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3/12/6 3:25:34

周文姬昌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在后世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姜太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当上了周文王的座上宾,进入了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

那么姜太公用直钩钓鱼,为什么就能引起周文王的极大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呢?为什么周文王就认定用直钩钓鱼的姜太公就是一个大才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搞清楚,“钓鱼”这种方式,在当时具有什么深沉含义。

我们现在说“钓鱼”,那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尤其是一些修身养性的人,喜欢以“钓鱼”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但是古代是不一样的。在古代,“钓鱼”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他和狩猎、采集、种植等等一样,是生产方式的一种。可以说,在普通老百姓那里,“钓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不过,在奴隶主诸侯那里,“钓鱼”就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它还具有特别的含义。在奴隶主诸侯们看来,“钓鱼”其实是“钓江山”的意思,是争夺天下。所以,当姜太公在渭水边上用“钓鱼”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告诉周文王,他有帮助周文王“争夺天下”的策略。

这也就是周文王为什么要去请姜太公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知道,姜太公有争夺天下的策略,而他恰好在争夺天下的问题上束手无策。

不过,就算周文王看出姜太公有争夺天下的策略,他怎么就判断这个策略对他是有用的呢?我认为就是姜太公使用的“直钩”。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歇后语想要表达的是,姜太公不去追求,周文王愿意来找他就来找他,周文王不来找他,他也无所谓。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理解的话,周文王就变成了姜太公钓起来的“鱼”了,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并非什么让周文王“愿者上钩”,而是他又一种帮周文王打天下的正确策略。

我们知道,周文王当时的野心很大,想入主中原,取代商朝。但是这个目标对于他来说是很难的。一方面,他的实力有限。要想打败强大的帝辛并不容易。帝辛刚刚和东夷打了大仗,东夷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而帝辛竟然一下就把东夷给灭了。另一方面,周朝属于商朝的藩属国。藩属国进攻宗主国,在伦理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

那么,姜太公告诉周文王的策略是什么呢?

姜太公告诉周文王,要想打败强大的商朝,直接用武力消灭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商朝帝辛自己的漏洞,让他自取灭亡。

帝辛的漏洞是什么?是他乱政。

一是他穷兵黩武,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多次发动开疆拓土的战争。这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二是他迫害大臣们,听不进那些正直贤良的大臣的正确意见。三是他迫害宗室成员,包括比箕子微子这些宗室成员,他都极力迫害,搞独裁统治。四是他伤害老百姓,不把老百姓当人。五是他搞酒池肉林,暴殄天物,贪图享乐。等等。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帝辛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毛病,这些毛病都是周文王、周武王对他刻意贬低的结果。

如果真是周文王、周武王对帝辛的刻意贬低,那也就是说,这个策略就是姜太公当初告诉周文王的。

姜太公告诉周文王,我们不用去打征伐商朝,只需要通过宣传,让商朝自己自乱阵脚,自取灭亡就可以了。当商朝在天下老百姓的面前,变成一个残暴不仁的朝代,变成了一个必须要灭亡,天要他灭亡的朝代的时候,周朝就直接过去摘取胜利果实就可以了。

事实上周文王确实也采用这一种方式,不但让商纣王变得身败名裂,而且还因此,让周边非常多的诸侯国加入到他讨伐帝辛的行列中来。而且最终,帝辛的军队在战场上倒戈,周朝果然不战而胜。

这,就是姜太公像周文王讲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说姜太公的“直钩”中,就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呢?

我们知道,弯钩就是“有所求”,直钩就是“无所求”。也就是说,姜太公想告诉周文王,我们不需要求什么,是上天要灭掉商朝,我们只不过是“顺应天意”就可以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是周文王上了姜太公的钩。而是商纣王帝辛上了周文王的钩。

标签: 周文王周朝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

  •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官渡之战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策,孙权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

  •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汉献帝

    曹操迎汉献帝时,其他诸侯为何无动于衷,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中的曹操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这么迅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中控制着汉献帝刘协,这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扩大自己的地盘。曹操的实力也正是在他迎奉汉献帝之后,才逐渐发展

  • 李恪在历史上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恪,唐朝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恪在后世有非常大的名声。普遍认为,他是李世民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人,是李世民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他后来没有继承皇位。反而被长孙无忌陷害,遭到冤杀,因此,后世对他抱有无限的同情。同时,李治被立为继承人后,由于性格

  •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陈式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的陈式,在正史中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陈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又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可悲至极!相比于演义中的悲催结局,陈式在正史中的结局就好得多了!自大爱吹

  •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蜀汉,官二代

    还不知道:蜀汉的“官二代”为什么比不了曹魏集团?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后期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名声远不如三国前期。可相比较而言,曹魏和东吴的官二代还是比较出色的。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成了三国后期举足轻重的将领。相比较而言,蜀汉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就非常糟糕了,基

  •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唐朝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 历史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废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对于嫡长子可谓寄予无限厚望。公元618年,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即位之后,立封李承乾为皇太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立储,却也隐藏着些许危机。翻看历史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