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明帝夜梦金人的故事

汉明帝夜梦金人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3/12/16 20:02:50

佛教传到中国,长期以来也融合了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的优良化,当我们学佛教的时候,无形当中就已经浸润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了。我们今天坐在寺院里,古典宫殿式的建筑,风中吹来风铃之声,眼前看到的出家人,这些具有将近三千年的佛教标志,穿越了中华历史,成为中国的国教。

从东汉汉明帝迎请佛教进入中国之前,其实佛教里一些短小的经典,一些出家人已经到中国来了,而作为官方正式的迎请,有历史记载的就是东汉明帝,派十八名文武大臣去西域迎请佛教进入我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我们现在都讲「中华梦」,你看,佛教来中国就是一场梦引起的。汉明帝梦到他的金銮殿上空,有一个金人,光明晃耀在空中飞来飞去,他觉得很奇怪,没长翅膀怎么会飞呢?而且他身心愉悦,非舒服,被佛加持到了。

汉明帝醒来之后,念念不忘这个镜头,虽然是一场梦但历历分明,感受非常清晰,一想起这个梦身心还是暖洋洋的。早朝的时候他就问大臣:谁能为我解一梦?我梦有金人在殿前飞来飞去,放大光明,这是什么征兆?太史官是负责天文、地理、历史的,他出来禀报:古代帝祭天的庙里,有一块石碑记载:西方有圣人,圣教千年之后会来到我们东土。您梦到的是不是我们历史上记载的这位圣人啊?这位圣人在西方,他的教法也保存在西方。皇帝一听更是汗直竖,哎呀感应,那怎么把他的这个教法迎请到我们国家来呢?就派蔡歆等十几人组成一个迎请团,出使西域。

半路在今天的富汗境内,遇到两位阿罗汉圣僧,一位叫迦叶摩腾,一位叫竺法兰。两位尊者白马驮经来到中国,当他们把佛舍利请出来的时候,现出神异瑞相,佛舍利腾空放光。汉明帝看到之后,哇,我看到了金人的真身舍利了。

今天你们有没有看到慧日寺上空的瑞相啊?看到了。以前光碟里有没有看到?也看到过。今天你亲眼看到了,请问你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对不对?是有人发你一万块奖金吗,还是你股票涨了?都不是,很多的开心跟物质没有关系。你心里面的这个开心有没有价值?有啊,你一开心,癌细胞肯定少掉了很多。

竺法兰、迦叶摩腾把佛法带到了汉明帝面前,汉明帝是法喜充满,他觉得这个应该永远留在中国,因为是白马驮经来的,所以中国第一个寺庙就是洛阳——白马寺,这是历史上有记录的。佛法是皇帝请来的,皇帝的这个梦重要不重要?现在电视上到处在说「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富强的梦。这个梦是好梦还是坏梦?好梦。好梦要不要我们人去实现?如果汉明帝做了那个梦就不努力了,佛教会不会来中国?

标签: 圣人历史舍利出家人记载

更多文章

  • 张良和萧何谁更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律令,院长,谋士,贵族,帝国

    1张良是韩国贵族,他对刘邦的建议比较集中于外交、大战略,人事制度,继承人制度等传统贵族学问方面,对于细节不如他人。以学院为例子相当于名牌海龟担任院长助理,主管申报重大项目,决定高精尖项目的取舍。手眼通天而清贵。2萧何是世袭小吏的高层,对于钱粮,人事安排非常精通,代表了帝国的中坚力量,是真正不可或缺的

  • 西汉朝惠帝刘盈的人生是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盈

    汉惠帝一生活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在位七年,有名无实。生性软弱的他自从目睹母亲对戚夫人的残忍迫害之后,便终日惶惶不安,只能以饮酒作乐麻痹自己,年仅二十四岁就郁郁而终,可谓悲剧一生。太子废立风波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的皇后吕雉所生,他并没有继承其父刘邦的豪放不羁,而是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刘盈七岁便被立为太

  • 西厂汪直:厂卫制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锦衣卫,太监,贵妃,御史,实录

    在明朝,“厂卫”一词曾是对特务机构的总称。自打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厂卫”便已初具规模;至明朝中叶,又有西厂、内行厂相继出现,“厂卫”机构日渐构成了一个交错纵横、互有牵制的复杂体系。汪直便

  • 诸葛亮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草庐是否抬高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茅庐,历史,草庐,出师表,史书

    看过不少书籍,老一直谈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写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精彩片段(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实性直让600多年来的老少妇孺

  • 三国名将蒋钦大公无私 简朴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平定,讨伐,贼寇,妻妾,帷帐

    蒋钦是武将的楷模,他不计仇隙,不治财产,妻儿老母穿着朴素,孙权看到也很感叹。在军事上,蒋钦定豫章、平盗贼、战张辽,常有功勋。不管是军事还是品德方面,他都是个典范。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孙策袭击袁术的时候,蒋钦就开始跟随孙策,孙策东渡长江时,蒋钦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从定江东护主力战蒋钦跟随孙策东渡时

  • 曹植为何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竹篓,城门,带兵,出征,游侠

    曹植广为流传的七步诗的故事,尤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文学成就斐然、史称建安之杰的曹植,怎样从一个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狂放豪迈之斗士,沦落为饥者易食,寒者易衣的摇尾乞怜之狗奴?这还得从他与同母之兄曹丕夺嗣之争说起。曹植自幼文思非凡,才气超人,但大凡文人墨客狂傲自负的特质在其身

  • 甘宁是如何成为顶级武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童,渡河,武将,手下,奇袭

    甘宁原本是江贼,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试问没有实力敢这样显摆吗?地方政府没有能制服的,水战他们来去如风,甘宁是首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甘宁也想走正途,当时孙策还没有统领江东,孙坚还是袁术的部将,甘宁就投了黄祖,但是出身的问题没有被重用。黄祖和孙坚打仗,居然被追着打,而甘宁一上场就射杀了

  • 三国正史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并未“桃园三结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关羽,张飞,兄弟,结拜,记载,史料

    这些事实不存在: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中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词至今还流传在中原大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后来中国社会流行的结拜异姓兄弟的风俗,在磕头换帖“义结金兰”的誓词中,总少不了桃园结义中的这两句话。可见,刘、关、张生死与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

  • 刘备与曹操为什么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瑜

    在赤壁之后,周瑜的名声如日中天,在江东甚至隐隐然有凌驾于孙权之上的势头。曹操在退兵之后曾经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战,只不过是因为我军流行疾病,我自己烧掉战船撤退,却让周瑜小儿获得战胜的虚名。曹操郑重表示:我曹某人对赤壁退兵并不感到羞耻!曹操写这封信用心大大的坏,一是告诉孙权,现在天下人都把赤壁之战胜

  • 三国史上最神勇的突围:常山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云

    说到三国的孤胆英雄,大家自然想到白袍将军赵云。《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将他在百万军中纵横驰骋的一幕刻画得淋漓尽致。据罗贯中描写,“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各将五十余员”,真所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