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他到底在等什么?

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他到底在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3/12/4 21:34:48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魏蜀吴”三分天下,群雄辈出,猛将如云,彼此争战不休,致使天下大乱,虽说看起来“热闹”,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大乱受苦的还是普通人民!而“三国之乱”一直延续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孙吴。

虽说西晋是由司马炎在公元266年篡魏后开创的,但真正为晋朝铺路的却是司马懿!高平陵事变后,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司马家大权在握,已经成为“无冕之王”!

而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事变”时已是七十高龄,足足“熬死了”曹家三代人!那他为何蛰伏了如此之久呢?

其实蛰伏如此之久也非他所愿,实在是之前有心无力!

手中无权,不受重用

司马懿公元179年出生于河内郡,其父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共育八子,司马懿是老二,与其他几个兄弟并称为“司马八达”,司马家一门八子,各个俊杰,在当时传为佳话,当然其中最“耀眼”的还是司马懿。

司马懿天资聪颖,英姿不凡,自幼便头角峥嵘,远近闻名,因此曹操任司空后特意征辟他入府为官,但司马懿自视甚高,看不起身为宦官之后的曹操,因而推迟不去,曹操成为丞相后,强征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自知得罪了曹操,因而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惹怒了曹操。

据《三国志》所载: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都是一些不太紧要的文官官职,手中没有多少权力,因而这时的司马懿就算想要起兵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再者说来曹操一代枭雄,非司马懿所能相比,有他在,司马懿不敢擅动。

虽受重用,没有军权

司马懿的发迹始于曹丕登基后,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就与曹丕关系很好,后因鼎力协助曹丕登基而受到重用,历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等职,受封安国乡侯。

曹丕虽重用司马懿,却也记得曹操告诫他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之人”,因此对他心存戒备,于公元221年免去其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虽然官职是高了,但手中却没了军权,只负责处理政务。

因此此时的司马懿还是没有造反的实力,当时天下大乱,手中有军权才有话语权。

曹丕短命,仅仅当了六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临终之际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辅佐太子曹叡。公元226年,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手握军权,积攒实力

曹叡在位时,司马懿被改封为舞阳侯,有了军权,开始统兵打战,这期间他南征北战,于新城之战擒斩孟达,抵抗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平定辽东……战功赫赫,逐渐在军队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魏明帝时期的司马懿虽然有了军权,但还处在收买人心,积攒威信的阶段,而且诸葛亮虎视眈眈,多次起兵北伐,他疲于应对,自然无力起兵造反。再者说来,曹叡并非昏庸无能之辈,反而颇有才能,其他两位辅政大臣也不是“吃素的”,对司马懿多有制衡,所以此时的司马懿依然无力起兵造反,只能继续隐忍。

万事俱备,一举成功

公元239年,明帝驾崩,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奉命辅佐幼主。曹爽此人心胸狭隘,容不下司马懿,因此屡屡排挤打压,司马懿不愿与其正面“硬刚”,表面上不断隐忍退步,实则在暗中筹谋不断,准备给曹爽致命一击!

曹爽狂妄自大,视司马懿的退让为软弱无能,渐渐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随行,带走大批士兵,洛阳城内因而兵力空虚,暗中蛰伏的司马懿看中时机,发动政变,一举斩杀曹爽等人,曹魏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懿手中!

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曹魏政权自此灭亡,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国纷争的乱局自此终结!

司马懿之所以等到七十高龄才起兵造反实在是无奈之举,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在位时,司马懿根本没有起兵造反的机会和实力,三人都对其有所提防,直至曹叡驾崩,曹芳继位,司马懿才等来了良机,曹芳年幼,不足为虑,曹爽好大喜功,胸无谋略,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而此时的司马懿在军中威信甚高且诸葛亮已死,蜀国不成气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具之时,因而司马懿才能造反成功。

三国群雄辈出,论才干,司马懿绝非是最顶尖的,但他却是笑到最后的,原因无他,活的够长。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统治皇帝之死 同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同治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之死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治皇帝死的时候,才只有19岁,连20岁都不到,而造成他的死因的到底是什么,却始终是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分成了两派,一个认为是天花,另一个认为是梅毒。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而造成两种病的病因也是完全不同的,究竟谁的说法

  • 孝慎皇后死后皇帝为何祭奠了六十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慎皇后,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孝慎皇后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说起道光帝最宠爱的女人,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孝全皇后,然而,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众多,皇帝不可能独宠一个女人,除了孝全皇后之外,孝慎皇后也深得圣宠,死后被道光帝亲自祭奠了五六十次,这在清朝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孝慎皇后并非道光帝的原配妻子,道光帝

  • 荣妃十年狂生六个子女,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荣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荣妃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在一些清朝宫廷剧中,经常可以见到某个女人把皇帝或是皇子迷得团团转,事实上,历史上是存在这样的女人的,她们身上可能有某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比如说皇太极后宫的海兰珠、顺治后宫的董鄂妃等等。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同样是一位把皇帝迷得团团转的女人,她就

  • 悫惠皇贵妃:康熙宠爱了22年的女子,她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悫惠皇贵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悫惠皇贵妃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康熙早中期,后宫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位皇后(孝诚、孝昭、孝懿)和四大宠妃(惠宜德荣),到了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悫惠皇贵妃了。悫惠皇贵妃,一个与康熙关系非常复杂的女人,竟同样会与多情天子乾隆产生交集,一起来看一下吧。悫惠皇贵妃姓佟佳氏,生

  • 顾常和雍正的关系到底好不好 顾常为何死后八年才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顾常,雍正

    还不知道:顾常和雍正关系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顾常在是雍正皇帝嫔妃之一,当年顾氏通过选秀入宫,被封常在。“常在”并不是名字,而是清宫内嫔妃制度的称谓之一,常在地位并不算高,仅比“答应”要高一级,不过雍正帝却十分宠爱顾常在,但这也为顾常在带来了不少记恨的眼光。顾

  • 爱新觉罗·绵恺:嘉庆最不成器的儿子,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爱新觉罗·绵恺,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绵恺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嘉庆在清朝前中期的皇帝当中,属于子嗣最稀薄的一个,他一共只有五个儿子,分别为皇长子穆郡王(早夭)、皇次子绵宁、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和皇五子绵愉,在这五个儿子中,皇三子绵恺当属最不成器的一个。绵恺生于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生母是嘉庆第二任

  • 雍正时期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 雍正皇帝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重农轻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虽然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但即位后的他面对的处境变的更加艰难。既要稳住朝局,又要想办法推行改革,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在推广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挠。雍正基本上继承了先帝鼓励开荒的策略,所以他对农耕工作十分

  • 弘晟:雍正最疼爱的儿子,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弘晟,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弘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弘晟生于康熙六十年十月,生母是雍正敦肃皇贵妃年氏。年氏原是汉军镶白旗的一名旗女,于康熙五十年左右被康熙指婚给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自从年氏入雍亲王府后,她便迅速获得了雍亲王的宠爱,连续不断地为胤禛生下儿女,在福慧降生之前,年氏已经生下了第四

  • 13岁宫女被雍正宠幸,她后来结局如何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四爷”雍正与若曦上演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结局不太美好,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翻阅清宫史料,发现皇帝与宫女之间确实有可能存在“恋情”,今天的主人公便是来自雍正后宫,她是一位宫女,名叫云惠。清朝雍正年

  • 曹洪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曹丕为什么还要杀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曹洪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杀曹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曹洪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和曹操的关系的也真的是非常的好的,而且曹洪几次在危难之际救了曹操两次,而且是直接救命的那种,但是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上位以后曹丕竟然要杀这位有恩于自己父亲的人,而且他们还是嫡系关系,这么亲的关系曹丕为什么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