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16 9:10:01

苏秦,洛阳东郊人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比不上当时的富家子弟,但他胸怀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张仪年龄比苏秦稍长,主要活动于燕易王年间,首创连横制度,苏秦生活在燕昭王时代,苏秦亦活动晚于张仪,很多人把两者从多方面进行比较,一较高下。

从权利角度分析

张仪出道的时候,还要沾苏秦的光想要让苏秦为自己引荐一下,虽然苏秦没有给张仪好脸色看,但是要不是苏秦的这种激将法,张仪不一定会有勇气走向秦国,更别说是当上一国宰相了。苏秦要做的是帮弱小的燕国报国破之仇。长时间作为间谍在齐国做事,随时随地都存在生命危险,而苏秦的计谋最终使得齐国天怒人怨,这才有乐毅之功。张仪虽然是首创连横,为秦国的统一奠定基础,但是就其工作的危险系数来说,和覆灭当时的大国齐国的功劳,苏秦也不会比张仪差。

从功绩来看

张仪为其效力国谋得的利益明显,苏秦为自己谋得的利益明显。张仪明显要高一筹,张仪首创连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在军事和外交上积极谋划,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把秦国作为强大的后盾联合周边小国灭其他国家,让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苏秦因为出身贫寒,做事就多为自己考虑,只考虑做这件事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不惜耍诈搬弄手端,虽然聪明但多是靠“欺诈”来赢取各国主君的信任。后苏秦私下与燕谋齐的活动败露后,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

综合观之,苏秦的小聪明更厉害,为人狡诈,不择手段亦,也容易玩火烧身。张仪则为人稳重,胆识亦不输苏秦,分析局势他技高一筹,但急智就不如苏秦了。

标签: 春秋战国苏秦张仪厉害乐毅

更多文章

  • 同为鬼谷子弟子的苏秦和张仪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鬼谷子,苏秦,张仪,更胜一筹

    世人都爱将苏秦张仪一同提及,我们知道苏秦和张仪都师从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其实苏秦和张仪的关系就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因为两人总是被一同提及,于是便有了争议,有说两者是不同时代的人,有说是同时代的人。持不是同一时代观点的人认为,关于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为什么被称作“杀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杀神,秦昭襄王,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李牧,王翦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幼年的白起便展现出去军事的极大兴趣,经常于山野之中,将周围的一草一木想象成军队,在心中排兵列阵,可见白起对打仗的喜欢程度。十五岁的白起从军,因作战勇敢屡立战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人屠,白起,秦昭王,秦昭襄王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上秦昭王大量网络人才,以增强本国的军队实力,白起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推动秦国建立起一个更强大的帝国。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赵国是三晋之一

  • 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故事,范仲淹,程颐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

  • 北魏五朝名臣高允的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五朝,名臣,高允,境界

    北魏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不倒翁”高允,他经历过五代君王,创连这个纪录,除了因为历代君王的器重与喜爱,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足够长寿。高允信佛,他曾乐观地估计自己会有百岁的寿命,结果活到了98岁。有一天文成帝召开朝会,发现著作郎高允已经27年没升过职,他本人居然从未提过这方面的要求

  • 其貌不扬的魏元孚为何会成为晋简文帝最器重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元孚,晋简文帝,器重,大臣,司马昱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手下大臣开玩笑。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长得十分难看,个子矮,脸盘短,还秃顶,其貌不扬。晋简文帝就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凭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猎,先帝射死了一只

  • 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三姓家奴,丁原,董卓

    《三国演义》里,吕布本是丁原义子,却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着杀了丁原;接着,吕布又认董卓为义父,却又为了美女貂蝉而将董卓杀死。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鄙视吕布,不仅仅是因为他奴性十足,更是因为他为了投奔新主子而杀害旧主子。可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被忽悠的弑

  • 宋朝四大名爹:秦桧、蔡京、童贯、高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桧,蔡京,童贯,高俅

    面对金兵大举侵略,我大宋朝的策略是:敌进我退,敌打我躲,敌退我定都。短短几年时光,大宋仅剩半壁江山,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偏安小国。适逢金兵打累了回家过冬,南宋朝廷终于获得喘气的机会,定都杭州。百姓们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秦丞相的人却提前深入到了底层群众的家里进行慰问。原因很简单,

  • 商人出身千古一相——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齐襄公,公子纠,鲍叔牙,齐桓公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

  • 宋朝的奢靡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奢靡之风,宋徽宗,朱勔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苏杭应奉局负责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