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习凿齿: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精通玄学、佛学、史学

习凿齿: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精通玄学、佛学、史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3/12/11 0:50:53

习凿齿(317年~384年,另说325年~393年、328~413年),字彦威,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习凿齿晚年经历存在争议,一说被苻坚征召,于长安会面,归附于前秦,后因疾回襄阳养病;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另说习凿齿因不屈于苻坚逼用,为避杀身之祸而隐遁江西新余白梅。

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汉晋春秋》是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人物生平

交游桓温

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氏。家族殷富兴旺。世代为乡里豪绅。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召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

永和二年(346年)左右,桓温升迁习凿齿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此后,习凿齿多次升迁担任别驾。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时任丞相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见。”这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习凿齿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

荥阳太守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收复荥阳。当初,习凿齿与两位舅舅罗崇、罗友皆为州从事。及至习凿齿迁职为别驾,其职位在二位舅舅之上,习凿齿多次为舅舅向桓温陈请升职。桓温到后来被习凿齿激怒后,便提拔他的两位舅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却任命习凿齿为荥阳太守。

兴宁元年(363年),荥阳又被前燕攻占。习凿齿至迟在此前应已离职,返回襄阳。桓温之弟桓秘也颇有才气,素来与习凿齿相好。习凿齿免去郡守之职后返回襄阳,给桓秘写信。信中追思诸葛亮庞统、邓攸、羊祜、崔州平、徐庶等古人的风采,并与桓秘共勉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怎知今日之才不如从前,百年以后,我与足下不会被后人视为平庸的刘景升吧!”

闲居襄阳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僧人释道安来到襄阳。他俊逸善辩有高才,从北方到荆州,与习凿齿初次会见。习凿齿说:“四海习凿齿。”释道安答道:“弥天释道安。”当时人认为这是绝妙对句。(《晋书·习凿齿传》则作道安出上联、凿齿对答,此从《高僧传》及《金楼子》)

当时桓温图谋篡位,习凿齿闲居襄阳郡里,撰写《汉晋春秋》裁定正逆来节制桓温。该书起于汉光武帝,终止于晋愍帝,一共五十四卷。书中记述三国鼎立时,将西蜀列为正统,至于曹魏,虽然上承汉朝皇位、下禅让于晋,但仍为篡逆;并认为直到晋文帝平定西蜀时,汉朝才算覆亡,而晋朝随即兴起;还引证晋世祖司马炎有炎兴之义、后主刘禅有禅让之兆,这样就宣明皇位是不能凭借强力夺取的。后来,习凿齿因患脚病,成为里巷残废之人。

晚年病逝

太元四年(379年)正月,襄阳被前秦苻坚占领。苻坚平素多闻习凿齿的大名,便用轿子将习凿齿与释道安一起送到长安。相见后,与他交谈,十分欣赏他。赐赠礼物非常丰厚。苻坚给各镇的文书中说:“从前晋朝司马氏平定吴国,利在获得陆机陆云二位才士;今日我平定汉南,所获得仅仅是一个半人而已。”那半个人指的就是跛足的习凿齿。不久习凿齿因病返回襄阳。

太元九年(384年)四月,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晋廷打算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不久(一说即同年十月),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习凿齿临终前,还留下遗疏一件,详细论述晋承汉正统的问题。

标签: 习凿齿东晋

更多文章

  •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黄承彦

    诸葛亮的岳父,为何要帮陆逊走出石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

  •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有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先生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庞士元的号。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智谋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确实,伏龙、凤雏作为正副军师,一度共同辅助刘备建功立业。但诸葛亮是三国演义

  •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还害怕太子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康熙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康熙却很怕太子胤礽夺权呢?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有的没起名就夭折了,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都夭折了,胤禔是第五子,胤礽是第六子,在正式排序上,胤禔是老大,胤礽是老二。胤禔虽然是老大,但他是小

  •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震,南宋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创东发学派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

  • 叶适:南宋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适,南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

  •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司马懿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操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时期曹魏大老板,也就是曹操,或许让无数人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乃是曹操所讲。曹操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将近2000年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语

  •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暠,东吴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

  •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曹魏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襄樊之战

    关羽为何突然发动襄樊之战?是受谁的指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做了两件轰动天下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当着孙吴使者诸葛瑾的面怒骂孙权:“吾虎女焉嫁犬子?”,随后关羽还冒了一句话,“如不看在丞相之面,立斩汝首!”,关羽这句话与他在白马

  •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魏延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