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是如何炼成的?五虎上将的成名战!

名将是如何炼成的?五虎上将的成名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45 更新时间:2024/1/1 17:21:09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五虎上将的成名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蜀汉五虎上将,存在于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活在绝大多数读者心中。我们细看三国相关演义小说与影视作品,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五位三国正史中合为一传的名将,都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比如关羽和张飞原先会不会武功都是个问题——他们曾经连真正的兵器都没有。

看过《三国演义》原著的读者都知道,按照古代“穷文富武(读书不需要力气,练武需要营养,食不饱力不足)”的规律,桃园三兄弟中,只有张飞有可能修炼武功:“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跟财主张飞相比,关羽就比较潦倒,而且“逃难江湖,五六年矣。”刘备织席贩履,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这三位没有一个是行伍出身,所以根本就没有趁手兵器,就更别提独门武功了要不是遇到大金主张世平苏双送给刘备五十匹好马、五百两金银、一千斤镔铁,可能这三位就只能拎着木头棍子上战场了。

有了当时属于稀缺资源的镔铁,这哥仨才拥有了独门兵器:“玄德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

有了趁手兵器,刘关张开始了草根逆袭之旅,但是前期杀的只是小猫三两只:黄巾军的程远志和邓茂,说白了也就是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菜鸟,战斗经验也少得可怜。

接下来咱们就该步入正题了:刘关张在战斗中成长,五虎将从默默无闻到威震天下,转折点是哪场战斗?蜀汉五虎上将从那场关键之战后,武功也突飞猛进,于是有人怀疑,是不是那一战解除了加在他们身上的封印,让他们可以大杀四方?

这里要强调一句:咱们的依据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正史中看的是将领的指挥能力而不是个人武功,而且正史中也很少有武将单打独斗。

一、温酒斩华雄,崛起了骄傲的关羽

关羽的特点,就是谁都瞧不起,能入他法眼的三国名将,可能也就是张飞赵云两个,他青壮年时期唯一没打赢的,可能就是吕布吕奉先了。

关羽的骄傲,是从温酒斩华雄开始的。

当年华雄连斩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江东猛虎孙坚的部将祖茂、袁术麾下骁将俞涉,连“大斧饥渴难耐”的冀州上将潘凤,也在转瞬之间被华雄砍掉了。

这时候才轮到关羽温酒斩华雄:“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帅呆了,酷毙了,关羽一战成名,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给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来他收降关羽打下了伏笔。

手起刀落斩华雄,让关羽自信心爆棚,所以他才会在张飞拿不下吕布的时候,拍马舞刀上前,准备让吕布追随华雄而去。

关羽白马坡斩颜良、延津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封神,其实就是从温酒斩华雄开始的。

二、三英战吕布,打出了张飞的信心

要评成长最快的三国名将,那当然非三爷张翼德莫属,这个玩了多年刀子(杀猪)的财主,耍起丈八蛇矛,也是风车般滴水不漏。

如果问三国第一单挑高手吕布最忌惮的对手,肯定不是已经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当时还没出道的赵云赵子龙,而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张翼德,以至于吕布后来一见张飞就头痛:这家伙怎么越来越能打?

吕布的“三姓家奴”绰号,好像就是张飞叫的次数最多,吕布气得暴跳如雷,但却又无可奈何——再打几架,他就真的打不过张飞了。

前面咱们说过,关羽张飞一开始杀的是小猫两三只,还没出汗呢,对手就死翘翘了,要是总跟臭棋篓子下棋,棋艺是没办法提高的。直到在虎牢关前遇到了三国第一悍将吕布,张飞才算是真正活动开了筋骨。

张飞大战吕布,是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的,只是被某个稀稀松松的家伙拍电视剧给贬低的马倒矛丢,出尽了洋相——如果张飞当时真的那么狼狈,后来又怎么有胆量多次找吕布单挑?

事实是张飞跟吕布的战斗打成了胶着,关羽上去帮忙,似乎有点越帮越忙:骑着奔驰的骏马打斗,每次交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就是说,吕布每一瞬间只需要单独面对关羽或张飞,并不存在一加一等于二或大于二的情况。

张飞在虎牢关前没有把吕布挑落马下,肯定是憋了一肚子气,所以他经常没事找事挑逗吕布:吕布的老丈人曹豹,被张飞揍了;吕布买了三百匹好马,被张飞抢去了一半。张飞之所以这样不顾大局不计后果地蛮干,就是想再跟吕布一决高下。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如果他在虎牢关前被吕布杀怕了,或者是认为自己打不过吕布,是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事儿的。

事实上张三爷并不是盲目自信,在小沛城外,倾巢而出的吕布可谓有理有据有力(毕竟张飞理亏),但是一百个回合打下来,还是谁也奈何不得谁。

最后吕布还真打不过张飞了,以至于见了张飞就跑,这一点在“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一章中有记载:

跟张辽起名的高顺打不过张飞,“布亲自接战”也未能取胜;突围时遇到关羽拦路,吕布还敢出马交战,但是一看张飞杀来,吕布掉头就跑:“布无心恋战,与陈宫等杀开条路,径奔下邳。”

吕布知道,如果被张飞撵上缠住,他就真跑不掉了。

三、当阳救阿斗,赵云从此天下无敌

虎威将军一身是胆,赵子龙白马长枪天下无敌,但是他的首秀却是以平局告终,他的对手是连关羽三刀都接不住的河北名将文丑。

这道不怪赵云武功不高,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战斗经验,当时他只是一个有点婴儿肥的“少年将军”:“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初战打平,赵云消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他战平文丑的名气也被时间消磨得差不多了,所以火烧博望的时候,夏侯惇并不认为赵云是诈败——这位拔矢啖睛的悍将,真的以为这个白马将军打不过他。

赵云真正杀得曹军闻风丧胆的,还是当阳长坂的那一场血战:“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那一战,“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在当阳长坂大战之前,不但曹操不认识赵云,就是曹营诸将,也没有一个人认识赵云,于是才有了曹操派曹洪去打听姓名。

曹洪是个混不吝,即使遇到马超,五十个回合之后刀法散乱,仍然死战不退(为了给曹操争取逃跑时间),一直坚持到于禁驰援并吓跑马超,但是他根本就没想过跟赵云交手——他知道赵云已经连斩五十名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与当阳长坂大战相比,赵云战平文丑,斩杀高览的战绩,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尽管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北四庭柱,也是三国顶尖高手——赵云一个照面刺死高览,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正因为在当阳长坂杀出了赫赫威名,所以后来的汉中之战,张郃徐晃围住黄忠欺负,但是却见了赵云就跑,连接招的勇气都没有:“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赵云已经把曹营诸将杀得胆战心寒,所以才能“空营计”吓退曹操,“偃旗息鼓”“一身是胆”两个成语,也因此而来。

四、潼关撵曹操,给了马超冲天胆气

马超在正史中是个什么形象,本文不去讨论,因为既然是以《三国演义》为标准,所以咱们就不去讨论马腾到底是谁坑死的了。

在三国迷口中,有“金吕布银马超”只说,这根据当然是来自《三国演义》,因为在演义小说里,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都是当时头等帅哥,他们既不像云飞兄那样胡子拉碴,也不像希希版那样貌似丐帮帮主。

马超一辈子最光彩的瞬间,当然不是跟赤膊虎痴许褚大战,也不是葭萌关单挑张飞,因为那两次战斗,马超都不算打赢了。马超最威风的时刻,是撵得曹操割须弃袍——那也是曹操一生中最狼狈的一次:即使是被张绣算计,丢掉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曹操也还是全须全尾地逃掉了。

潼关之战,不但曹操丢脸,就是曹营诸将,也会认为那是他们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被马超杀得四散奔逃,丢下主公曹操被人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于禁八九个回合战败,张郃二十回合后不敌,李通转瞬之间被挑落马下,马超像开挂一样,打遍曹营无敌手,所以他后来才敢跟许褚张飞单挑——这个偏居西凉一隅的小军阀,在曹操身上找到了自信。

五、长沙斗关羽,让黄忠草鸡变凤凰

曹操对马超的战斗力,是打十分的:“马儿不死,我死无葬地。”但是刘备和关羽,对黄忠好像评价都不高,甚至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后,刘备还在说风凉话:“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郃?若斩得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也。”

这也难怪刘备和关羽对黄忠有些不认可,因为在长沙大战关羽之前,黄忠几乎可以说是籍籍无名的,他在长沙太守韩玄面前,连亲信大将都算不上,甚至可能不如管军校尉杨龄在韩玄面前说话好使。

黄忠战关羽,一战成名,也开始了他的名将之路,如果没有跟关羽这场势均力敌的对决,黄忠在曹营(韩玄当时已经投降曹操,或者说归服大汉朝廷)的地位,必然远远不及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甚至也不如许褚须仲康。

就是长沙城外这一战,改变了黄忠的命运,封侯拜将青史留名,也不知道是他成全了关羽的大义,还是关羽给了他成名的机会。

结语:名将在战斗中成长,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三国将星如云,属于主公级别的公孙瓒、孙坚、孙策,都很能打,但是因为享年不永,最后都成了一现的昙花。

我们细看五虎上将的履历,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名将都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钢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变得无坚不摧。

名将在战斗中积累经验并百战余生,要激发他们全部的战斗潜能,需要一个契机: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契机;三英战吕布,是张飞的契机;长坂坡七进七出,是赵云的契机;潼关撵曹操,是马超的契机;长沙斗关羽,是黄忠的契机。

这五位三国名将把握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而没有成为对手的垫脚石,让我们想起了一段名言: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雉鸡两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行,无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波不作。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刘关张赵马黄凭借自身的实力,牢牢把握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而他们的对手如吕布之流,却只能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标签: 三国五虎上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刽子手一听“刀下留人”真的就会停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宋朝

    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在对犯人的刑法中,有不少的酷刑,其中斩首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说到斩首,我们都会联想到电视剧里的场景,在喧闹的菜市口,一个长相十分凶横,身材健硕的人拿着大刀,只要旁边的监斩官一声号令,那个拿着大刀的人就会对着大刀猛的喷一口酒,然后举起刀,准备向犯人斩去。不过在影视剧这样的场景中,一般

  • 关羽“大意”是荆州?不大意会丢掉荆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大意”是荆州?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被我熟知的典故是三国历史的重大拐点。在此之前,刘备进居汉中直指长安,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谋划似乎已经唾手可得。然而,似乎只是由于关羽的骄傲与自满,导致刘玄德光复大汉的伟业功败垂成。这个锅关

  • 朱文正血战洪都85天,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文正,明朝

    对朱文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一生,最为凶险的一战,就是洪都保卫战。这是一场,2万人挑战60万人的闹剧,但奇迹的是那2万人获胜了,所以朱元璋成了最大的赢家。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强大的陈友谅,与弱小的朱元璋,上演了此消彼长的一幕。侄子朱文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一病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亨,唐朝

    对李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矛盾的帝王,若他在开元盛世结束之前崩逝,那他所能获得的赞美和荣耀绝对远超唐朝所有帝王,奈何这只是美好的幻想,一手缔造大唐盛世的唐玄宗却也在晚年一手造就了唐朝的衰落,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一好一坏发生在一位

  • 扮猪吃老虎!傻子皇帝和宦官的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唐宣宗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傻子皇帝和宦官的较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宦官为干政将一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上位后第一道圣旨,让宦官胆寒中国古代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农耕文明,皇帝作为九五之尊,则是能够享受荣华富贵的最高阶层,然而正所谓高处不胜寒,皇帝的位置,遭到了无数人的窥视,稍有不慎就会命丧

  • 王玄策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的中国史上最牛的“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王玄策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玄策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外交官”王玄策。唐朝洛阳人(今河南洛阳),数次出使印度(有说三次,有说四次)。做过融州黄水县令(今广西融水县、罗城县一带),后升任朝散大夫。首次奉命出使印度,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以朝散大夫

  • 杨修是个怎么样的人?杨修之死给我们什么启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杨修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之死给我们什么启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修是历史上非常聪明的一个人,按理来说,聪明人应该混的很好才对。但杨修不是,他的下场并不好,受到曹操猜忌直接被杀。这属于典型的聪明没有用对地方,从杨修的死可以带给我们现代人很多启示,聪明是好事,但是太聪明的人往往

  • 为什么大禹治水就能夺得天下?大禹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古,大禹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禹是怎么上位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记载,我们虽很难考证上古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不能像西方那样否认它的存在。神话故事也许只是对当时杰出人的神化。哪怕到现代,我们仍有很多不懂的东西,何况人类文明的初阶段呢。后羿射日是一篇有名的故事,九个太阳

  • 唐代宗是怎么上位的?夹缝生存喜怒不形于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豫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代宗是怎么上位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代宗李豫,出生时正逢豫州献上颗粒饱满的双穗嘉禾,为了纪念这一祥瑞,故而在立为太子之时更名为李豫。他的名字也给他带来了祥瑞。李豫从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识,精通《周易》卦象,而且为人宽厚,城府很深,能看透权力交锋的险恶,却能喜怒不形

  • 赵王朱高燧为了夺位都做过哪些荒唐事?连父亲也敢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高燧,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高燧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较于知名度,赵王朱高燧显然不如他的两个哥哥明仁宗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历史上的朱高燧声名不显,要不是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估计很少人知道这位心思缜密的赵王爷。朱高燧是朱棣的小儿子,爹娘一般都是偏爱小儿子,放在皇家也一样,朱棣对朱高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