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庚是因为阳甲死后发生的内部纠纷而决定迁都殷的

盘庚是因为阳甲死后发生的内部纠纷而决定迁都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40 更新时间:2023/12/18 7:43:42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为了解决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威慑恫吓,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几次都,我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因此迁都的计划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你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惩罚你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随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到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

殷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立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盘庚迁殷虽然披上一件神意的外衣,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成为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逐渐荒芜,时间一久,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自盘庚迁殷到商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多数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方为商代青铜器珍品,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甲骨卜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发展的史实。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为了解决王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威慑恫吓,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几次都,我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因此迁都的计划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你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惩罚你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随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到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

殷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立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盘庚迁殷虽然披上一件神意的外衣,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成为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逐渐荒芜,时间一久,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自盘庚迁殷到商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多数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方为商代青铜器珍品,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甲骨卜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发展的史实。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和现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皿、兵器,种类很多,制作很精巧。司母戊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还刻着富丽堂皇的花纹。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钢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出,像这样巨大的精美的大鼎,不知道渗透着多少奴隶的血汗哩!

考古工作者还在殷墟发掘了殷商奴隶主的墓穴。在安阳武官村一座商王大墓中,除了大量的珍珠宝玉等奢侈的陪葬品之外,还有许多奴隶被活活杀死殉葬。在大墓旁边的墓道里,一面堆着许多无头尸骨,一面排列着许多头颅。据甲骨片上的文字记载,他们祭祖祖先,也大批屠杀奴隶做供品,最多的竟达到二千六百多个。这是当年奴隶主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证。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对殷商时期的社会情况有了比较确凿的考证。所以说,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标签: 迁都都城天帝青铜器文字

更多文章

  • 武丁与妇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朝,封地,妻子,王后,立下

    武丁与妇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皇后,她们夫妻二人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将商朝推向了最巅峰时期,妇好是历史上首位带兵打仗的女将军,为自己的丈夫乃至整个商朝立下许多的汗马功劳。因此武丁更将妻子看得无比重要,无比敬重,这种宠爱从妇好的死后的陪葬品就可以看出来,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足以证明武丁对妻子的爱有多深了,

  • 历史上的伯夷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记载,封地,帝位,摄政,可谓

    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

  • 夏桀与妺喜,一场三千八百多年以前的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言听计从,讨伐,酿酒,部落,美女

    前言: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都是桀纣并称,作为鼎鼎大名的荒淫昏暴的末代帝王,两人有太多的共通之处。但近代以来,好像舆论上还是对殷纣王讨论得比较多。义愤填膺,口诛笔伐的有之,妙笔生花,巧妙翻案的亦有之。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夏桀这个与殷纣王齐名的昏暴之君,反倒像跻身事外,有点快被人们遗忘了。可能有网友会说:

  • 戎马一生战神白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联军,进攻,歼灭,战争,名将

    白起(?~公元前257)秦穆公时名将白乙丙的后人,秦昭王时战国名将,又称公孙起,眉(今陕西眉县东)人。初为秦左庶长,由相国魏冉举荐,任主将攻韩、魏,旋升左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伊阙之战,白起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因功晋升国尉。次年,再升大良造。三十六年,率军数万深

  • 刘邦被封“汉王”其实很不爽 汉朝立国背后的神秘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秦王朝恰恰就在这方面犯了大忌,统一六国之后的政策、措施等往往体现出急功近利的态势,结果直接导致了政权的短命,仅仅维持了前后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就在秦始皇孙子继位刚刚四十多天的时候,便被迫向当时还是楚将身分的刘邦交出了皇帝印玺,宣告了大秦王朝统治的终结。而刘邦经过多年的楚汉相争,终于在西元前202年,与

  • 韩信能够当上“王侯将相”第一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

    公元前210年(秦二世元年),从阳城出发前往渔阳的戍卒在陈胜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虽然近年已经有出土的证据说明当时秦朝没有哪条法律条文要将他们斩首,可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害怕斩首的戍卒们还是选择了起义,就因为首领陈胜喊的那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因为再往前的时代

  • 郦食其几句话就让刘邦对他以礼相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国,辩士,游说,守兵,撤除

    郦食其是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名很有名的辩士,蒯通是韩信手下的一名也很有名的辩士。两人的区别在于郦食其的眼光比蒯通的眼光准,选对了刘邦。而无疑,蒯通比郦食其更胜一筹,他让郦食其早早死去。刘邦是个老流氓,没什么谋略,但人比较滑头,他能有错就改。有利益他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还有个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当时的人们评价

  • 蔡伦造纸术: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造纸术,造纸,太后,发展,皮纸

    蔡伦(?121),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114年)封龙亭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最后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后,儿子,幽禁,皇帝,太子

    西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第二个大一统的朝代,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汉高祖刘邦在历史上的评价一向很高。刘邦这么厉害,那他的儿子后来都怎样了?接下来咱们就一一说来。1、刘肥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其生母曹氏为刘邦的情妇,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曹氏就生下了刘肥。刘邦十分宠爱这个长子,虽

  • 探究汉昭帝皇后上官皇后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主,皇后,外人,外孙女,父子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她在年幼的六岁时期就嫁给了十一岁的汉昭帝,可惜的是汉昭帝病死的早,那时上官氏才十五岁,由于继位的汉宣帝刘询比汉昭帝小两辈,因此要叫上官氏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上官氏最终守寡四十年,死于长乐宫。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