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3:00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中,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当时明朝官方是认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这一说法的。也就是说,朱棣对外宣称的,就是朱允炆自焚而死。

但是,后世有很多民间记载,说朱棣实际上并不知道朱允炆究竟到哪里去了,他甚至也在到处寻找。以至于他派郑和“七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夸耀明朝的国力,开展明朝与海外的交流合作,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那么,朱棣究竟知不知道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朱棣是知道的。

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记载的都没错,朱允炆确实被焚烧而死了。只不过,朱允炆被烧死,很有可能并非自焚,而是被朱棣烧死的。或者说,朱棣先派人杀掉朱允炆,再制造自焚现场。

为什么说这火,很有可能是朱棣放的呢?

首先,朱棣必须让朱允炆死。

朱棣打了四年的仗,终于才打进京城。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自己当皇帝。

如果朱棣打进南京城的时候,发现朱允炆端端正正坐在皇帝宝座上,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如何自处?他不可能直接上去,把朱允炆拉下来,自己坐上去吧?

可能那时候,他唯一能做的,还就是让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他当辅政大臣。然后再想办法,慢慢让朱允炆“暴死”。但是那样一来,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获得“权臣”的名声。同时,朱允炆“暴死”,他肯定脱不了谋害的嫌疑。再说了,就算朱允炆死了,皇位也不一定就是他的,他还得扶持朱允炆的儿子当傀儡,这样又得再想办法让朱允炆的儿子“禅让”。

这个过程,多么煎熬和愁心。哪有直接让朱允炆在兵荒马乱中死掉方便啊。

所以,无论如何,朱棣要搞死朱允炆。

其次,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

为什么我们说,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朱棣之所以能够打进南京城,是因为有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给朱棣开门。

事实上,整个“靖难之役”,朱棣一直打得不顺畅。毕竟只是一个偏师,要想对抗中央军,本来就是很困难的。要不是最后姚广孝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别去攻城拔寨,直接杀到京城,拿下京城,一切都解决了。朱棣要不这样做,很难说他能取得胜利。

但是姚广孝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其实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不能旷日持久打京城。因为一旦这样做,全国各地勤王的军队,早就赶到了。那时候朱棣被内外夹攻,他照样无法成功。所以,必须要不费什么劲就能打进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内应。显然,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就是朱棣发展的内应。

这两个人,既然能做朱棣的内应,自然会听朱棣的话,先把朱允炆杀掉。同时为了掩人耳目,再制造自焚现场。

既然朱允炆很有可能是朱棣杀掉的。那么,朱棣有没有四处寻找朱允炆呢?

我认为,朱棣肯定也在这么做。

有人可能就奇怪了,既然朱棣已经杀掉朱允炆,为什么他还要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呢?

我认为,朱棣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是想掩人耳目。

皇宫中放的那场大火,虽然很巧妙,但就像上面我们说的那样,其实还是经不住推敲的。如果这件事,让民间反复推敲,必然有人会把朱棣放火烧死朱允炆的事情记载下来,这对朱棣显然是不利的。

要想不被议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装出不知道朱允炆下落的样子。注意,必须是装出。如果认可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么朱棣就坐不稳皇位;如果认可朱允炆被烧死,那么朱棣会被怀疑是凶手。唯有表面上认可朱允炆被烧死,暗地里派人去寻找,同时又把这种寻找故意泄露出去,才能让朱棣既能坐稳皇位,又能摆脱放火烧死朱允炆的嫌疑。

可见,朱棣的这一招,实在是心机深沉的。

标签: 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华歆:汉末三国名士、重臣,见识过人、清正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歆,东汉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

  • 白起真的没有打过败仗吗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白起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战神白起真的一生从未有败绩吗?他是怎么做到的?白起确实是一生中没有败战,按照史记白起传的说法是【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武安君为秦国攻占了城池有七十余

  • 朱高煦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高煦,明朝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史书记载,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朱元璋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明太祖对他非常厌恶。建文帝继位后,朱高煦与兄长朱高炽一同入朝。舅舅徐辉祖见

  • 路招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路招,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袁术称帝,众叛亲离,被迫将玉玺送给袁绍,曹操派刘备截击袁术,他和朱灵一起,随同刘备率五万大军出征,后来,刘备吞并了他的部队,他的结局如何?差点被曹操杀了,这位大将是谁呢?他的名字叫路招,在演义中,为路昭。先说演义,后说正史。在

  • 陈武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死在逍遥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武,三国

    所谓十二虎臣,是因《三国志》中孙吴十二将同传而得名,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武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孙策亲自招纳的四名虎将之一(蒋钦、周泰、董袭),统帅孙吴的精锐部队庐江精锐,更是《三国志》里面记载最少的虎臣,仅有150字。那陈武是如何助孙策平定江东,如何为护孙权而战死逍遥津的

  • 范雎为何要杀白起 两人之间有什么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雎,白起

    对范雎和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范雎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为何要害死白起?对秦昭襄王他有愧疚吗?搞政治的,只谈利弊,哪有好坏之分呢?范雎本身也就是政治家,所以只能看看他对秦国、对自己、对白起有没有利弊而已。范雎这一生,其实只需要向三个人做一个交代。第一个当然就是他

  • 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后 武则天为何如此激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和尚,武则天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与和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第一次宠幸和尚后,武则天为何激动到颤抖?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都是男权至上,男尊女卑,所以在朝堂上很少有女性角色当官,更不用提领兵打仗了。女子在古代的地位极其低下,只能算是男人的一个附属品。大部分的她们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

  • 甘宁的一生有哪些作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宁,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时期的勇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吕布。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甘宁丝毫不比他差,曾率一千军士驻守河边镇住关羽,使得蜀军不敢渡河;还曾率百骑劫数十万魏军的大营,吓得曹操后退。既然甘宁如此勇猛,为何孙权不给他封

  • 隆科多和年羹尧都被雍正除掉了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张廷玉

    还不知道:雍正和张廷玉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杀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尧,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雍正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康乾盛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性格中有残忍暴虐的一面,为了推行改革,用铁血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作为皇帝的宠臣,为何隆科多和年

  • 程普是什么人?排行十二虎臣之首的他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程普,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一提起东吴的名将,首先想到的是四大都督,其次才是十二虎臣。程普作为十二虎臣之首,跟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资历远比四都督之首的周瑜深得多,战功也不弱于他。那为何程普不受孙权重用呢一,跟随孙坚程普出身幽州右北平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