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和蒙古人有什么仇怨 朱棣为什么会御驾亲征

朱棣和蒙古人有什么仇怨 朱棣为什么会御驾亲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3/12/22 7:48:50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和蒙古人的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鞑靼不断袭扰北部边疆,朱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一下子就震怒了,于永乐七年七月份派出了大将军丘福率领10万大军北征。朱棣希望一很会打仗的丘福能够扭转战局,能让明政府从此以后扬威漠北。朱棣为丘福配备的阵容相当强大,任命丘福为大将军,聪为左副将军,火真为右副将军,王忠、远为左右参将。临行前,朱棣秘授丘福计策,因为朱棣曾长期与蒙古人交战,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尽管做了这么多准备,朱棣还不放心,他专门交代丘福:“你这次前去,千万要记住,蒙古人狡猾多变,不可丧失良机,但你也不可轻敌,不要陷入他们的圈套中。从开平往北,即使看不见敌人,也要时时当做面对敌人一样。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偶尔一仗没有胜利不可怕,可以再寻找时机,但要千万谨慎。”

丘福拍着胸脯给朱棣保证:“皇上请放宽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可是,这次丘福却真的让朱棣失望了。

朱棣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丘福是跟随自己一路从北京杀出来的将军,作战虽然勇敢,但计谋不足。尤其是这次出兵漠北,他生怕丘福犯轻敌的病。

精通游击战术的朱棣非常熟悉蒙古人的作战风格。等丘福大军出发后,朱棣依旧放心不下,于是派人紧急传送诏书,再次交代丘福:“如果军队中有人说敌军容易击败,千万不要相信。”几次三番交代,可见朱棣是对丘福不放心的,因为他深知,蒙古人多是骑兵,擅长偷袭,怕一直惯于正面作战的丘福吃亏。

八月,丘福率领的明朝大军到达胪朐河南,击溃了敌军一些散兵,丘福乘胜渡河,俘获敌军尚书一人。

丘福大喜,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殊不知这个人正是奸细。丘福单独与这个尚书喝酒,席间,丘福问:“本雅失里现在在哪里?”尚书答道:“听说天朝大军来,他早已惊慌失措。距离这里还没有多远,大约三十里。”

丘福大喜,当时就表态:“我们现在用精锐骑兵擒拿他。”当时,大部队还没有完成集结,丘福率领的只是先头部队,所以诸将纷纷请求丘福等一等大部队。

李远说:“将军不能轻信俘虏的话,如果这样追击的话,我们就会孤军深入。前进必定对我方不利,万一到时后退,敌人也会乘机进攻。现在最好是我们白天摇旗呐喊,扰乱迷惑敌人,然后出奇兵与他们交战。夜晚燃放鞭炮虚张声势,让敌人摸不透我们的底细。等我们大部队集结完毕,再全力攻击,一定能取得胜利。”

丘福不这么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一旦失去,我们将后悔莫及。”

李远哭着劝说:“将军啊,您难道忘记了皇上临行时的交代了吗?不能前进啊……”

丘福却恼了,认为李远是拿皇上的话威胁自己。

王聪等人见李远劝说无效,也都纷纷请求丘福再考虑。但丘福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大声地喊:“违令者斩!”让投降的尚书带路,向着北方步步紧逼。

好像运气还不错。两天时间里,丘福率领的部队连连胜利,敌人一战击溃,丘福更加得意,认为擒拿“本雅失里”已经在望。

众将虽然心里都明白,这样很容易被敌人包围,但碍于军法,只好随丘福一路同行。好多骑兵偷偷掉眼泪,明知前去送死,却不得不继续前行。自负的领导,最擅长上演“不见棺材不掉泪”。

事情果真如李远等人预料到的那样,丘福军队很快就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李远、王聪率五百骑兵冒死突围,王聪战死,丘福和火真、王忠、李远等将领也未能逃脱噩运。丘福战死,时年六十七岁。

一个骄傲的将领,终于死在了轻敌上,这是很多经验丰富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战场如此,职场也是如此。

听到这个消息后,朱棣大发雷霆。明明多次告诫你不要轻敌,最后还是犯了轻敌的错误。这样的人死有余辜。朱棣一怒之下,剥夺了丘福的所有封爵,将他全家迁往海南。

一个“本雅失里”胆敢斩杀明朝使者,派兵本来是要镇压他们,现在却被糊涂的丘福将事情弄得一塌糊涂。明朝的面子丢尽了,朱棣的面子也丢尽了。

想到这里,朱棣给太子发出一道手谕:“我派丘福北征,本以为他长期用兵,应该能担当重任。谁知道他违背朕的叮嘱,孤军深入,不听李远等人的泣泪劝谏,全军覆没。如果不趁早将他们灭掉,边关忧患永存。现在我们就选将练兵,来年春天朕决意亲征。”

丘福留下了后遗症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结束。北伐的失败,在朱棣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堂堂大明王朝竟然被鞑靼战败,惯于行军打仗的朱棣咽不下这口恶气,怒而发声:满朝将士随朕出征,血债还有血偿!不拿下鞑靼,誓不罢兵!

北伐失败,但越南战争中张辅却一胜再胜。朱棣觉得,只有自己亲征北伐,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于是他从越南前线调回张辅配合自己,决意亲自北伐。

标签: 朱棣蒙古人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赵匡胤

    对“烛影斧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初期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逝世,但他生前并没有立下太子人选,此后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一说,顺利成为北宋第二位皇帝。封建时期,皇位一般都是传给儿子的,传给弟弟十分罕见,那宋太祖生前为什么不立太子呢,他

  • 历史上真实的荆轲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战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荆轲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司马迁记述了五个刺客的故事,其中关于荆轲的故事所占篇幅最多。但是与其他四个刺客相比,荆轲却是最不成器,最失败的一个。曹沫挟持齐桓公,全身而退,尽归三战所失之地;专诸刺杀吴王僚,身死功成,但荫

  • 皇太极唯一的嫡子豪格,为什么斗不过六岁的福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豪格,清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豪格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太极共有十四个后妃,其中以元妃钮祜禄氏、继妃乌拉那拉氏、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宸妃、大贵妃和东宫妃为尊。清朝皇室嫡庶制度等级森严,母亲的尊卑自然也决定了子女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封号和待遇。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其

  • 从“废帝”到“明代宗”,朱祁钰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钰,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钰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祁钰虽然日后得以荣升"明代宗",但这一庙号来的太晚了,还打了很大折扣。一、贬为王爵,加个恶谥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七日,这一天离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刚刚过去一个月,也就是在同一天,曾经执掌大明天下八年的皇帝朱

  • 盘点明朝十六位皇帝,他们在位有何政绩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父母为他取名叫朱重八。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讨过饭。24岁时开始造反。历经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他从千军万马中奔驰而出,从尸山血海里站立起来。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宣布即皇帝位

  • 西施服侍了夫差近二十年,他们之间有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施,春秋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西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传说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史上最成功的间谍。因为美貌,她被越王勾践送给了吴王夫差,从此吴王沉湎于她,最终亡国丧身了。在吴王被打败后,西施的去处成了一个谜。一说她愧疚自缢,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又觉得对不起吴王。一说她被范

  • 韩信为什么北伐一次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信,汉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北伐一次就能成功,为何诸葛亮五次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汉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四川盆地的北大门。它的存在,既阻挡了外地入侵,也不利于防守一方的出击。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汉中攻入关中平原的,似乎只有韩信一人。诸葛亮

  • 秦穆公对晋国掏心掏肺,为何晋国不帮他称霸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战国,秦穆公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穆公为什么一直未能称霸中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

  • 乾隆心中的“长春花”!后宫佳丽三千乾隆只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乾隆,富察皇后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心中的最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人们就相信一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江山,为了自己的龙椅,就没有各位皇帝做不出来的事。特别是清朝时期的乾隆,那更是“花心大萝卜”一枚,一生沾花捻草的事实在太多了。可是,喜欢与爱不是一回事,这个道理在乾隆表现的尤为突出:他虽

  • 历史上活捉“方腊”的是谁?南宋大将韩世忠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韩世忠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南宋大将韩世忠有哪些战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而后起义军一度所向披靡,巅峰时期曾占领杭州,最后被朝廷镇压。在《水浒传》中,方腊作为“四大寇”之一曾砍断武松一只手臂,最后武松“单臂擒方腊”,将方腊生擒。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