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东诸侯先后两次讨伐董卓 最后都为什么都失败了

关东诸侯先后两次讨伐董卓 最后都为什么都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83 更新时间:2023/12/7 2:40:03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其实有两次,为何两次都失败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董卓乱政时,关东诸侯曾有两次起兵讨伐董卓,第一次讨伐董卓的发起人不是曹操,而是东郡太守桥瑁。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京城三公的文书传到各个州郡,陈说董卓的罪恶与逼迫,希望发动义兵,解救国难,一时之间,关东诸侯群起而讨伐董卓。

参与第一次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长沙太守孙坚

讨伐董卓的一共是十三路诸侯,三国演义说是十八路诸侯,那是虚构的,真实的历史上就只有十三路诸侯,其中长沙太守孙坚是依附于后将军袁术的。

在关东诸侯与董卓一共打了三仗,在北路,董卓大败河内太守王匡,一战几乎消灭了王匡的精锐部队;在中路,曹操被董卓手下的中郎将徐荣打得全军桥梁,曹操本人差一点阵亡,幸亏曹洪把马让给了曹操;在南路,孙坚首先被徐荣打败,然后孙坚打败了吕布与胡轸的联军,最后孙坚又打败了亲自断后的董卓,还打败了断后的吕布,杀进了洛阳。

虽然孙坚取得了胜利,但在战略上来看,关东联军并没有打败董卓,董卓安全地带着自己的主力军队、汉献帝以及数百万洛阳居民迁到了长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十三路诸侯联合起来打不过董卓呢?

董卓

1、兵力原因

来比较一下董卓与关东联军的兵力情况,董卓最初带到京城的军队是三千人,后来兼并了何进、袁绍、何苗、曹操、丁原、袁术的军队,控制了京城所有的禁军,根据后来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就收拢了十余万军队来看,董卓控制的军队总数量应该是十多万人。

《三国志董卓传》: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

那么十三路关东诸侯联军有多少兵力呢?先说曹操,曹操在卫兹的协助下,在陈留一共招了五千人,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朝廷命官,利用家财就能招五千人,那么朝廷任命的太守、刺史、州牧手中的兵力都不会少于五千人,就算每路诸侯带了五千人,那十三路诸侯一共有65000人。

关东诸侯的兵力合起来其实不如董卓,兵力不足也是关东诸侯不敢讨伐董卓的原因,他们只敢响应,而不敢真枪真刀地与董卓打仗。

2、十三路诸侯是乌合之众,不团结。

虽然关东诸侯看起来很多,有十三路之多,但实际上真正与董卓军队作战的只有三路诸侯,分别是:河内太守王匡、奋武将军曹操、长沙太守孙坚。其他的诸侯因为私心都在保存实力、作壁上观。

道理很简单,跟董卓作战是要消耗自己的实力的,曹操散尽家财招了五千人,仅仅一场战斗就全军覆没,这是实实在在的损失,看到曹操的失败,其他诸侯更不愿意与董卓交战了,为此曹操还专门对其他诸侯说了一翻话。

曹操说:我们义军是诛杀叛乱的,现各路兵马都已会合,诸位还在疑虑什么呢?如果董卓先前获知函谷关以东起兵的消息,倚仗天子的威势,占据洛阳一带的险要地方,派兵东进控制天下,尽管他的行动是不道义的,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忧患。如今他烧毁宫殿,挟持天子西迁,天下惊恐,百姓不知依靠什么人,这正是天意要使他灭亡的契机。一战就能安定天下,机会不可失去。

曹操

但是其他诸侯并没有响应曹操,不仅没有响应,其他诸侯反而在窝里斗,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刘岱杀死了桥瑁,让王肱出任东郡太守,渤海太守袁绍盯着冀州牧韩馥的地盘,一心想要吞并冀州,河内太守王匡杀死自己的妹夫胡母班,胡母班的家人则与曹操联合杀死王匡。

内部的极度不团结,再加上各路诸侯都怀着私心,导致声势大,实际讨伐行为少,并没有对董卓造成任何实际的威胁。

3、关东联军战斗力不如董卓军队。

董卓手下的军队主要有两支,一支是董卓自己带来的凉州兵,这支军队常年在西北边陲之地与胡人作战,战斗力较强,东汉与羌人、氐人朝廷了上面的战争,西部边界一直就是时叛进降,所以凉州兵的战斗力强。

另一支是京城的禁卫军,也就是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这是汉朝直辖的精锐中央军,但凡有重要作战需求,北军五校都是主力,比如平定黄巾军的战斗,东汉主力就是北军五校,其战斗力超强,不亚于凉州兵。

相对而言,十三路诸侯所带的兵都是地方的郡县兵,这些军队缺少锻炼与实战,同样也缺少装备,很多都是临时招来的,比如曹操手下五千人全部是从陈留郡临时招来的,然后稍微训练一下就投入战场了,缺少作战经验和装备,战斗力明显不如凉州兵与北军五校,打不过也是正常的。

其实讨伐董卓还有第二次,这一次是代理车骑将军朱儁与徐州刺史陶谦发起的,朱儁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平定黄巾军的三大功臣之一,他本来在董卓进入京城后归属董卓,董卓迁都长安后,留朱儁守洛阳。

朱儁

朱儁害怕董卓伤害自己,于是弃官逃到了荆州,董卓又派出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儁则率军回到洛阳赶走了杨懿,然后朱儁驻守在河南中牟县,并且再次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军队讨伐董卓。

第二次讨伐董卓是由朱儁发起的,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关东诸侯大多数都没有来,徐州刺史陶谦派来了三千精兵,但是陶谦本人没有来,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来,但是这一次,无论是兵力还是声势还不如第一次,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一次。

陶谦上表奏朱儁代理车骑将军,领导关东联军对抗董卓,董卓听说后,派出校尉李傕与郭汜率领数万人到河南对付朱儁,双方发生战争,朱儁被击败,到了第二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与郭汜在贾诩的劝说下,集结董卓旧部杀向长安,在路上聚集了十多万人,最终攻破了长安城,打败了吕布,杀死了王允,控制了汉献帝,这是后话了。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形势图

李傕与郭汜控制朝廷后,用皇帝的命令召朱儁入朝担任太仆,朱儁无奈,只得听从命令,放弃了手中的兵权,回到了长安,第二次反对董卓的联军也失败了,那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兵力较少。

朱儁留守洛阳最多不过数千兵力,陶谦给了三千精兵,再加上其他州郡的兵力,朱儁手中最多只有一万余人,而李傕与郭汜手中至少有数万人,朱儁在兵力处于弱势,打不过是正常的。

2、战斗力不如凉州兵与京城禁军。

朱儁虽然是名将,但是手中的兵太少,将领也少,战斗力也不如凉州兵,朱儁的兵是各个州郡拼凑起来的杂牌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又是临时拼凑的,各部队之间缺少默契,而李傕与郭汜手中的军队是凉州兵与北军五校的混合体,战斗力强,而且兵多将广,朱儁打不过李傕、郭汜是正常的。

标签: 关东诸侯董卓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和珅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和珅和电视剧区别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清朝

    对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京什刹海地区曾经是王府集中之地,前海西街就坐落着堪称中国第一豪宅的恭王府。这座宏伟无比的院落占地面积约为61120平方米,里里外外皆使用最好的金丝楠木作为装饰。尽管这些极其珍贵的金丝楠木主要是用于衔接

  • 赵抃:北宋时期名臣,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抃,北宋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

  • 都说太子职位相当危险 明朝太子为何还能平稳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子

    都说太子是高危职业,为什么明朝的15位太子,都能平稳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封建集团中,太子这个职位可谡一直是高危险职业,纵观历史,会发现很少有一个朝代的太子能实现集体的平稳继位。别说太子了,即使是看着有点苗头成为继承人的,最后都难逃被

  •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晏殊,北宋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

  • 朱元璋获得“第二能打皇帝” 朱元璋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元璋

    对朱元璋为何军事能力天下第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伟人曾对古代帝王的军事能力有过这样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意思就是说,自古最善于领兵打仗的皇帝是李世民,而仅次于李世民的是朱元璋。天策上将李世民这种十几岁就敢怂恿亲爹造反,亲自提着刀

  •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历史上的钟无艳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钟无艳,齐宣王

    还不知道:都说“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历史上钟无艳的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钟无艳奇丑无比,40岁还没人敢娶。但这位丑女却丑得十分有自信,她向齐宣王自荐枕席,不仅赢得了齐宣王的敬重,还成为齐国的王后。钟无艳的真实姓氏是“钟离”,单名一个“春”字,因

  •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妻子 长孙皇后为何腰间总系一袋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唐朝

    还不知道:长孙皇后,贵为千古第一贤后,为何总会在腰间系一袋毒药?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观初年,上林苑,初春时节的桃花正开得艳,新帝李世民携结发妻子长孙皇后于上林苑内赏桃,春和景明,春光灿烂,桃花熙熙攘攘地在微风中舒展身姿,长孙皇后面若桃花,粲然一笑,于上林苑

  •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李世民为何13年都没有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为何14年不立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她是中国历史上圣母一般的人物,她就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高宗李治的亲生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只是你知道,长孙皇后协助李世民,诛杀亲兄弟及其家人,为何还被称为一代贤后?长

  • 苏武牧羊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 苏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武,匈奴

    对苏武在匈奴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他牧羊过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武在匈奴呆了十九年,如果靠吃羊肉活着,他早就死了,不是被匈奴单于弄死,就是饿死。苏武在匈奴这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呢?苏武是个官二代,他爹苏建,是汉武帝早期有名的武将,多次跟着卫青

  • 李世民身体不是一直很强壮吗 李世民为何五十一岁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强壮,为何活到51岁就去世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问起在现代人心中印象最深的朝代是哪一个?那一定是唐朝,毕竟关于唐朝的传奇故事实在太多,我们从小到大所背的唐诗就已经足够让我们对唐朝这个朝代产生无限的好奇和遐想了,更别说在这个朝代中还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