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马谡丢失的地方又是哪里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马谡丢失的地方又是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3/12/30 4:28:33

诸葛亮为何会挥泪斩马谡?当初马谡丢失的街亭,又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就诸葛亮五次北伐来说,最有可能成功的应该就是第一次北伐。

其原因在于出其不意,曹魏集团没有多少准备心理,并且诸葛亮还连克南安、安定以及天水三郡。

如果不是诸葛亮错用马谡镇守街亭,导致后方粮草无法继续送达前线,蜀国军队随时有可能因为粮食而败退的话,北伐的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每每谈及此处,后人都会为这一次北伐以及诸葛亮的失利而感到遗憾。

倘若马谡能够明白实战和兵书有一定差距的话,相信他绝不会有从山上“势如破竹”地攻向魏军的幼稚想法,也就不会导致街亭这样重要的关隘被轻易夺走。

那么放到现在来看,马谡丢失的街亭,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描述,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命令,非要“舍水上山”,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势。

可马谡没有弄清楚,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仅仅只是守好街亭,并非要和魏军决一死战。

更何况真正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候,诸葛亮不会亲自指挥作战,需要马谡来决定成败。

正因如此,在马谡的错误指挥之下,蜀军仅仅只有一小股兵力被安排在山下保护水源。

而这股部队被魏国五子良将张郃发现以后,根本不会有任何有效的防御抵抗能力。最终张郃围而不攻,等到蜀军水源全部被断绝以后,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导致街亭被破的同时,整个蜀军的战线也因此崩溃。

诸葛亮想杀马谡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北伐以前,诸葛亮曾经评价马谡为“旷世奇才”。每逢行军打仗之际,诸葛亮更是时常和马谡彻夜谋划。

这可不是诸葛亮单方面在教导马谡,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学习自己一身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希望验证马谡是否能够在自己离开人世以后,拥有执掌蜀国军队的能力。

像马谡面对孟获时提出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面对蜀国内部提出的“只宜存恤,不宜远征”,以及离间曹睿司马懿等政治方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诸葛亮对马谡的看重,远比世人想象的还要强烈。

只可惜军令如山,一个将领再怎么优秀,也不应该将决定蜀国国运的战争当成自己的战略实验。

而斩杀马谡以后,诸葛亮无奈发出感慨:吾遍观三军,皆无人可授。如此心痛,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只不过再怎么遗憾,也无法改变最终的事实。

等到司马懿重新取得曹睿的“信任”,采取龟缩战术和诸葛亮比拼消耗以后,北伐之路注定再也无法完成。

诸葛亮后悔过吗?或许吧,但即便不杀马谡,谁又能保证北伐就一定能够胜利呢。

街亭所在

那么马谡丢失的街亭,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现代学术界多认为三国时期的街亭,最有可能是在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陇城镇境内或者天水市麦积镇街亭村境内。

前者的主要原因在于民间多以陇城镇内一条宽2公里、长5公里的开阔地段为主要战场;后者则很简单,名称与三国时期一模一样。

首先就陇城镇来说,除去陇城镇自身的地形证据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陇山的存在。以往人们都习惯将陇山称为陇坂,横亘在关中平原和陇右山地之间。

倘若放在三国时期的话,在诸葛亮北伐的途中,这里的确算得上战略要地。蜀军占领此地,可作中转支援站、魏军战略此地,则同样可以将蜀军分割包围。

由此可见,其实陇城镇便是街亭古战场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可以左右蜀魏两国战局的成败与否。

假设马谡当年能够成功守住街亭,甚至等到诸葛亮将前方战事处理完毕之后包围张郃。那么后续的发展必定是蜀军在魏国境内和魏军交战,少有天险的情况下,蜀军进攻的节奏加快,进攻的难度则逐渐降低。

其次则是以街亭村境内来说的话,作为街亭古战场的可能性其实是比较小的。

原因有二,一是街亭村境内并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势。即便马谡再怎么纸上谈兵,也不至于占据无险可守的地方等待魏军进攻。

二是街亭村境内的街道中心有一方泉水,名为龙泉。马谡当初便是因为没有水源而战败,龙泉的存在显然不符合史实。

标签: 诸葛亮马谡

更多文章

  • 王雄诞的一生有何贡献?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雄诞,唐朝

    王雄诞,隋末唐初猛将,杜伏威的养子和部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德六年(624年),早已归顺唐朝的江东地区发生叛乱,叛将辅公祏杀守将王雄诞反唐。王雄诞是唐朝名将,有勇有谋,比辅公祏厉害许多,为何会轻易被害呢一,跟随杜伏威王雄诞出身平民,但少时性格

  • 有哪些与桓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桓彝,西晋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

  • 冯异是什么人?他请求调回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异,汉朝

    冯异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7年,东汉名将冯异奉诏率部入关平定关中。当时,“赤眉虽降,众寇犹盛”,各路军阀和地方武装“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狗咬狗般疯狂相互撕咬。但当冯异入关后,这些草头王抱团取暖,联手对付冯异。冯异“

  • 傅祗:西晋后期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祗,西晋

    傅祗(zhī)(245~312年),字子庄,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西晋后期重臣,曹魏太常卿傅嘏之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北地傅氏。初仕曹魏,袭封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封为泾原县子。西晋初年,历任太子舍人、散骑侍郎,出任荥阳太守,建造沈莱

  •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桢,魏晋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

  • 历史上刘备是如何看待赵云的?为何说把他当作故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末三国,群雄并起,各霸一方,刘备招兵买马,也想做一番大事。赵云是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刘备最开始,白手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领不过关

  • 历史上韩德让与与萧太后的真实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德让,辽国

    韩德让,辽籍汉人,辽国大名鼎鼎的悍将,比这个名号更有份量的是他的另一重身份:辽国萧太后的情人。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权臣有很多个,但此人却与众不同。平日里不用上朝,上朝时不用行跪拜大礼。他可以在大殿设立单独座位上朝,拥有与皇帝一样的卫队。这种待遇可谓

  • 曹彰: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彰,曹魏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

  • 都说乾隆皇帝败家 乾隆真的是一个败家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究竟是不是败家子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后人知道大清朝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强盛的,特别是在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这个3个时期也就是康乾盛世,爷爷康熙平定内乱,维护国家统一,而儿子雍正虽然说在位时间最短,但是却大大丰腴了整个国库,而孙子乾隆

  •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真的很铁吗 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铁帽子王

    对铁帽子王真的很铁吗,根本不是这回事,只要皇帝乐意随时能取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铁帽子王,很多人在清朝影视作品时会看到这个称呼。清朝的铁帽子王拥有一个很厉害的特权,就是王位可以世袭罔替。正因如此,才说是铁帽子。但事实上,铁帽子王并不是真的很铁,有时候只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