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初的第一阴谋家是谁?陈平三换其主六出奇计!

汉初的第一阴谋家是谁?陈平三换其主六出奇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1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5:37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汉高祖刘邦的左膀右臂,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

刘邦说了: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因为这三人功劳本来就很大,再加上汉高祖刘邦这样一番大肆的宣扬,"汉初三杰"的名号就这样响当当的立了起来。但是在他们耀眼的光环背后,还有一人不显山,不露水,却也是功劳巨大,他就是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大家听到这个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好不起眼,好平淡无奇的名字,人堆里一抓一大把的名字,但是如果大家把这个人想的和他的名字一样简单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汉初三杰"的功劳够大吧,可他们结局怎样呢?

张良不争权,不夺利,做官随遇而安,刘邦驾崩后,一度想辞官修道,后来吕后拼命拦下。

人是虽然留下了,但张良一直不怎么活跃,不发一言,不建一策,以半隐退的状态了却残生。

萧何呢,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能力还出众,所以受到刘邦猜忌较重,所以萧何第一次家财全都捐出去做军费,以安刘邦之心;第二次,索性舍却良好的政治声誉,在长安强买平民的良田,惹得京师上下怨声载道,总算跌跌撞撞地换取了平安。

至于韩信,他是最惨的。

韩信手握军权,军事才能太过耀眼,引起了刘邦深深地猜忌。他先是从齐王徙封为楚王,被剥夺了兵权。而后刘邦以伪游云梦之计,擒韩信回长安,治其谋反之罪。这项莫须有的罪名并无任何实证,韩信被无罪释放,但爵位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后来又和陈豨联合谋反,结果事发被诛。

可是陈平呢,一直实权在手,在官场游刃有余,直到文帝时期才因病去世。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领略一下他传奇的一生吧。

一、割肉甚均,娶妻甚嬴

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人。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可是这一举动,嫂子却看不下去了,所以就不免说些闲话,发发牢骚。

有一次,有人问陈平,你家也不富裕,你为什么吃的这么胖呢?陈平的嫂子在旁趁机讽刺他,说"都是吃糠咽菜罢了,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本是图嘴巴痛快,没想传到陈平兄长耳朵里,发了脾气,直接把妻子打发回家了。"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平与他哥哥的兄弟感情之深。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吗?其实不然。

史书记载道: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在当时那个社会里,能吃上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说寸肉寸金也不为过,所以分肉就是很大的一门学问,分多分少都会得罪人。而陈平恰恰能让人心服口服,让多分肉者无人嫉妒,少分肉者无人怨恨,可见其对平常邻里之间关系,是否有矛盾,长幼尊卑是否有序等情况掌握的是一清二楚。

正是能如此深谋远虑,所以他才会有自信发出感慨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可是他就这样,在旁人眼里"好吃懒做"了若干年,兜兜转转,也该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可是他除了长的帅之外,一无是处,但在那个时期又不能靠脸吃饭,所以富人家没一个想把姑娘嫁给他,穷人家的姑娘他又看不上,所以事情就一直耽搁。

可是不久之后,这好事还真让陈平给碰到了。"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

当然,张负也是考察了一番才决定要下嫁孙女的,因为一次他跟着陈平到了陈家,陈家住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由此他断定陈平今后必会有一番事业,事实证明张负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

二、三换其主,六出奇计

可是太平日子没过多久,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陈平认为自己也该干一番事业了,所以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

虽然魏咎也算是给予陈平官职以示尊重,可很多时候,却多无视陈平的建议,不听陈平的劝诫,于是,陈平便开始令寻新主。

过了多时,项羽率部打到了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可是当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后,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在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他之后,他感觉自已之后可能会性命不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就投奔刘邦了。

之后也就引出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陈平盗嫂。

陈平初到汉营,刘邦便授予其较高的职位——都尉,这不用说肯定引起了许多将领的不满,于是对其大肆造谣: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听听,乱搞男女关系、墙头草随风倒、还贪个没够,将陈平的名声说的一无是处,所谓品德败坏、违背人伦,各种还是都沾边了,陈平这种人还是别用了。刘邦听后召见陈平询问,陈平坦然承认受金一事,并说道: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人家陈平还理直气壮,意思是我刚来,身上分文没有,没钱怎么展开工作?刘邦听后疑虑消除,对陈平好感倍增,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陈平呢,也开始一心一意好好干了,至于"盗嫂"一事,陈平也懒得解释,嫂子都被哥哥赶跑了,去哪儿盗去啊?

之后,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他献出了第一计——反间计。

此计目的是离间项羽和范增。他重金收买楚军将士,散布谣言说:"项王部下中范增和钟离昧功劳最大却没有封王,他们其实和汉王约定好共同消灭项羽,分其土地。"

项羽果然起疑,之后重大事件都不再与钟离昧商量,甚至也怀疑范增。之后陈平为了彻底孤立项羽,设计嫁祸于范增。项羽听信谣言,不再听从范增计策,范增于是告老还乡,没想到项羽毫不挽留,范增一路气得吃不下,睡不着,于是背上起了个毒瘤,一病不起,从此就没再爬起来。就这样,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项羽最重要的谋士。

之后接着第二计,诈降霸王,解了荥阳之围。

陈平在这个过程中作了精心布置。先是散布假消息,放出投降的口风,麻痹楚军。然后,让主动请缨李代桃僵的大将纪信冒充刘邦,带着由两千花容月貌的女子组成的仪仗队从东门出城“投降”。包围的楚军看到这幅场面,怎生经受得住,各门的铁桶阵顿时松弛下来抢姑娘去了。

刘邦利用这难得的松动,顺利从西门冲出了包围圈,逃出生天。与之相反,姑娘们则凄凄惨惨戚戚,被虎狼之师所掳,走上祭坛。但她们的命运很明显已经不在陈平考虑范围之内了,欲成大事者,何必拘泥于此种小节?

公元前203年11月,汉军大将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军威大振。而刘邦受伤正屯兵在广武,与楚军相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韩信乘刘邦失利之机,派遣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

刘邦大怒,但陈平及时阻止了他,提出第三计,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陈平的定海神针之计,联齐灭楚,天下大定。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之后有人告发韩信想要谋反,此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陈平才答。

一番辩论后,刘邦自知军队、将领都不如韩信,陈平献计诈出云梦泽,将韩信智擒。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第四计,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第五计,仍然是逃跑。

匈奴自古就与华夏民族渊源颇深,战国时期,北地各诸侯国就与匈奴人有过多番交手,其中赵国的表现最为抢眼,多有主动的攻势。

公元前200年冬,匈奴再度南下,刘邦于是统率32万骑兵、步兵亲征。刘邦向北行进到平城时,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个重要路口,截住汉兵的后援。

高祖登上山头向四面眺望,只见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骑兵屯驻把守。汉军坚持七天七夜后,已经无力支撑,陈平献出一计,走夫人路线,派遣使者向单于的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然后另取出一幅图画,说是汉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汉使说道要与单于言和,所以准备献出国内第一美女。

阏氏微怒地说。"宝贝留下,美女这个就不要不要啦,赶快拿回去吧!"汉使说:"汉帝也觉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怕会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是事出无奈,似乎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们的围,那我们当然不会把美人献给单于了,情愿给您多送点儿金银珠宝。"

阏氏眉开眼笑:"请你回去告诉汉帝,尽管放心好了。"于是后来匈奴退兵,一场大劫就这样轻易化解了。

如果你认为陈平的前五计除了离间就是耍诈,要么就是贿赂,纷纷摆不上台面,那么接下来的第六计则仍然保持了这种“优良”作风,在平定陈豨反叛的过程中,毫不犹豫地通过金钱收买其部下将领的方式,顺顺当当地平叛成功。

纵观陈平这“六出奇计”,有人会说都是下三滥的阴招,但细细品来,却无一不具备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实用性,事半功倍的功利性。你们尽管人格高尚,但打了败仗,输了江山,别人家的史书中,你们就是寇贼;我这些阴招成功了,我家主公坐稳天下,世袭罔替,我这些“阴招”被后世只能称颂为“奇计”!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输家永远没有机会指责赢家的卑鄙,尽管去坟墓中诅咒吧。

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陈平的为官之道在于不结党,不购置产业,不蓄奴养婢。从不和其他大臣走动,尤其是掌握军权的大臣。和刘邦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不主动帮刘邦解决涉及隐私的问题,除非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因而没有被灭口的必要,所以刘邦一直放心用他,认为他的才能适合当个副手,所以才放心让他辅助新主。

在刘邦弥留之际,听人说樊哙与吕后勾结,想要图谋不轨,于是要立斩樊哙。陈平和周勃走到路上就合计这个事儿,如果杀了樊哙,吕后会让他们死。不杀吧,刘邦让他们死。不如把樊哙用囚车带回去,让皇帝亲自解决。

果然,押着樊哙返回的路上,刘邦死了。陈平怕吕后听信谣言,将自己杀死在路上,于是安置好樊哙后,只身快马加鞭回去报信,并去刘邦灵堂故意哭灵,把樊哙没死的信息告诉在暗中偷听的吕后。吕后听了他的哭诉,内心被感动,取消了杀机,准许他留在帝都,封他为郎中令,让他辅助新皇,他用他的机智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如果大家以为陈平背叛了汉王朝,那可就错了,吕后一党专政期间,陈平一直保持低调,但凡吕后想做的事儿,陈平一律赞同,根本不顾自己身上背负的骂名,后来时机成熟,他暗中联合周勃,清除了吕党,辅佐文帝继位。

标签: 汉朝陈平

更多文章

  • “中兴四将”是什么产生的?“中兴四将”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岳飞,韩世忠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兴四将”是什么产生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故宫博物院现藏南宋画师刘松年所绘之《中兴四将图》,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已擦去,而现存清代乾隆帝墨笔楷书重题,依次是"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

  • 费祎:诸葛亮临终托付的人,为蜀国延续30年寿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费祎,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费祎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受先帝遗诏,成为蜀汉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建兴元年,诸葛亮受封为武乡侯,并开始开府治事。在其相府之中,有一位地位极其特殊的人物,虽然当时官位不大,却受到诸葛亮异乎寻常的重视,而此人正是费祎费文伟。公元225年,诸葛亮在讨伐南

  • 朱高炽在位有什么贡献?为何在位不就却能被后世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高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高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华历史十分悠久,历史人物不计其数,而在这些人物中,皇帝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在众多的帝王里,有的统治时间极长,如分别在位六十一、六十年的康熙、乾隆爷孙俩,或是在位五十四年的汉武帝刘彻,在位四十三年的唐玄宗李隆基等等。但与之对应,也有许多统

  •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 刘邦为什么会让他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恒,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恒继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你知道刘邦死后为什么会是刘恒来继位而不是别的皇子来继位吗?这中间其实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吧!想了解刘恒的话,就一定要先了解他的出身和身世背景。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如果按照顺位来说基本上是

  • 盘点李世民手下的六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621年5月,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在虎牢关,大败前来援救洛阳军阀王世充的河北豪杰——夏王窦建德。此战中,夏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窦建德也当场被擒。听说窦建德投降,里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王世充也选择了投降。由

  • 萧何恪尽职守被刘邦夸奖,却不知自己大祸临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何,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萧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萧何,是西汉名相,乃是大汉王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正所谓树大招风,在猜忌心极强、有杀功臣恶名的刘邦手下,萧何自然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萧何到底是如何保住自己身家性命的呢?而冯梦龙在《智囊》中,便重点介绍了萧何的保身之道。萧何,之所以被

  • 匈奴一直都是汉朝的敌人 匈奴人建立汉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汗国

    对刘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这个字,现在很多情况下指的都是汉民族的意思,而且这个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很深刻的含义的。不过,它在古代同样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汉朝时期,匈奴一直都是汉朝的敌人,有能力对它出手的时候绝对不会龟缩不前,然而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

  • 朱高炽射箭真的百发百中?历史上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高炽,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朱高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历史上,朱高炽确实在父亲朱棣和两个弟弟的阴影之下获得战战兢兢。而他之所以活得那么憋屈,完全是因为他患有肥胖病。在明代学者焦竑编纂的《国朝献徵录》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皇太子(朱高炽)校场射箭,下

  • 乾隆告诫嘉庆不可杀和珅 结果嘉庆没有听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和珅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杀和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先来说一下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康熙带进宫中培养,在康熙的教导下,乾隆懂得了很多治国用人的道理。乾隆继位之后,向来不拘一格,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能力,那我就用你。比如纪晓岚、阿桂,甚至经常得罪他的刘墉。而和

  • 大臣连写7封奏折,雍正看后直接给他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鄂尔泰祖上曾在努尔哈赤麾下立过大功,也是镶黄旗名门,可惜到了鄂尔泰这一辈,家道中落。曾有人向康熙举荐过鄂尔泰,康熙认为鄂尔泰不堪大用,后来他结识了一位贵人,这位贵人就是当时的四皇子胤禛。胤禛有一次因为手头紧,正好碰到鄂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