇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当时非常重要的祭祀与诵读祭文。她也被任命为卜官,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妇好也是位军事家。她多次带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这在商朝时期是非常少见的。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她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死于武丁晚年。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其完整墓葬。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从甲骨文中知道,她曾主持过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并多次率兵征伐土方、羌方、人方、巴方等国。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战争中,她统领了一万三千人的庞大队伍,是迄今所见商代对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对巴方作战中,妇好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

一、出身

在殷商时代,母与子的地位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出身高贵的母亲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只有王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也只有儿子被立为太子或者继承的王位,这位王后死后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

武丁共有三个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妇妌(妣戊)、司母辛妇好(妣辛)和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个儿子身份不同寻常,一个是在卜辞中被称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应该就是做了太子但没有即位的祖己,后世典籍里称之为“孝己”,一个是后来即位的祖庚曜,还有一个是祖甲载。这三个人很可能分别是妇妌、妇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个人都入了周祭。同样,商王祖丁新有四个儿子先后为王,即阳甲和、盘庚旬、小辛颂和小乙敛(即武丁的父亲),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后有妣己和妣癸两位,大概四兄弟是这两位王后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

这样看来,妇好作为武丁的王后,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亲,地位显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绝对不可能是个身份低贱的人,她应该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妇好的方国)也是在大商诸方国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诸侯。

二、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放在第一位的,商代人也是最重视祭祀。卜辞记载妇好参加的祭祀活动甚多。武丁时期的卜辞,涉及到的祭名就有ㄓ(侑)、匚(报)、槱、御、勺(礿)、燎、往、宾等,都是一些不同的祭祀方法,“服(俘)”是人牲,就是用战俘做祭品。祭祀的对象有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在武丁之前,中丁和祖丁的配偶都有妣癸,示壬、祖辛、小乙的配偶都有妣庚;父乙就是武丁的父亲小乙,《竹书纪年》说他名“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祭祀活动,让妇好主持,可见妇好的身份很高。

三、征伐

卜辞中记载的武丁的诸妇中从事征伐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妇好,另一位是妇妌(即司母戊)。妇妌征伐的方国只有一个,就是龙方,而妇好征伐的方国据王宇信先生统计,共有五个:土方、下厃、印方(或作巴方)、夷方和龙方。如:武丁召集人马命令妇好率领去伐土方,土方是殷商西北主要的敌国,据胡厚宣先生研究就是夏方,是夏王朝的后裔,最后这个方国在武丁时期被征服。

伐印方的卜辞记载了武丁亲自出征,让妇好和沚瞂配合征伐印方,自己从东面靠近敌人进攻,驱使敌人陷入妇好埋伏的位置。

尸方就是人方,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东夷,在殷商时代没有“东夷”这个词汇,只有“人方”或“尸方”,就是周代所说的东夷,周金文中写作“东尸”,“尸”就是“夷”,亦即卜辞中的“尸方”。这个尸方不是一个方国,而是由许多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东夷方国组成的方国联盟,方国部族众多,土地广阔,物产丰饶,势力十分强大。征伐尸方是殷商时代向东南拓展疆土和势力的重大战争,武丁时期已经开始征伐人方,主要是武丁自己亲自去征伐,跟从的主要将领就是妇好和侯告。不过征服尸方最终是由帝辛(商王纣)完成的。

妇好是武丁诸妇中战功最为卓著的一位,妇好墓出土了2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有文章根据此说妇好手持两柄大钺冲锋陷阵,并由此推断“妇好臂力惊人”,那是不了解历史造成的误解,那种巨型兵器双手持握尚可,一手一个就难以运用。其实这种作为权力象征的仪仗用器和军队使用的大旗一样,都是必须有专门一个人(贵族)持握,站在战车上,《诗·长发》说:“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这是说商汤(武王)伐,汤自己在战车上执着大旗,臣子有虔执着大钺,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黄钺、白旄都是象征权力和威仪的用器,用来指挥三军(以麾),而不是拿着这两样东西去冲锋陷阵。黄钺就是青铜钺,因为青铜器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黄色的,古代又叫做“黄金”,放置时间长了才生锈变成青黑色。所以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象征物的仪仗用器,可见妇好掌握着征伐之权,这在当时应该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四、生育

妇好作为女人,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育当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武丁时期有贞问妇好是否怀孕的卜辞,商人把怀孕叫做“受生”。

卜辞,记载也非常详细,是甲申日占卜,卜官壳贞问:“妇好分娩顺利吗?”武丁亲自判断说:“如果是在丁日分娩,顺利;如果是在庚日分娩,大大的吉利;如果是到三旬另一天的甲寅日分娩,不顺利,而且生的孩子是女的。”

根据这些卜辞来看,妇好生育的次数很多,说明她有许多子女,而且其中一位做了商王,所以才列入周祭谱与武丁配享。

五、政务

卜辞里记载妇好参与的政务也不少,武丁经常派遣妇好外出办事,所以卜辞中贞问妇好是不是要到大商来?武丁命令妇好到某处去,顺利吗?

妇好要派遣人去做事。妇好还和大臣配合为王办事。妇好还会见多妇,“多妇”是武丁众后妃的通称,武丁的后妃见于卜辞的就有六十多位,来自不同的方国和部族,都身份高贵。妇好在徉地召见多妇,可见妇好的身份要比多妇高。

妇好还会见老人。统治者会见耆老(当时诸侯贵族中年高德昭的老人)是为了表示自己尊老敬老,爱护臣属。这件事情武丁也派妇好去做,可见对妇好的信任,同时也看出妇好地位的高贵不凡。

妇好还要向大商进贡,卜辞说:“妇好示十屯。宾。”(《合集》)“示”是进献的意思,“屯”就是“纯”,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计量单位,两片牛肩胛骨(即左右肩胛骨)为一纯,“十屯(纯)”就是二十片牛肩胛骨。最后的“宾”是武丁时期的卜官,是他接收了妇好进献来的卜骨,所以在卜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签收的。还记载她向大商进贡卜龟,卜辞说:“好入五十”,卜辞中凡是说多少屯(纯)的是卜骨,仅说数字不说量词的是卜甲,就是占卜用的龟甲,这在古代是很难得、很宝贵的东西,称为“宝龟”,妇好一次进贡50件,说明妇好很富有。

犯人或奴隶逃走了,也让妇好去抓捕,卜辞说:“贞:呼妇好执”(《合集》),“执”甲骨文的写法是像双手持“幸”之形,“幸”是桎梏犯人的刑具,卜辞中的“执”就是抓捕犯人的意思。

总之,妇好参与的大商事务甚多,凡是男人们能干的事情,妇好都有所参与,巾帼不让须眉。

六:受祭与殡葬

妇好身体不好,所以活的年龄不大,她死在武丁在位期间。卜辞里有关于妇好死的占卜。贞问是不是向妇好进行宾祭和御祭。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里还有一条记载了祭祀妇好时发生的罕见天象:在祭妇好的时候,天上下了“火雨”,大概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流星雨,如果确实的话,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商人甚至向妇好的在天之灵告敌国的状。商人认为妇好的在天之灵仍然有能力对付敌国,对妇好很敬畏。卜辞里记载武丁有一次梦到了妇好,说武丁梦到了妇好,不会有什么灾祸吧?这也说明了武丁对妇好的思念之情。

武丁对妇好的重视,从对妇好的埋葬中就可以看出来。妇好的墓内有殉人16个,狗6只。墓内共放置随葬品1928件,包括铜器、玉石器、骨牙器等,还有贝6800余枚,分别放在棺、椁之中和填土内。青铜礼器共210件,有的两两成对,有的数件一套,多带有妇好铭文,是墓主生前宴飨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其中妇好三联甗、妇好偶方彝、妇好鹗尊和司母辛四足觥等为罕见的青铜器珍品。两件妇好大铜钺,是妇好生前拥有军权的象征。墓中有四面铜镜,表明至少在商王武丁时期中国已使用铜镜。随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当时衣冠发式的珍贵资料。另有三件带把象牙杯,也是罕见的古代艺术瑰宝。从妇好墓葬的形式和丰富尊贵的殉葬品来看,妇好的地位高贵,而且十分富有。

标签: 女将军妇好武丁

更多文章

  • “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姽婳将军,林四娘,蒲松龄,妇好,秦良玉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

  • 南宋末年武立卿将军植茶“雾里青”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将军,植茶,雾里青,武立卿

    南宋末年,元军铁骑横渡长江,随即兵压临安城下,俘虏了南宋小皇帝和太后、太皇太后等,宣告了南宋政权实际上已经灭亡。然而,在皖南徽州的山区,仍有一位名叫武立卿的青年将军,率一支军队与元军做拼死的抵抗,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粮草又无法及时供给,因此,武将军的队伍越打越少,最后剩下不足五千人。这年秋天,元军集

  • “百胜将军”尔朱荣的完败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百胜将军,尔朱荣,完败人生,陈庆之,萧衍,元颢

    北魏将军尔朱荣是实至名归的百胜将军。他一生大小数十战,无一败绩。有些战役手法之妙、胜利之速,让人拍案叫绝,堪称经典战例。可这位百胜将军未死在战场,却自己搞死了自己。尔朱氏崛起于山西汾河一带的尔朱川,指川为姓,属契胡族,尔朱荣是部落酋长。他上任时,北魏已是风雨飘摇,反叛势力七处冒火八处冒烟,渐成燎原之

  • 明朝万历朝唐庆之"书生剿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书生剿匪,唐庆之,叶向高,于汉荣

    明神宗万历朝后期,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辽东沿海倭寇趁机勾结中原不法之徒里应外合,打家劫舍,占领州郡,骚扰我国临海城市。这时,抗倭大将戚继光已经去世,无人领兵抗击倭寇。当朝宰辅叶向高十分忧虑,多次上书皇帝要求选将派兵,但皇帝都置之不理。就在叶向高一筹莫展之时,被分到翰林院的新科状元唐庆之

  • 文天祥:王朝覆灭,英雄横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天祥,宋恭帝,谢太后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兵排山倒海般南压,南宋危如累卵。拉着四岁的宋恭帝垂帘听政的谢太后连忙鼻子一把眼泪一把地下“哀痛诏”,急命各地方官招兵“勤王”,抗敌保“国”。谁知“满朝朱紫贵”,真正领兵&

  • 卫绾是一位怎样的人 卫绾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绾,汉景帝

    1、卫绾为人卫绾的忠诚是汉景帝很看重的,因此汉景帝任命他为丞相有这方面的考虑。虽然卫绾在汉景帝还是太子时,得罪过他,但是这是事出有因,也是卫绾忠诚的一个表现。当时汉景帝是太子,而太子是不能随便与大臣们私下接触,更别说宴请大臣了。因此,卫绾觉得汉景帝当时这么做是不妥的,于是托病推辞了,可能大家觉得卫绾

  • 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后宫,传奇,皇后,宋仁宗,曹皇后,韩琦,慈圣光献皇后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

  • 明代后宫仅化妆品的费用一年花40万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宫妃,化妆品,银子

    在清朝,七品级的太监月俸在4两~5两银子之间,以3000名太监来说,每月发给太监的工资就超过一万两银子。由于后宫俸禄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和经济负担,所以要进行后宫“立法”,以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

  • “千古太后”芈月一生中的三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千古太后,芈月,男人,黄歇,秦惠文王,翟骊,宣太后

    芈月作为千古第一太后,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女政治家,出身楚国蛮荒之地随后加入秦国,并逐渐在江山社稷上有所为,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的太后,很多人会将芈月和武则天、慈禧相比较,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好孰坏只是民众心中个人的爱好取向,而历史人物的一生却都无一不精彩绝伦的,特别是他们极其曲折坎坷的人

  • 李凤娘: 当悍妇成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凤娘,悍妇,皇后,宋光宗,隋文帝,唐高宗,赵惇

    说到皇帝怕老婆,隋文帝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唐高宗李治应该也算在其中。但怕老婆的皇帝并不只他们两个,只不过他们两个比较有名气而已。南宋的宋光宗就十分怕他的皇后,尽管宋光宗这个人没有什么知名度,要是说起他十个人最少有九个不认识他。而他的皇后李凤娘,同样也没几个人知道。李凤娘是河南安阳人,她的父亲是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