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都厉害 清朝为何到嘉庆手里就不行了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都厉害 清朝为何到嘉庆手里就不行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1/13 13:26:37

康熙雍正乾隆都很牛,为何到了嘉庆就不行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闻在京城家喻户晓。嘉庆四年,嘉庆皇帝褫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而后又将他和他的党羽福长安双双下狱并查抄家产。案件审结之后,和珅又向天下宣布和珅的二十项大罪,公布查抄的财产。

和珅,无疑是一个在政治上游刃有余的大贪官,他的能力似乎和他的贪婪的程度一样高。而在我国古代,反贪腐的力度并不比现在的小,那怎么大清朝就会养出像和珅这样贪墨8亿白银的大贪官呢?

而且神奇的是,和珅的运势好像和大清朝的国运有所关联,和珅在的乾坤王朝就远比嘉庆王朝要兴盛得多。其原因值得细究。

一、和珅的崛起与落幕

和珅的成长故事还是比较励志的,在他9岁时丧父,在自己勤奋刻苦、日耕不辍的学习下才得以进入中枢。早年吃苦吃惯了的他早就练就了一番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事。很快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和珅受到乾隆的赏识后平步青云。

直到他贪墨8亿白银的事情昭告天下之后,和珅的精彩人生才由此落幕。

1.和珅的发迹

和珅出身于满族正红旗钮祜禄家族,父亲常保是福建副都统,有点儿类似今天的军区副司令。虽然出身不错,但小和珅却是个苦命的娃,他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与弟弟和琳相依为命。在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个小妾的照顾下,两兄弟才得以长大成人。

后来,和珅考上了咸安宫官学。在咸安宫中,和珅刻苦读书,掌握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这些语言,后来在平定廓尔喀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珅还能通读四书五经。

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的“虎兕出于柙”来下达命令,当时在场的大臣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和珅说出“皇帝是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因此被乾隆赏识。

凭借这种拿捏上位者喜好的本事,和珅的马屁每次都正好拍在乾隆最痛快的地方上,就这样,和珅一路高升,成功取得了乾隆的信任,并开始掌管国库操控天下财富大权。在乾隆一朝,无论对外用兵还是内务治理,大都少不了和珅的身影。乾隆对和珅的喜爱很难仅用“宠信”二字来概括了。

乾隆四十五年是乾隆七十寿辰的大典,西藏班禅遣使送信,表达祝贺之意。但信件是藏文写成,无人识得。这时和珅及时到来,将书信全文一口气念了下来,乾隆听罢大喜,命和珅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下诏,以示天恩。

乾隆五十八年,受英国政府的派遣,马戛尔尼一行到清朝寻求建立贸易关系,为贯彻乾隆的意图,让英国使臣尽快离去,和珅借使团成员已有三人病死的理由,从体贴对方远涉重洋、水土不服、不宜久留的角度,奉劝马戛尔尼尽早回国。虽然马戛尔尼无功而返,但对和珅留下深刻印象,称赞他“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间交接从容,应对自若”。

在文学方面,和珅的才华同样出色,《红楼梦》的发现、解禁与流行,也源自他慧眼识珠。乾隆五十六年,他从党羽处读到《石头记》前80回,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千古奇书,于是找来高鹗两次修改完善,并更名为《红楼梦》,送乾隆御览。

果然,皇上爱不释手,和珅趁机请求乾隆解禁出版,从此《红楼梦》经英武殿刊刻聚珍版后流遍全国,风靡一时。

2.贪官的落幕

乾隆缔造了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却也同时培养了一个如此巨大的贪官和珅,除却和珅自身溜须拍马的好手段之外,乾隆对其的纵容也是成就他“华夏第一贪”的罪魁。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

民间一直流传着乾隆六次南巡的故事,还编造出许多绯闻来。个中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确是乾隆沿途前后建造了三十个行宫;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中,仿造江南风景以供赏乐;还为了显示国力和财库,大肆建造娱乐场所;80岁时举行万寿大典。

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枯竭,银子从哪里来?“时势造英雄”,这时候的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这样的人,毕竟和珅爱财贪财属实是一个弄钱好手。皇帝八十大寿,和珅制定了一个规矩,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在京各部长官要捐出工资,淮南淮北的盐商要捐银四百万两。如此一来,皇上的寿宴和珅一分都没有花国库里的钱,却安排的满满当当。

和珅为此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交罚款代替处分,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

乾隆去世后没有几天,嘉庆帝便下令拿和珅开刀,竟在和珅家里查抄出家产109号,当铺75座(本金3000万两)、银号42座(本金4000万两)、地亩8000多顷。其中已经估价的26号就价值2亿2000多万两,大概相当于国库五年的收入,以此推论和珅的全部财产大约价值8亿两左右。

按理说这样的贪官应该凌迟处死也不为过,但是和珅早早就和皇家结了亲,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清朝的固伦和孝公主,有了这样的身份人求情,和珅连死法都比较体面,在家中用白绫结束了自己贪婪罪恶的一生。

二、清王朝究竟因何走向衰落

嘉庆对和珅秋后算账的操作并没有起到什么长远且有意义的作用,只是一时用了和珅的家产来救济灾民。清政府的腐败其实早已经深入骨髓,病入膏肓了。一个朝代不可能因为一个人便可以维持鼎盛或者是转入衰败,即便是康熙雍正乾隆所在的时期处于鼎盛,但是清朝的腐朽制度早已为嘉庆时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1.帝王心术和权臣博弈

结党营私是和珅在乾隆后期擅权、败坏吏治的重要表现,他利用权势培植党羽,结成权力集团,和珅的党羽一是亲属家人,如弟弟和琳、儿子丰绅殷德、家奴刘全儿;二是官场同僚好友,如友人福长安与孙士毅等。

可见,和珅利用姻亲、同僚、好友等关系构筑起势力庞大的党羽集团,其中不仅有旗人,还不乏累世勋旧和江南功名士人。而和和珅分庭抗礼的权臣是阿桂,他在其父阿克敦社交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结交官场同僚、举荐文武人才,构筑起一个庞大的官僚圈与和珅争斗。

乾隆皇帝采取分权与制衡的帝王心术,造成了权臣集团相互倾轧,而且对清代政治走向产生不良影响。乾隆时期,军机处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领导集体。其中,王杰、庆桂、梁国治、董诰四人与阿桂统一战线;福长安与和珅则是一派。

因此,在军机处中,也存在两大权力集团的对峙。但是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看到了阿桂庞大的权力网络和派系集团,又因阿桂为乾隆后期的满族权臣,在国家事务中举足轻重,不可轻易触碰。但阿桂权力的日益膨胀势必引起乾隆皇帝的担忧,因此,乾隆皇帝采取分权与制衡的权术,用培养和珅抵制阿桂。

此外,乾隆皇帝令阿桂频繁外任,和珅却久居京师,二人在内廷和外朝之间各司其职,互不统辖,这样既防止了正面冲突,也防范任何一方势力过大。这样的方式导致政治风气日浊,损伤了清朝的政治元气,且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除掉权臣维持政权平衡,造成清代后期人才不济,由此影响了社会发展。

2.恶性循环

从政治层面看,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封建社会有自身固有的弊端,这种弊端是乾隆时期贪腐的主要根源之一。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虽出现“康乾盛世”,但是这种盛世只是一种回光返照,根本无法扭转必将衰败的结果。

并且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官吏贪污腐败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弊病。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其权力不受制约,这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特征。其他机构的权力均来自于君主,君主个人的意志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因此,专制制度下的君主不需要对任何机构负责,同时也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对其造成约束。行政权缺失有效的外在监督和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权力滥用。在未推倒封建帝制的情况下,统治者无论采取何种惩治贪腐的手段,实施何种预防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治理腐败也无法取得最终胜利。

乾隆皇帝作为当时大权独揽者,喜好浮华,崇尚奢靡。统治前期因其治理得当,盛况空前。以致到了晚年不免让人歌功颂德,厌倦政事,首先是巡游无度,其次是让臣僚向其纳贡这无疑是加剧了吏治腐败。这种种弊端必然会使得清朝的统治在盛世的华盖下摇摇欲坠。

三、总结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早在盛世之中隐藏的危机,就已经奠定了日后必然走向衰亡的结局,这样衰败也绝对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就可以造成的,它必然是经历长期的累积,隐藏在繁华之中只待有一天时机成熟,就会成为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将这个封建王朝的腐败制度曝晒于天日之下。

参考文献:

《乾隆朝贪腐之官为何多?》

《大贪官和珅被杀之谜》

标签: 康熙嘉庆

更多文章

  • 嘉庆有一个哥哥能力比他还要强 乾隆最后为何还选择嘉庆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庆,清朝

    对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63年,圆明园突发大火,乾隆被困。皇五子永琪飞速赶到,撞破殿门,背起乾隆逃出险地。经此事,乾隆想立永琪为太子,没想到,三年后永琪死了。永琪是乾隆最中意的皇子,一直表现优异。他

  • 朱棣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

    还不知道: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失踪,夺了朱允炆皇位的朱棣如何对待他的妻儿?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成谜,史书记载他引火自焚了,但是后来他那篡位成功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却还暗中派人寻找他,因此大侄子朱允炆去哪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谜团。靖难之

  •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乾隆之后,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这一点其实从乾隆皇帝那里就能够看出来。乾隆皇帝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可他其实

  •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两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还不知道: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在权力面前没有反目成仇?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取代魏的进程是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给予曹魏政权最致命的一击,然后违背了当初不杀曹爽的诺言,把曹爽以及那些与曹爽为伍的人全部铲除,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司

  •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 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吴,诸葛瑾

    还不知道:诸葛瑾带兵必败,为何还能当上东吴大将军?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

  • 曹丕如果多活几十年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有机会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司马懿

    对如果曹丕再多活几十年,司马懿还有没有机会谋反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要说曹丕活着时司马懿不会也不敢造反,就是魏明帝曹睿还活着,司马懿也不可能造反。事实上,司马懿之所以发动“高平陵政变”,一半的原因是其野心所致,而另一半原因则是受形势所迫。一、形势所迫魏明帝

  •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治,武则天

    对唐高宗李治如果决心废黜武则天,能做到吗?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下午,唐高宗李治偷偷地将上官仪召进内宫,一起商量一件惊天大事。上官仪当时的官职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也就是中书省的二把手,宰相班子成员,相当于副宰

  • 李治上位之后 李治为何没有除掉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治,武则天

    还不知道:李治死前为何没除掉武则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两大历史套路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特殊现象,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如项羽和刘邦,鸿门宴上为啥项羽不杀刘邦?并非刘邦的演技能拿“小金像”,也不是张良的谋略神鬼莫测,更非樊哙的忠勇可比“关二哥”。真正的原因

  • 都说李治是一个窝囊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软弱无能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治

    还不知道:被称为窝囊皇帝的唐高宗李治,是真的软弱无能,还是暗藏大智慧?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塑造了绝代女皇武则天的唐高宗李治,是真窝囊,还是另有隐情?唐高宗李治将唐朝带入了鼎盛的巅峰,不仅国力极为强盛,国土面积也到达最大。李世民没有覆灭高句丽,而李治完成了这个

  • 武惠妃是什么 武惠妃真的是被吓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惠妃,唐朝,李隆基

    对武惠妃除掉三王后,为什么就被吓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想必没有几个人是不知道的,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杨贵妃并不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早在杨贵妃之前,还有一个最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说起来杨玉环能进宫成为李隆基的妃子还和武惠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