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3/12/6 7:13:59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

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而是因为他非常爱学习,也非常爱思考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享有万世江山,他总结了一下前面朝代灭亡的规律,发现了几条要点:

其一:武将夺权,致命。

其二:外戚专权,致命。

其三:后宫训政,致命。

其四:宦官篡权,致命。

既然有了眉目,接下来就好做了,对于第一点,朱元璋做的是尽可能多的屠戮功臣武将,对于第二点,朱元璋做的是不屈名门望族的女人,对于第三点,朱元璋做的是不让后宫参与任何政事。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又陷入了困境,因为他发现能用的人不多了,为此,他感觉宫中的宦官还是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于是对这个群体网开了一面。

这样做之后,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觉得大权在手,太监们也不敢乱来。

只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在明朝后期,宦官的危害还是显现出来了,因为他的子孙出了太多的奇葩,不理朝政的大有人在,这样一来权力自然就转移到了宦官的手中。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宦官,当属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了,而后来崇祯当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把他给处理掉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

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他究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九千岁魏忠贤

说起来吧,这个魏忠贤和朱元璋还是很像的,至少在出身上,谁也不会瞧不起谁,只不过两人走得路不一样,朱元璋选择了当和尚,而魏忠贤选择了当太监。

当和尚这事,虽然不光彩,但还不算可耻,毕竟这不影响传宗接代,也不影响以后的飞黄腾达,但是当太监这事就不太光彩,甚至有些可耻了,至于个中原因,各位看官也都懂。

说来也是,历史上的太监不少,但几乎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对于魏忠贤来说,挥刀自宫这事并不是被强迫,而是他主动的。

事情是这样的:

魏忠贤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上学,成为了一名正儿八经的混混,既然是混混,就得有混混的标签,赌博和迷恋酒色的标签,便贴在了他的脑门上。

有那么一次魏忠贤便和一群浪荡恶少决战了一场,结果魏忠贤差点连裤子都输掉了,为此魏忠贤懊悔不已,直接拿刀对准了自己。

对自己下了那么重的手,魏忠贤还真是一个狠人,不过为了吃饭,他便托人进了宫。

而他的生命也因为这项决定而变得多姿多彩。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和明光宗在一个月之内先后驾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明熹宗在还没有当上皇帝时,就十分宠爱魏忠贤,这一当皇帝,魏忠贤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后来随着明熹宗的怠政,魏忠贤位极人臣,专断国政,江湖人称九千岁,后来在朝堂之上,还形成了“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的局面

亡国皇帝崇祯

魏忠贤成为权臣之后,或许因为少了点什么,性情也是相当狠辣,排除异己时,无所不有其极,搞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不过有了魏忠贤当二把手,身为一把手的明熹宗,觉得很轻松,至少他可以不用为国事操劳,他可以专心地当一个好木工,打造桌子、椅子等家具,有如神助。

花有再开始,人无再少年,所有的人都会老去,明熹宗也不例外。

七年,明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当然,我们更习惯称他为崇祯皇帝,崇祯在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听闻这个大太监坏事做绝,而崇祯对魏忠贤的厌恶也十分明显。

这就让他的党羽开始畏惧,于是这些人中不少人开始自谋退路,重新站队,而有了人率先挑头,这事就好办了。

于是魏忠贤被人弹劾十大罪,崇祯便以此将魏忠贤赶出宫,发往凤阳安置,可谁知,魏忠贤却在去凤阳的途中豢养了一批亡命之徒,此事被崇祯得知,便命令锦衣卫捉拿魏忠贤。

魏忠贤自知死罪难逃,自缢身亡。

魏忠贤死后,崇祯兢兢业业,开始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可是没成想,在他励精图治的第十七个年头,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大明王朝灭亡了。

那么明朝灭亡和魏忠贤的去世有关系吗?

不少人会说,都十七年了,有毛关系,其实还真有。

不离不弃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决定最后再看一眼这美丽而又繁华的京城,他登上煤山,找了一棵歪脖树,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而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的,只有一位叫王承恩的太监。

崇祯脱下自己的蓝色袍服,在上面写下了临终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王承恩看到了这句话,泪流不止,他陪伴崇祯多年,也深知这些年来,崇祯的努力,可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王承恩怎能不感慨万千?

他对崇祯皇帝说:

忠贤若在,世事必不至此。

也就是说,在王承恩看来,如果魏忠贤还活着,崇祯和大明不至于走到这一步,王承恩的这句话是抬高了魏忠贤吗?

其实未必,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王承恩说这话是中肯的,因为魏忠贤虽然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但却是极其有能力的。

至少他能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将明末所有的矛盾压制住,虽说他救不了明朝,但至少能再延长一点明朝的国祚。

在魏忠贤死后,乍一看,宦官专权的问题解决了,但崇祯毕竟年轻,他处理政事还太稚嫩,各方面尖锐的矛盾一起爆发,崇祯根本无能力力揽狂澜。

而在当时大部分的官员心目中,崇祯也不是一个好皇帝,至少他没能赢得官员的爱戴,当他的尸首在东华门示众时,“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

所以,从客观上讲,崇祯不是一个好皇帝,而魏忠贤在当时也有些用处,如果崇祯能让魏忠贤多活些时日,从他身上学习些权谋之术,大明王朝或许还希望!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等

标签: 崇祯魏忠贤

更多文章

  • 崇祯继位后还有一个21岁的皇嫂 崇祯是怎么处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皇后

    还不知道: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27年8月,大明朝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年轻的明熹宗朱由校不治而亡,将天下托付给了他的弟弟,比他更加年轻的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接手的大明朝来是一个不折不扣

  • 清朝妃子走路为什么要人扶着 古人身体有那么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妃子

    还不知道:清朝妃子走路,为什么需要宫女搀扶着?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是满族人打下来的朝代,满族人所建立的朝代与汉族人建立的宋、明等朝代有些不一样。汉族甚至汉族皇帝喜欢裹了小脚的女人,为什么要给女人裹小脚,除了对女人小脚有畸形的喜欢,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避免女人

  •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多尔衮,努尔哈赤

    还不知道:从父亲角度看,努尔哈赤为何不让多尔衮继位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也疼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却不在他们之间选择继承人。16

  • 崇祯皇帝当初令吴三桂入京勤王 吴三桂为何迟迟没有支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崇祯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明崇祯皇帝曾经命吴三桂入京勤王,但是吴三桂的反应却让他大失所望。原本只需要两三天时间,他们就可以到达北京,帮助皇帝抵抗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但是

  •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绍,东汉末年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

  •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忠贤,明朝

    还不知道:都知道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崇祯轻易地就除掉了他?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梁启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有言:“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

  • 刘备和孙尚香如果生下儿子 最后会被立作太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孙尚香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

  • 民间传言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

    还不知道:康熙到底是不是雍正害死的,清史原来比明史更不可信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即位后,民间就一直有人说看康熙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胤禵而不是雍正。记载,康熙帝赴

  • 雍正和年妃合葬是因为真爱吗 雍正陵墓有没有被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年妃

    还不知道: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不是因为真爱,雍正不会与年世兰合葬的。影视作品中的年妃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年妃,差距还是挺大的。1735年8月20日,58岁的雍正皇帝还正常在上班,21号紧急宣告病重,仅

  •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惠文王,商鞅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