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当初投降是迫不得己 姜维后面为何对蜀汉誓死效忠

姜维当初投降是迫不得己 姜维后面为何对蜀汉誓死效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3/12/10 21:57:52

姜维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不得已而降蜀,为何在后来三十多年岁月里,会誓死效忠蜀汉?

姜维当年“不得已”而降蜀,结果却对蜀汉忠心耿耿,根本没想过回归魏国的怀抱,这里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姜维

说起姜维,很多人都会说他是穷兵黩武者,若是他不坚持北伐,让蜀汉休养生息,估计蜀汉不会这么快灭亡。这是网络中许多人的观点,但是本文对此却并不认同,本文认为,姜维乃是真正有理想的人,而且是最后一个忠于汉室之人,姜维死,大汉亡!

姜维北伐虽有穷兵黩武之嫌,但是身处蜀汉那种局势,如果不一直保持对外作战,不保持着大家的斗志,那堕落的速度,将会是非常快的。纵观华夏历史,凡是割据蜀地的势力,有几个落得了好的下场?川蜀之地太养人了,生活太安逸了,一旦放下斗志,基本就没啥前途了。

说回姜维身为魏将,却为何对蜀汉忠心耿耿,执意攻打自己的“母国”魏国?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姜维忠心汉室

姜维投降时,虽然是魏国将领的身份,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姜维出生时,还是汉家天下!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也就是建安七年,当时的天下还是汉家天下,曹魏还没有建立,所以说姜维从小长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汉室子民的身份,所以姜维天然对汉室有亲近感。后来曹丕篡汉,建立曹魏,虽然姜维的身份变成了魏国子民,但是他骨子里的汉室认同仍然没有改变!

蜀汉,这是我们后世人的叫法,在当时,蜀汉的国号就是“汉”,他们就是大汉遗民,代表着最后一块汉土,只不过我们现在为了区分西汉、东汉,所以将刘备的汉室改称为蜀汉。在当年的百姓心中,东汉这个汉室已经被曹丕灭了,只有蜀汉这个汉室了,所以说姜维其实对蜀汉并没有非常大的敌意,尤其是当他加入蜀汉集团后,更是真正的恢复了汉室子民的身份!

蜀汉集团的人,都以汉室子民自居,诸葛亮北伐,打出的口号也是匡扶汉室,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姜维越发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了,彻底和曹魏划清了界限,在姜维看来,曹魏是反叛者。也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姜维走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

当时姜维还在剑阁拼命抵挡钟会的进攻,但是刘禅却出人意料地投降了,按理说,连皇帝都投降了,姜维也应该放下了,毕竟他也算是尽忠了。但是姜维却并没有放弃,即便魏国大军已经杀入了蜀汉,刘禅已经投降,姜维仍然在想着复国,想着匡扶汉室。

《华阳国志》: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即便是皇帝都投降了,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刻,姜维仍然不愿意投降,仍然想的是光复汉室,足见其对汉室是多么的忠心!遗憾的是,姜维虽有忠勇之心,奈何大势不可逆,最终姜维光复汉室的计划失败,惨遭诛杀,不过在临死前,姜维也带走了钟会和邓艾这两员敌将,算是最后的为国尽忠吧!

二、姜维在魏国受打压,没前途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姜维之所以投靠诸葛亮,乃是被诸葛亮给逼得走投无路了。当时诸葛亮散布谣言,说姜维投降了蜀汉,搞得姜维里外不是人,只能无奈投降。但事实上,姜维在魏国内部本来就是受到打压的,他并不受重用,没啥前途,相比较而言,其实姜维投降诸葛亮的前途更大!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跟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结果诸葛亮出兵陇右的消息传来,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直接和郭淮连夜逃到了上邽,令人非常震惊!

《三国志》: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我们就看天水太守马遵的这个做法,其实就非常能体会到姜维当时的处境了,虽然姜维乃是魏将,但是他根本不受太守的重用,甚至受到太守的猜忌,这就令人非常疑惑了,既然太守猜忌姜维,又为何要把姜维带着身边一起巡视各地呢?难不成他俩有私怨?事实上,我们通过后文分析,这个太守和姜维应该是没有私怨的,他们之所以如此猜忌姜维,乃是因为魏国朝堂中人对雍凉之人的天然偏见!

雍凉地区,长期都是军阀割据,比如马超韩遂,这令曹魏众人非常厌恶,所以曹魏众人普遍认为雍凉的本地人不值得信任,平时只是利用他们干事而已。既然曹魏众人不信任雍凉本地人,那么像姜维这种本地成长起来的人才,肯定就得不到重用。平日里还好,大家一片和气,魏国众人不一定会表露出来对姜维等人的不满,但是当诸葛亮打过来时,情况就不同了。太守马遵和郭淮扔下众人自己跑了,这本身就是对姜维等人的侮辱了,如此不信任姜维,算怎么回事?

《三国志》: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

姜维等人发现太守抛下他们跑了,还以为太守怕死,于是又去追随太守,结果太守直接紧闭城门,不准姜维进入,这就太过分了。但凡是个正常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份侮辱,然而姜维还是忍了,转头去了冀城,结果冀城也不让姜维进去,这一下把就把姜维给逼入了绝境!

曹魏众人摆明了将姜维他们看做是叛军,而诸葛亮的大军就在不远处了,现在姜维他们腹背受敌,若是不早做决断,势必损失惨重,经过权衡,姜维选择了向诸葛亮投降,归顺了蜀汉!

《三国志》: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梳理完姜维投降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姜维完全就是被太守马遵给逼到诸葛亮这边去的!但凡马遵给姜维一点点信任,给姜维一条活路,姜维也是不会轻易投降的。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曹魏众人对凉州本地人的歧视,他们根本不信任凉州本地人,在他们的手下,姜维不可能有发展前途!一个不信任你的人,根本不可能提拔你,所以说跟着曹魏,姜维一辈子也就那样了,可是跟着诸葛亮,跟着蜀汉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诸葛亮对姜维非常信任,给予了姜维非常大的权力,姜维乃是魏国降将,结果诸葛亮并没有怀疑猜忌他,就这份信任,其实就远超姜维在曹魏的待遇了!

人生在世,除了吃喝玩乐,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抱负的,虽不说一定要建功立业,但至少要有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吧,证明自己的价值吧。很显然,在曹魏姜维会受到打压,没有前途。而在蜀汉,姜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只要姜维不傻,肯定会选择蜀汉啊!

三、刘禅对姜维的信任

在很多人心目中,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是诸葛亮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但事实上,姜维在加入蜀汉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小将,算不上是一军主帅,真正将他提拔到大将军这个位置的人,乃是刘禅,真正对他鼎力支持,让他放心北伐之人,乃是刘禅!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姜维北伐,虽有大胜,但也有大败,他的北伐成绩是比不上诸葛亮的。而当姜维北伐的后期,其实蜀汉内部的反对声音是很大的,不少人甚至弹劾姜维穷兵黩武,然而最终姜维的北伐仍然得以实施,这里面的最大原因,其实就是姜维得到了刘禅的支持!从刘禅和姜维的相处来看,他非常信任姜维,全力支持姜维!

费祎之死,其实和姜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费祎就是死在了魏国降将郭循,而这个郭循乃是姜维俘虏带到蜀汉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姜维和费祎之死有关了,至少姜维也要负有次要责任!然而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到姜维的地位,刘禅对他仍然是宠幸如故。姜维北伐打了大败仗,众人都弹劾姜维,于是刘禅把姜维贬职,但是却没有剥夺姜维的兵权,而且不久之后又找了个机会让姜维官复原职,足见刘禅是多么的信任姜维。

大家都说刘禅最宠幸黄皓,但我们就姜维的履历来看,就他的行事作风来看,他能够在蜀汉如此顺利,其实都少不了刘禅的支持!所以说,其实刘禅最宠幸之人乃是姜维,或者说姜维和黄皓,乃是刘禅的左膀右臂,一个负责对外,一个负责对内!

生活中有一句俗语叫作“士为知己者死”,刘禅提拔重用姜维,支持姜维的理想,支持姜维的北伐,对姜维给予最大的信任,这令人非常感动!不说姜维,就是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人,要是能遇到一个这么照顾、提拔、信任自己的领导,怎么可能不全力以赴,为领导分忧呢?

结语

综合来看,姜维之所以誓死效忠蜀汉,执意北伐进攻曹魏,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姜维忠心于汉室,二是姜维在曹魏遭到排挤打压,没有前途,三是诸葛亮刘禅对姜维非常信任,给了姜维充足的发挥空间!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姜维蜀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李严都是托孤大臣 诸葛亮是怎么将李严秒成渣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李严

    还不知道:诸葛亮和李严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是如何把李严秒成渣的?事实上,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之所以能把李严秒成渣,完全是因为刘备在提前布局!不信你看看刘备临死前,是怎么安排托孤的!刘备托孤汉中之战,刘备于正面战场击败曹操,抢下了汉中,令天

  • 张绣:汉末割据宛城的军阀,降曹后参与官渡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绣,东汉

    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

  • 姜维作为诸葛亮精挑细选大将 姜维后面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姜维

    对诸葛亮和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大将姜维,为何后期却“不堪一击”?“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利用自己的雄才伟略帮助刘备在三国纷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是被历

  • 李亨平定叛乱之后,还迎回太上皇李隆基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亨,唐朝

    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唐军从“伪燕”的手中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京。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铁蹄横扫中原,旋即攻占东都洛阳。安禄山在

  • 李世民在和武则天圆房的晚上 房梁为什么会掉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还不知道: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与武则天圆房当晚,房梁为何突然掉落?唐王李世民在与武则天洞房亲热时,却被掉下来的房梁砸中,李世民瞬间是兴致全无,同时发现房梁上有着惊天秘密,接下来就讲讲这个事关大唐国运的秘密。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李世民,

  • 历史上张柬之等人神龙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龙政变,唐朝

    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唐中宗李显登位的方式非常奇怪。那时候,武则天已经风烛残年,随时都可能去世。而且实际上,神龙政变以后,武则天也就是过了一年多一点就去世了。排除武则天因为被夺位造成心情郁闷的因素,武则天也不会活

  • 李卫作为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 最后为何只有他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卫,清朝,雍正

    对李卫能善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的三大宠臣中,为何只有李卫能够善终?《李卫当官》《雍正王朝》大家都看过吧,对于剧中李卫古灵精怪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而历史上的李卫则更加传奇。雍正在宫中最器重年羹尧、隆科多和李卫这三人,可是这三个人只有李卫得以善终,其他两

  • 历史上刘备是如何夺取益州得?真的是靠马超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夺取益州,既是《隆中对》的既定目标,同时也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的必然,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12年,刘备和刘璋正式决裂,从葭萌关向成都进军,开始攻取益州。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从212年直到214年才兵临成都。当时成都城中还有精兵三万

  • 安禄山造反时军队那么强大 唐朝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禄山,唐朝

    还不知道:唐朝和安禄山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唐朝为何短短十年平定了安史之乱!纵观唐朝的统治全国的方略,虽然不能说像西周那样诸侯林立的一个个小国,但是唐朝的十个节度使,这样的体制就会给藩镇割据创造了生存的土壤,由于李林甫的私心,自从他干掉张

  • 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赵云

    对诸葛亮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怎么样?如果要弄清诸葛亮和赵云的具体关系,那就应该从他们和刘备的关系说起。首先我们说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在《隆中对》中明确的写出了诸葛亮追随刘备后两人的关系,其原文为:“先主曰:(刘备)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