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去东吴娶亲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关羽和张飞而是赵云

刘备去东吴娶亲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关羽和张飞而是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90 更新时间:2023/12/7 22:22:31

对刘备去东吴娶亲,为啥带着赵云而不带关羽和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是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撰写的,现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书集,流传至今深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通过现代艺术的加工,拍成了影视作品后,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剧中刻画出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深受观众喜欢。各个“军阀”纷争割据,斗智斗勇,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董卓死后,三国就逐渐走向互相制约的环境,其中曹操的实力一直最大,他意图统一天下,率领大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的向东吴进发。赤壁之战曹操元气大伤,一时间是不可能统一了,刘备也借着东吴的荆州,把自己队伍扩展得越来越大。东吴想利用招亲的名声,把刘备叫来,威胁他还回荆州,可为什么诸葛亮偏偏选赵云为保镖呢?

一、自作自受的周瑜

其中蜀国的代表人物刘备,因其宽厚仁慈、礼贤下士,以匡扶汉室为立世之本,受到当时许多贤能的拥戴。手下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声名显赫,威震四方,军师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蜀汉创始之初,受到曹操为首的曹魏打压,积贫积弱、举步维艰,刘备没有一个得力的军事,在交战中屡屡挫败。幸好徐庶在临走前,告诉他诸葛亮的存在,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并拜为军师,在诸葛亮的策划下,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打败了曹操,从而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蜀汉的发展却直接影响到了东吴的利益,刘备所占的荆州,实为东吴的地盘,是诸葛亮从东吴手中“借”来的。为了讨要荆州,孙权和东吴大都督周瑜可谓是煞费苦心,冥思苦想之后,决定用美人计讨回荆襄九郡。

孙权有个胞妹,名叫孙仁字尚香,长得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风情万种,倾国倾城。大都督周瑜想用孙尚香为诱饵,骗刘备去江东,以刘备为人质交换荆襄九郡,军师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周瑜的美人计,果断地应下了这门亲事。

二、人员挑选

临行前诸葛亮给刘备做了充分的安排,并派了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子龙,为刘备保驾护航。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刘备有两个好兄弟,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勇猛无敌。

张飞丈八蛇矛纵横四海,横扫千军,当阳桥喝退曹兵百万,与吕布单挑毫无惧色。这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刘备的安危,关系到蜀汉未来的发展,为什么不让更亲近的兄弟,却一定要派赵云前往呢?

说起赵云每个人都知道,在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见了,不仅英俊潇洒、武艺高强,而且侠肝义胆、足智多谋,是一员智勇双全、不可多得的大将,是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东打西杀,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是长坂坡战役中,为了救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刘备宝贝疙瘩刘禅,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雪白的战袍都被血水染成了红色,却依然是毫无惧色,杀的曹兵尸横遍野,鬼哭狼嚎,最后终于杀出重重包围,把刘备的独苗,蜀汉的继承人阿斗毫发无损地交到了刘备的手里。

在吴蜀联盟的时候多次陪同诸葛亮,担任诸葛亮的贴身保镖,每次都能够出色完成任务,从来没有过失误。诸葛亮在南屏山借东风时,又是赵云驾船去接应,才使得诸葛亮安全返回荆州。其实赵云和关羽张飞有很大的区别,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拥有自己的想法,对事态的发展有准确的预判。

张飞和关羽虽然很勇猛,但是毕竟和刘备是兄弟,手足情深,在刘备危险的时候,肯定会义字当头、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反而将此行的危险程度大大提高。并且关羽和张飞都是粗人,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很少用计谋,因此他们肯定会按照刘备的战略方针去做,哪还会理会诸葛亮锦囊妙计。

三、赵云的优点

而赵云不同,他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同时用也会提出自己对当时的事情的想法,并能够妥善处理,不会完全顺从刘备。最重要的是因为诸葛亮和赵云心气相通走得很近。赵云也是有傲气之人,可是他的傲气和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同。诸葛亮虽然用兵如神,但是关羽张飞除了刘备谁也不放在眼里。

赵云也骄傲,但是能把握好尺度,他为人做事比较妥帖,不在人前争强好胜,并且对诸葛亮也十分的佩服。如果此去换成关羽,可能会骄傲地眯起眼睛,置锦囊于不顾。而张飞喝上大酒,别说锦囊,就连他大哥都忘了去哪里啦。可赵云不同,他对诸葛亮的想法和计谋深信不疑,这样诸葛亮的计谋才能在此行中起到作用。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就说过“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通过刘备此去江东之行,完全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该有多么厉害,所以诸葛亮安排赵云陪同刘备去江东,是最最明智选择。结果最终赵云不辱使命,保得刘备完胜江东,安全返回了荆州,还把周瑜气得半死,使得江东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总结

张飞性情鲁莽,不适合做接亲这样的事情,但刘备难免心存不满,诸葛亮有意让赵云在刘备面前好好表现,以此获得刘备的信任。而且以后在蜀汉的阵营里,也有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毕竟关羽、张飞都不服他。

赵云也知道这个道理,自己在刘备心中的位置没有关羽和张飞那样重要,再加上他之前投靠过公孙瓒和袁绍的经历,他更加需要证明自己。所以不管哪次任务,赵云都竭尽全力誓死保护刘备,让刘备知道他绝对是忠心耿耿。选择赵云是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的意思,加上赵云本人也非常喜欢这项工作。

标签: 刘备娶亲

更多文章

  •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荣,三杨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一向以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而著称,那么他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呢?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朱棣继位为永乐皇帝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有报告称宁夏那边突然被围了,情况似乎十分危急。当时在内阁当值的是杨荣,所以朱棣便赶紧将其招来,把奏章拿给他看。杨荣

  • 曹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名将 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却被演义误读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真,诸葛亮

    对曹真: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被演义“误读”的一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8年,曹真率兵攻打街亭,击败马谡,截断了“汉军”粮道,诸葛亮只好撤兵返回汉中,首次北伐失败。可惜,《三国演义》中的曹真,被弱化了,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曹真,魏国名将,曹操养子,骁勇善战

  •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 历史上关羽丢失荆州是大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荆州

    还不知道:正史中,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才失荆州吗?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关羽大意失荆州乃是一个伪命题!荆州的丢失,并不完全怪关羽,此三人的责任比关羽大得多!大意失荆州一说起荆州的丢失,大家总会把责任归于关羽,认为是关羽的高傲,导致了荆州的丢失,至于关羽的

  • 刘备不是非常喜欢孙尚香吗 刘备为何迎娶的自己的“嫂嫂”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孙尚香两人的关系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刘备甚至因为孙尚香的美色而流连忘返,搞忘了自身大业!要不是赵云及时提醒刘备,将他从美色漩涡中拉出,刘备很可能就成为了东吴的傀儡!从刘

  • 三国时期纪灵的实力怎么样?与吕布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纪灵,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纪灵是袁术手下大将,高大威猛,在演义中,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纪灵如此之猛,但是,在吕布面前,什么都不是了,吕布抓纪灵,就像提小孩子一样,说明了什么?纪灵是山东人,山东人一般都非常高大,这说明纪灵

  • 关东诸侯先后两次讨伐董卓 最后都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东诸侯,董卓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其实有两次,为何两次都失败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乱政时,关东诸侯曾有两次起兵讨伐董卓,第一次讨伐董卓的发起人不是曹操,而是东郡太守桥瑁。《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

  • 历史上的和珅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和珅和电视剧区别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清朝

    对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京什刹海地区曾经是王府集中之地,前海西街就坐落着堪称中国第一豪宅的恭王府。这座宏伟无比的院落占地面积约为61120平方米,里里外外皆使用最好的金丝楠木作为装饰。尽管这些极其珍贵的金丝楠木主要是用于衔接

  • 赵抃:北宋时期名臣,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抃,北宋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

  • 都说太子职位相当危险 明朝太子为何还能平稳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子

    都说太子是高危职业,为什么明朝的15位太子,都能平稳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封建集团中,太子这个职位可谡一直是高危险职业,纵观历史,会发现很少有一个朝代的太子能实现集体的平稳继位。别说太子了,即使是看着有点苗头成为继承人的,最后都难逃被

  •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晏殊,北宋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