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行瑜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行瑜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3/12/10 6:19:17

王行瑜在历史上不出名,他是唐末将领。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

景福二年(893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向唐昭宗索要尚书令一职,虽遭拒绝,但却被尊为尚父。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嚣张跋扈的王行瑜就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打得走投无路,遭部下刺杀而亡。为何王行瑜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一,早年从军

王行瑜少时从军,在邠州守将朱玫手下效力。广明二年(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王行瑜便随朱玫反抗黄巢,屡立战功,得以升任偏将。

二,担任节度使

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拥立宗室李煴为帝,反叛唐朝。然后朱玫封王行瑜为天平军节度使,让他驻守大散关,追杀唐僖宗。王行瑜率军攻打大唐峰,结果被唐将李鋋(chan)打败。

王行瑜屡次败于唐军,担心朱玫责罚,又听说朝廷下令斩杀朱玫的人可以获封邠宁节度使。于是对部下说:“现在兵败回京,一定会因为无功而被处死。如果杀了朱玫,迎接天子回京而获取富贵,行不行呢?”部下听了都回答说:“行。”然后王行瑜率军返回长安,带着兵器去见朱玫。

朱玫正在处理军务,听说王行瑜带兵闯入府邸,于是当面呵斥说:“你擅自回军,是要谋反吗?”王行瑜回答说:“我不是谋反,只是要拿你的首级换取富贵罢了。”然后王行瑜杀朱玫降唐,成为邠宁节度使。但朱玫死后,叛军军心大乱,与王行瑜互相攻杀,双方各自在京师大肆抢掠,导致百姓死伤无数。

大顺二年(891年),宦官杨复恭被人告发谋反,唐昭宗早就怨恨他害死自己的舅舅王瓌(gui),于是派人前去杨府捉拿。杨复恭率府内兵丁抵御禁军,但因寡不敌众而出逃,只得投奔养侄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

景福元年(892年),王行瑜和弟弟同州节度使王行实、华州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人上书唐昭宗,请求讨伐杨守亮。唐昭宗担心李茂贞吞并山南西道而坐大,于是下诏和解。但王行瑜和李茂贞不听,执意消灭了杨守亮。唐昭宗对此十分气愤,于是加强武备,防范藩镇。

三,起兵作乱

王行瑜求为尚书令,昭度建言:“太宗由是即位,后人臣无复拜者。郭子仪有大功,尝授之,固辞免,况行瑜乎?”乃更号尚父。行瑜怨。(新唐书·卷一八五)

景福二年(893年),李茂贞与王行瑜进犯京师,击败唐军,还逼唐昭宗杀了宰相杜让能。王行瑜轻易打败朝廷,野心膨胀,要求朝廷封他为尚书令。宰相韦昭度担心王行瑜专横跋扈,于是向唐昭宗密奏反对此事。唐昭宗听从,只是尊王行瑜为“尚父”,但王行瑜却对此极度不满。

乾宁二年(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逝,侄王珂与子王珙争位。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支持女婿王珂,王行瑜则联合李茂贞、韩建支持王珙。唐昭宗怨恨王行瑜他们屡次逼宫,于是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王李韩三人对此十分愤怒,于是再次进犯京师。王行瑜得知自己未能成为尚书令的缘由,于是擅自杀害宰相韦昭度。

王李韩三人控制了朝廷,还想废唐昭宗而另立新君,但听说李克用率兵勤王而作罢。然后三人各自回归本镇,留王行约(王行瑜弟)等人控制京师。李克用渡过黄河,吓得王行实弃同州出逃。王行实逃到长安与弟弟王行约汇合,想要劫持唐昭宗出逃。幸得京师附近忠于皇帝的军队赶来相救,这才保唐昭宗安全。

王行约、王行实劫持唐昭宗不成,只得逃往邠州投靠哥哥王行瑜。王行瑜率军与李克用在梨园大战,结果惨败,母亲与儿子都被河东军俘获。唐昭宗大喜,下诏免去王行瑜的一切官职。王行瑜则向李茂贞求援,合兵龙泉抵御李克用。河东军趁夜发动突袭,断绝叛军粮道,吓得王行瑜与李茂贞各自退回本镇。唐军乘胜追击,围攻邠州。

四,兵败被杀

王行瑜屡战屡败,只得向李克用送去许多财物,请求归顺。李克用不准,继续围攻邠州。王行瑜走投无路,于是在城上对李克用大喊说:“杀害大臣,挟持天子,都是李茂贞干的,跟我没有关系。我派王行实守卫皇宫只是为了保护天子的安全,所谓劫持皇帝的罪名是别人诬陷的呀,希望李公明察,捉拿真凶李茂贞即可。”

李克用回答说:“尚父为什么自轻自贱?我奉诏讨伐三个逆贼,你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要归顺朝廷,应该由皇帝决定,我怎么敢擅自专断。”王行瑜听了,知道李克用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放弃邠州出逃,但中途遭部下刺杀。

总的来说王行瑜是唐朝叛臣,仗着手里有兵就多次进犯京师,威逼皇帝,杀害宰相,干预藩镇节度使人选,可以说是十分嚣张跋扈。但王行瑜才能有限,无法抵御能征善战的李克用,最后被打得走投无路,遭部下刺杀而亡。

标签: 王行瑜唐朝

更多文章

  • 咸丰被称为“四无”皇帝 咸丰到底是哪个四无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咸丰

    还不知道:咸丰为什么被称为“四无”皇帝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咸丰皇帝,本名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他20岁登基,在位十一年,31岁病死。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许多史学家称咸丰是一个“四无”皇

  • 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成帝,赵飞燕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飞燕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请听我详细道来。众所周知飞燕合德最巅峰时,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算如此,两人不好的出身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实很让人意外,飞燕合德的亲生母亲是汉朝一个贵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厉害 曹操为什么没有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

    还不知道:三国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曹操不登门请他出山?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鲁迅先生曾说过:“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虽然这种评价有些夸张,但能够证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总能想出让别人无可奈何的计谋。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很多,聪明绝顶的谋臣也很多,但是

  • 都是一方霸主 曹操为什么对孙权如此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孙权

    对曹操为何那么佩服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2年,曹操为报赤壁战败之仇,亲率大军40万与孙权对峙于安徽省濡须口。可是曹操看到孙权兵船上刀枪耀眼,防守森严,士气旺盛,找不出一点儿破绽,于是发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感慨传到了长子曹

  •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俭,辽朝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有弄权的宰相,这些人位极人臣,或仗着皇帝的宠信干预朝政,或利用手中的大权谋取私利。不过,除了这些让人诟病的奸臣之外,还有一些宰相清心寡欲,披肝沥胆,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流芳后世。在古代,有

  •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渊,三国

    公元219年的定军山之战,老将夏侯渊被小将黄忠斩杀,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输给了黄忠,确切地说,是输给了黄忠和法正,因为黄忠采取法正的计谋,用骄兵之计,将夏侯渊斩杀。试想,如果夏侯渊断黄忠水源,能取胜吗?为何夏侯渊放弃围困,

  •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马谡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守街亭为何要点名马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混战不休,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后,终于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自此魏蜀吴割据一方。然而三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夷陵之战后,蜀吴皆元气大伤。刘备已故,蜀国由诸葛亮主政,为完成匡扶汉室

  •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

    还不知道: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得到一个诸葛亮吗?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荆州名士集团三顾茅庐,是世人津津乐道,传颂已久的佳话,刘备礼贤下士,孔明玄德君臣知遇,但也有人从现代视角出发,将其解读为诸葛亮自我炒作的产物。其实诸葛亮的脱颖而出,自然是由于他不世出的

  •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诸葛亮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

  •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曹丕

    还不知道:孙权实力并不弱,为什么甘于投降曹丕,对其称臣?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在三国的几方势力中,一直都不是很显眼,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孙权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一直是最精明的存在。当初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他还很小,跟刘备、曹操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