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究汉昭帝皇后上官皇后的一生

探究汉昭帝皇后上官皇后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18 更新时间:2023/12/15 7:13:56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上官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她在年幼的六岁时期就嫁给了十一岁的汉昭帝,可惜的是汉昭帝病死的早,那时上官氏才十五岁,由于继位的汉宣帝刘询比汉昭帝小两辈,因此要叫上官氏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上官氏最终守寡四十年,死于长乐宫。

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养护昭帝。

汉武帝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相国,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左将国,共同辅佐皇太子,三年后顾命大臣金日磾去世,霍、上官两家结亲,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由于这层关系,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

尽管如此上官父子犹不满足,仍然寻找一切机会千方百计的往上爬,他们讨好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并取得信任。

昭帝年十二岁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钓挑选,最后,鄂邑长公主看中了一个姓周的女孩,打算让昭帝娶其为后。上官安的女儿当时年仅六岁,上官安早就有心让女儿入主后宫,上官桀更是如此,父以女贵的这个道理,这聪明的父子自然明白,。上官父子见公主选了周家女儿入宫,上官安便风风火火地去找岳父大人霍光,恳求岳父出面,让自己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入主后宫。霍光也有他的打算,一来他觉得昭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不到立皇后的年龄;二来外孙女也太小,另外,他也不愿让上官安的后代做皇帝,尽管是她的外孙女,故没有答应。

上官安的妻子霍氏(霍光的女儿)仍不死心,知道汉昭帝是他的姐姐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养大的,对鄂邑长公主的话,言听计从,更通过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的关系,上官安讨好地对丁外人说:“听说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爱。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愁不封侯?”丁外人大喜,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想凭自己与公主的关系,这还是是小事一件吗。于是他马上去找鄂邑长公主,长公主对丁外人向来是言听计从,于是二话不说遂改初衷,答应立上官安之女为皇后。

随即六岁的上官氏被迎入皇宫,封为婕妤。婕妤是后宫中的第二等级,位次于皇后位视上卿,爵比例侯,于公元前83年,上官氏封为皇后,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上官氏年公六岁就结婚,自然没有生育能力,

上官父子感恩丁外人,上官安天天去为丁外人求封,霍光就是不答应。无奈上官安只得退一步恳求霍光给丁外人一封光禄大夫,霍光仍不答应。上官父子极为恼怒。

鄂邑长公主听说霍光拒绝封她的情夫,也甚为怨恨。

于是联合对霍光心怀怨恨的四顾全大臣之一的桑弘羊,并拉拢上燕王,联合一起,准备除去霍光,他们收集霍光的材料,由燕王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了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的包含,僭用了一辈子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栗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不料,昭帝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不肯下发。

上官桀一伙仍不甘心失败,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

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后又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果敢地逮杀上官父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八岁,没有参与祖父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皇后的凤冠也没有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

霍光的政敌在这场政变中均被铲除,为了待续霍氏家族与刘氏家族的皇亲关系,霍光急于想让外孙女生个皇储,此时宫廷的一切大权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大臣和御医都看霍光的眼色行事,他们领会霍光的用意,马上上书昭帝,建议皇帝除上皇后外,应当少近女色才能保证龙体安康。于是他们让皇后下一道命令,为了龙体圣安,后宫的宫女不得侍宿皇上,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后宫佳丽没人侍宿昭帝。可惜,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能如愿以偿为昭帝生儿育女。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昭帝死,因为没有儿子,遂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李夫人的孙子)为帝,尊上官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刘贺荒淫无道,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废去,另立戾太子(汉武帝与的长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氏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从此,上官太皇太后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颐养天年。建昭二年(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寿终正寝,时年五十二岁。与昭帝合葬于平陵。

标签: 公主皇后外人外孙女父子

更多文章

  • 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六计六中功勋显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祖,单于,汉军,发兵,汉王,陈平,刘邦

    秦朝末年陈平效力于汉王刘邦于手下,有“六出奇计”的说法。这“六出奇计”,指的就是:一、散金行反间;二、低劣酒席待楚使;三、出女子解荥阳围;四、蹑足封齐王;五、请伪游云梦;六、解白登之围。1、散金行反间公元前204年,汉军被军围于荥阳,楚军断汉军粮道,汉

  • 吕雉的情人是谁?揭秘刘邦皇后吕雉的“婚外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情人,皇后,皇太后,人质,夫人,审食其

    吕雉的情人:吕雉的情人是谁?吕雉的情人是审食其?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雉的情人?吕雉的情人是审食其?吕雉的情人审食其是刘邦的沛县老乡,据说也是第一批参加刘邦革命队伍的老同志。刘邦离开沛县时,留下自己的哥哥刘仲和吕雉的情人审食其一起照料自己

  • 最贤良淑德的妃子――班婕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班婕妤,皇后,皇帝,后宫,妃子

    一代贤妃,却辇之德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虽然没有她的情敌那么出名,但是熟悉中国诗词的人应该很熟悉她,大诗人王昌龄曾经为她写诗赞美她:“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连辽代皇后萧观音为《十香词》写序时,也曾作了一首诗从侧面赞美班婕妤:&ldq

  • 历史上张良是否也死于吕后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子,汉王,辅佐,病死,回去

    张良虽体质羸弱,却才气过人,投奔后,为其出谋划策,为汉王朝的建立里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楚汉争雄,六年才见分晓,刘邦登上帝位,为巩固自身地位,大肆杀戮功臣,为汉王朝的建立里下汗马功劳的,英布和彭越等先后被杀,张良十分心寒,联想到历史上文种,兴越后的悲惨结局。深悟“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害怕韩信等的命

  • 让汉武帝魂牵梦萦的妃子――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夫人,灰姑娘,倾国倾城,陛下,宫廷

    歌中佳人,倾国倾城我们所说的这位李夫人是西汉武帝刘彻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一位。可惜的是,由于女性在当时地位低下,李夫人的名字没有留下来。李夫人的出身很卑微,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歌女。刘彻一生美女无数,杀起美女来也是毫不含糊,但偏偏对李夫人情深义重。不知情者,会以为李夫人是运气好,看过了她的故事

  • 班婕妤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班婕妤

    一代才女班婕妤:班婕妤,西汉后期著名的一代才女,曾是宠幸的后宫妃子,也是着名的西汉女辞赋家,史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因此,她被后代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描绘了班婕妤与汉成帝同乘驾舆的情景,把班婕妤的端庄娴静,作为劝导嫔妃们慎言善行、普天下女子以此为鉴的典范,成

  • 杜康酒壮霍光胆 霍光舞剑杀也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酒,汉军,士兵,大将军,刀斧手

    几名刀斧手随太监进入院子时,颍阳县令杜康正在家中品尝新酿造的高粱酒。“杜康犯了欺君之罪!”太监宣旨,杜康被刀斧手将投入狱中,听候圣上发落。半月前,杜康用高粱和颍阳山水酿制了甘醇无比的美酒。杜康挑选了五坛头窖美酒派人献与汉文武。文武甚喜,连饮了五爵,有了七分醉意。其时,文帝正在批阅一份800里紧急公文

  • 真正历史上张良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太子,隐居,天下,黄袍,书院

    真正历史:张良是怎么死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夺得天下以后,诛杀功臣,张良是不是其中一个?对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真正历史:张良是怎么死的。真正历史:张良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关于张良究竟是怎么死的,有两种说法:说法1:居官善终汉朝基业初定,异姓诸侯也多被消灭,国家生活步入正轨,但宫廷中

  • 汉章帝创东汉鼎盛局势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外戚,皇后,公元,贵人,上书

    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明帝第五子,性情仁厚宽容,儒雅好学。在位13年,施行宽仁政策,废除明帝时的酷刑,使吏治清明,安定边陲。在文化学术方面有很大成就,与明帝同创了一个“明章盛世”。公元88年病逝,终年33岁,死后葬于敬陵(今洛阳东南)。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汉章

  • 汉成帝时的贵族公卿淳于长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帝,太后,权势,皇后,贿赂

    综观西汉的宫廷政治,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几乎贯穿始终。他们轮流把持或影响着西汉的政权,有时甚至成为主宰的力量。西汉初年,“外戚干政”已经开始了,吕后专政及诸吕专权就是其中的例子。后来景帝时的窦婴,武帝时的、,昭帝时的霍光,均是因为身为外戚而位隆权重。霍光执政近二十年,虽然不无建树,但他擅行废立、诛除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