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巨鹿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项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项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18 13:36:37

项羽字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率领楚军和诸侯军队先后击败了王离的长城兵团、章邯的刑徒兵团共四十万秦朝主力部队,最终王离被俘、章邯投降,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项羽也凭借巨鹿之战威服天下。但是在反复阅读相关史料的过程中,小编产生了一些疑问,比如被项羽斩杀的宋义为何停留46天不进军,项羽为何要破釜沉舟,章邯为何不救王离?

一、宋义为何停留46天不进军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巨鹿之战之前的天下大势,当时秦朝主将章邯刚刚率领军队击败并杀掉了项梁,在楚国楚怀王乘机掌握了绝对权力。而章邯认为项梁已死,楚国不足为虑,于是转向北方准备消灭赵国,赵国抵挡不住所以向各路诸侯求救。于是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救援赵国。可是进军到安阳的时候,宋义却命令军队在安阳按兵不动,停留了46天的时间没有进军,宋义为何要这么做呢?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宋义是为了坐收渔翁之利,让秦楚先争斗一番,如果秦朝赢了,军队会很疲惫,到时我们再出兵;如果秦朝败了,我们正好向西灭秦。然而项羽宣称宋义和齐国阴谋反楚,借口把他杀掉了,上报楚怀王后,自己统帅军队去救援赵国。其实根据当时力量对比,楚国救援赵国的军队5万人,而秦朝有接近40万人的军队,所以宋义想坐收渔利基本不可能。我认为,宋义停留不进军一方面是各路诸侯一样害怕强大的秦朝军队,另一方面就是宋义和项羽的权力斗争。

二、项羽的主要作战对象是章邯还是王离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巨鹿周围的军队情况:秦军分为两部,巨鹿城南敌军章邯部,兵力二十余万;巨鹿城下敌军王离部,兵力二十余万。赵国军队也有两部分,巨鹿城内友军赵王歇部,兵力万余;巨鹿城北友军赵国大将陈馀部,兵力数万。最后就是项羽率领的楚国军队,还有诸侯前来救援的军队在附近作壁上观。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但是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记载“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明显可以看出司马迁在这里自相矛盾了,其实真相不难寻找。要知道楚军是自南而来,而章邯率军驻扎在巨鹿城南,所以项羽如果想要和王离交战,必须通过章邯的防区,自然项羽是先突破了章邯的防守,然后击败俘虏了王离(从地图上也很容易看出)。王离全军覆没后,项羽和章邯后续又连续作战,最终章邯投降。

三、项羽为何要破釜沉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后世无数人在分析巨鹿之战的时候,都无比佩服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仔细分析破釜沉舟其实并不一定表示项羽有着百分之百绝对的信心,其实更大的可能是被逼无奈的举措,小编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是粮草不足,要知道秦军最终失败很大原因就是项羽袭击了运送粮草的甬道,而楚军作为一支起义军,粮草保障肯定不如正规军队。加之,当时宋义无故白白停留了46天时间,当时军中已没有多少粮食(军无现粮),即是不破釜沉舟,楚军也没有多少粮草了。二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决心。楚军内部在巨鹿之战前刚刚发生巨大的内讧,次将项羽直接斩杀了上将宋义,不论宋义多么没有能力、没有号召力,军队中总会有属于宋义的部下,为了凝聚战斗决心,项羽必须断了所有人的退路。另外如此一来,还可以克服对于秦朝主力军队的恐惧之心,不战肯定死,战还有一线生机。

四、章邯为何不救王离

其实按照当时的兵力对比,项羽和诸侯军队能够击败并俘虏王离已经是奇迹了。王离所率领的部队是秦王朝的长城兵团,一直在北方抵御匈奴。王离也是一位名将,祖父王贲、父亲王翦,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王离的军事才能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其实王离的失败,章邯需要负有一定责任,因为有两个疑点值得推敲。

一方面,项羽在进攻王离之前,首先需要经过章邯的阻拦,但是不难发现,章邯很容易被突破了,这是值得怀疑的一个方面,要知道章邯的军队是远远多于项羽的军队的。另一方面,在项羽和王离激战的时候,距离不远(就在巨鹿城南)的章邯为何没有去救援王离,最终导致王离被项羽和诸侯军队俘虏,全军覆灭。

仔细推想,不难得出结论,一切的一切都是权力的游戏。章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声,只是个少府令(管后勤的),凭借着剿灭各路起义军,章邯慢慢的积累了军功和名望。而王离在军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声望,蒙恬被杀后,王离一直负责统帅长城兵团镇守帝国北疆,加上祖辈、父辈的余荫。章邯和王离二人其实不相上下,甚至王离在军队中可能更有号召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其实是章邯节制王离、涉间(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王离心中是否服气,谁也不知道,但是章邯轻易放项羽突入巨鹿城下,后来又没有及时救援王离其实是很可疑的。

司马迁也没有亲身经历巨鹿之战,哪怕亲身经历的人或许也不能清楚每一个细节。但是,不论过程如何,结果总是最重要的。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名天下知,诸侯震服,秦朝主力军队丧失殆尽。项羽和秦朝主力军队作战,而刘邦也乘此机会率领一支军队西出武关,逼近咸阳,最终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灭秦战争的大幕缓缓落下。

标签: 项羽秦朝

更多文章

  • 李祖娥最后的下场有多惨?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祖娥,南北朝

    在古代女子命运真就如同浮萍,可悲可叹。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上党太守李希宗次女,母为博陵太姬崔幼妃。李祖娥天生丽质,《北史·北齐书》称其“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在《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 诸葛亮八卦阵有那么厉害 此阵真的无人可破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八卦阵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八卦阵无人可破?真的这么厉害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桃园三结义,结义便是一生的兄弟,他们说着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虽然他们没有那种大义去直接拔剑,但是还是基本在同一时刻死亡,前后不过数年。关羽死后,刘备率大军伐吴

  • 诸葛亮死后曹魏实力那么强 蜀汉为何没有亡在曹魏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蜀汉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没有立刻亡于强魏之下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之死便是蜀汉亡的开端。国家大权旁落的刘禅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容忍终于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可是历来在朝政上都是实习生的他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统治自己的国家呢

  •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纪信,汉朝

    纪信,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经在洛阳宫殿置酒大宴群臣,历数功臣的功劳,尤以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功劳最高,分别封侯拜相。不知道当时刘邦心中还记不记得曾经有一位将领,在危难之际假扮自己诈降项羽,自己才能够逃得性

  • 火耗归公是什么 雍正为何要大力推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火耗归公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勤政的皇帝,其中在清朝皇帝中雍正算得上是工作狂一般的存在。他的一生当中先后换过35副眼镜,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视力不断下降。雍正在位时间不长

  • 王济:西晋外戚大臣,文词俊茂,生活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济,西晋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人。西晋外戚大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孙子,司徒王浑第二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迎娶常山公主,累迁骁骑将军、侍中。爱好骑射,勇力超人,涉猎《易经》、《老子》、

  •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牵弘,魏晋

    牵弘(?-271年),字号不详,安平郡观津县人。魏晋时期将领,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颇有父风。曹魏景元年间,累任陇西太守,抵御蜀将姜维进攻。跟随邓艾灭亡蜀国,拜蜀郡太守,迁振威护军。西晋建立后,出任扬州刺史,击退东吴将领丁奉

  •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崇祯

    还不知道: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祯在干嘛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时,绝望的崇祯皇帝挥剑砍杀了儿女及后宫妃嫔,并在煤山之上,歇斯底里地大声户号: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随后便在一颗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留在他身边随他一同自尽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温恢,三国

    温恢,字曼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人物介绍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攻樊城,发动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在关羽北攻樊城之前,有一人早就料定关羽会这么做,他简直料事如神,堪比郭嘉、贾诩和司马懿。

  •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质,曹魏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