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18 5:31:09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程颐解释说:“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可你却什么也没说,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范纯仁连忙低头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程颐接着说:“在你任相第三年,吴中发生天灾,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地方官员报告多次,你却置之不理。”范纯仁愧疚无比:“这的确是我失职!”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皇帝召见程颐问政,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程颐不甘心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忍不住问:“难道范纯仁也曾向皇上进言过?”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指着说:“里面全是范相当年进言的奏折。”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所指责范纯仁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进言过,只是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范纯仁曾自我总结:“懂得恕人,受之不尽。”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谦卑地认错,往往比骜地辩解更加有力。

更多文章

  • 北魏五朝名臣高允的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五朝,名臣,高允,境界

    北魏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不倒翁”高允,他经历过五代君王,创连这个纪录,除了因为历代君王的器重与喜爱,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足够长寿。高允信佛,他曾乐观地估计自己会有百岁的寿命,结果活到了98岁。有一天文成帝召开朝会,发现著作郎高允已经27年没升过职,他本人居然从未提过这方面的要求

  • 其貌不扬的魏元孚为何会成为晋简文帝最器重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元孚,晋简文帝,器重,大臣,司马昱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手下大臣开玩笑。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长得十分难看,个子矮,脸盘短,还秃顶,其貌不扬。晋简文帝就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凭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猎,先帝射死了一只

  • 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三姓家奴,丁原,董卓

    《三国演义》里,吕布本是丁原义子,却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着杀了丁原;接着,吕布又认董卓为义父,却又为了美女貂蝉而将董卓杀死。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鄙视吕布,不仅仅是因为他奴性十足,更是因为他为了投奔新主子而杀害旧主子。可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被忽悠的弑

  • 宋朝四大名爹:秦桧、蔡京、童贯、高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桧,蔡京,童贯,高俅

    面对金兵大举侵略,我大宋朝的策略是:敌进我退,敌打我躲,敌退我定都。短短几年时光,大宋仅剩半壁江山,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偏安小国。适逢金兵打累了回家过冬,南宋朝廷终于获得喘气的机会,定都杭州。百姓们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秦丞相的人却提前深入到了底层群众的家里进行慰问。原因很简单,

  • 商人出身千古一相——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齐襄公,公子纠,鲍叔牙,齐桓公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

  • 宋朝的奢靡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奢靡之风,宋徽宗,朱勔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苏杭应奉局负责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

  • 赵云两拒绝色佳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绝色佳人,赵范

    英雄常需美人配,但三国时期的勇猛战将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赵云已经出道20年,还是孑然一身,也没个红颜伴侣。赤壁之战后,刘备起兵攻占荆州南部的四郡,派赵云带兵三千,进取桂阳。桂阳太守赵范闻得赵云威名,早有心投降,在部将的撺掇下勉强打了一仗,大败,于是捧了印

  • 三国名将赵云的军事韬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名将,赵云,军事韬略,黄忠,刘备,诸葛亮,公孙瓒

    提起赵云,人们都知道他勇猛、武艺超群。其实,细检史实,赵云身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那杰出的军事韬略和政治见解。◎空营退敌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曹操马上亲率大军来争夺。赵云奉命随黄忠夺取曹军粮草。两人分工,黄忠率主力出击,赵云留少许兵力守营接应。可到了约定时间,却不见黄

  • 赵云在江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江州,赵彪,刘备

    赵云是三国时的一位将军,是刘备最相信的人,被派去镇守江州。赵云来江州后,有一天到临江门附近游耍。走到江边,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原来有人跳水啦。赵云看到大家光是喊,喊的又都是些女人家,喊天吼地的,光是喊没有哪个敢下水,周围一个男人都没得。他一看到啊,就把外面的衣裳一脱,跳下水去。他还会两手,一下去就把

  • 赵云为什么会称为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常胜将军

    一直以来,民间总把赵云称为常胜将军,虽说不被治学者所认同,但老百姓的这种质朴情感却不无道理,毕竟小说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正史。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来看,赵云单独带兵的机会极少,仅有的几次败仗,也无法算到他的头上,如夷陵之败,他未参加,街亭之败,诸葛亮是统帅,马谡才是原罪者。而但凡赵云参加的战斗,哪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