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兄弟两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曹丕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兄弟两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3/12/19 1:04:40

曹植曹丕感情如何,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很多人都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更喜爱文采斐然的曹植曹子建,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另一个儿子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曹丕继位之后,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也曾想过下毒手,所以总是觉得曹丕心狠手辣,而曹植却是十分无辜。那么,这样的想法是否有些偏激呢?真实情况下,曹丕对曹植是什么样的,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如何呢?

在权力的争夺斗争中,尤其是当双方的砝码相差悬殊时,看舞台剧的观众们,总习惯用眼泪和移情于己的感叹,掩饰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致命缺陷。曹丕曹植是在争夺储位,不是一般家庭的兄友弟恭,用心机、计谋再正常不过了,说到底是曹植手下人不像吴质给力罢了,看史书曹植并没有主动参与争夺储位,都是他手下人杨修丁仪兄弟在热衷、闹腾罢了。想要扶曹植上位来谋取利益罢了,曹操一开始就是对曹丕区别对待的,对很多儿子封了侯,唯独曹丕是五官中郎将、丞相副,在一门躲多侯的情况下,不封侯的那个是要继承老爹的爵位的。

所以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时的诏令“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我觉得曹操的令文的意思是这样;你们闹腾什么,曹丕早就是我定的继承人,否认自己曾经欲立曹植引起的政治风波,曹操不做声,下面人以为有机会,就会闹。曹老板的心思确定了,就不让人闹腾了。还说自己一开始就是让曹丕做接班人的,等于说那些和曹植搅和在一起的人,很蠢来着。

曹丕狠毒无非是《七步诗》罢了,好多人是不信的,研究正史的话,还是不要相信了。曹丕有很多正当的理由杀曹植,比如醉酒辱骂监国使者,监国使者代表的是皇权,这是藐视皇权,私自祭奠先王。但是七步不成诗这个理由最差劲,曹丕不是傻子,他知道弟弟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否则也不用用哭来表示自己的孝心了。用曹植最擅长的东西来考校他,真是无语死了。曹丕曹植的关系没有那么差劲。

总的来说,争储事件历时短暂,曹植只是作为他人谋取私利的依托被动参与。因此,整个事件没有造成兄弟关系的隔阂:

建安二十年(215),曹丕尚托曹植索玉玦,二十二年(217)兄弟又一同宴饮。据曹植《黄初六年令》

黄初三年(222),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曹植赴京陈诬告之罪。曹丕不听众议,免植罪使归国。黄初四年(223),曹植徙封雍丘,

又为监官所举,亦未治罪。

黄初五年(224)春正月,曹丕下令曰:“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

政令下达的原因未载,但联系曹植为监官所举的时间及黄初五年后未曾受诬的情况来看,曹植无疑是此令的最大受益者。数次受诬,屡次赦免,曹丕待曹植真可谓宽容优厚。前人多谓曹丕遣使者罗织曹植罪名,其实不然。否则,曹丕为何既使人捏造罪名,却又不治其罪?

究其实际,当时政策对诸侯王监察甚严,而监国谒者也不轻松,稍有不慎,即招杀身之祸。

《三国志·魏书·楚王彪传》

记,嘉平元年令狐愚与王凌谋立曹彪,事发,曹彪自杀。彪之官属以下及监国谒者,坐知情无辅导之义,皆伏诛。”监国谒者、防辅吏担负检举诸侯之过、防非辅正之责,楚之监国谒者因未能及时上报曹彪之过,便受株连被杀。因此,监国谒者势必严密伺察诸侯之过,及时上报、

纠过,以免祸及自身。而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面对严密监察,必然会频繁与监国谒者发生冲突,难免为其所奏。故曹植屡次为监国谒者所奏,实由己之行事所致,曹丕对其比较宽容,屡次赦免其罪责并未严肃处理。曹操曾训诫曹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此语正可为曹丕与曹植关系之注脚。黄初以后,曹丕、曹植情为兄弟,义为君臣,从君臣角度出发来看,曹丕待曹植不薄。

我再增加一个例子,“初植未到关,自念有过,宜当谢帝。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而关吏以闻,帝使人逆之,不得见。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会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诏乃听复王服。《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封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曹丕知道曹植的消息还是比较高兴的,等到见了面,又装着一副严肃的表情,不和曹植说话。

还有《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封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增加曹植的封邑,算是不错吧?

标签: 曹丕曹植

更多文章

  • 一介书生黄巢,为何最后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黄巢

    黄巢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人物介绍网小编告诉你。黄巢和王仙芝原来都是贩卖私盐的走私贩,各自手下有一个走私贩集团。自汉代以来,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因而一直是国家公营的物资,严禁私人贩卖,朝廷对走私贩的处罚也很严厉。但正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再严厉的处罚也挡不住贪心的人铤而走险。当时的走私贩(取贩卖之意

  • 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是谁?“主动戴绿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刘彧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话说得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好几百位帝王,一些帝王忧国忧民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但有一些帝王的所作所为让世人大跌眼镜。要问观景哪家帝王嗜好最奇葩?非南朝宋的宋明帝刘彧莫属。他奇葩的嗜好说出来,

  • 朱棣上位不正能称为“千古一帝”吗?历代名人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帝王虽不在于门户的高低,却需要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他能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咱们先看看历代名人对他的评价。中国近代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对朱棣有这样的评价:明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

  • 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王阳明为何能因“心学”成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王阳明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472年10月的浙江绍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明代著名的大儒王,被后世冠以圣人、创造出“心学”的王阳明。相信不少有人都听过这个说法,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半个则是曾国藩

  • 被称“流氓”的明朝才子!杨慎的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杨慎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杨慎的生平事迹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是明朝第一才子,却被人称为一代流氓,因为劝阻皇帝认爹,被贬到边疆30年。晚年写下一首词,成为千古名词,几乎人人会背。他的一生令人唏嘘,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是谁?他就是——杨慎。杨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生于明孝宗弘治

  • “黑袍妖僧”的称号出自哪里?姚广孝为何有此称呼?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姚广孝

    很多人都不了解姚广孝为何被称“黑袍妖僧”?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姚广孝被称为“黑袍妖僧”,他对朱棣的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初朱棣造反就是他的主意。朱棣成功以后,他被称为“黑衣宰相”,不过“黑袍妖僧”是泛互联网时代派生的一个历史名词,无可考证其出处。但不容置疑,它是在“黑衣宰相”的基础

  • 钩弋夫人作为汉武帝的宠妃 汉武帝最后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你真的了解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有一个非常奇特并且他极其宠爱的妃子,名为钩弋夫人,她是汉武帝晚年时期的一个妃子,相貌出众,并且还有一段很奇特的身世。然而,尽管汉武帝非常宠爱这位钩弋夫人,但是最终还是下令将她处死了,这究竟是

  • 历史上第一位废后是谁?她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汉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文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在世时吕后就在后宫横行霸道,因为她曾经对大汉的江山有功,所以刘邦也是对她百般的忍让,刘邦一死她马上将后宫肃清,唯独没有责难地位非常低的薄姬,而是将她送到儿子的封地去了代国,他的儿子已经是代国的国主,身为母亲自

  • 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之一,令妃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令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令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是历史上妃嫔比较多的一个皇帝,他的一生中,身边从不缺美女,在外人看来他是喜爱美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位典型的富二代加啃老族,但历史上的乾隆用情很深,而且非常专一,从始至终他只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富察氏,

  • 她是历史上真正的“尔晴”,生了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历史记载,傅恒很是受到乾隆的重用,而傅恒本人也极具才能,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都显出了卓越的才能,取得了很优秀的业绩。并且富察皇后也确实是傅恒的亲姐姐,而自己姐姐是皇后,那无论什么方面肯定都要是相匹配的,而不是说就迎娶一个宫女回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