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子通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

李子通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3/12/7 18:22:30

李子通,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子通是隋末枭雄之一,也是少数被唐朝俘获而没有遭处死的枭雄,比窦建德王世充幸运多了。但李子通不甘心屈服唐朝,想要东山再起,结果跟李密一样为唐朝所杀。那李子通一生是如何三起三落的呢

一,反抗隋朝

李子通出身贫民,因此自幼生活艰难,以捕鱼打猎为生。因此贫苦的生活让李子通养成了快意恩仇的性格,看见别人有困难,他就不计代价的上去帮忙;但要是别人跟他结怨,哪怕是很小的过节,他也会睚眦必报。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子通去投奔占据长白山的博山公左才相,随他反抗隋朝。左才相见李子通骁勇善战,便对他十分重视,让他当了大将。

当时许多反隋的义军领袖是无赖混混出生,为人残忍,就连左才相也不例外。唯独李子通为人宽厚仁义,遇到落难的同乡,必定出手相救。因此许多义军将士都对李子通十分佩服,诚心诚意的投到他麾下效力。左才相见李子通势力壮大,逐渐心生妒忌。

李子通得知左才相忌惮自己,不愿与他闹翻,于是带兵南下江淮。后来杜伏威因受左君行猜忌,便南下江淮,与割据此地的李子通联合。然后义军发生内讧,加上隋将来整前来讨伐,杜伏威与李子通因此决裂并分离。李子通选择逃往海陵,在当地重整旗鼓,又拉起两万人马,自称将军。

二,吞并沈梁

武德二年(619年),李子通攻打江都,太守陈棱不敌,于是向割据江东的梁王沈法兴与纵横江淮的楚王杜伏威求救。随后梁楚两军前来相救,各自驻扎在清流、杨子,相距数十里。纳言毛文深趁机向李子通献计,冒充梁军偷袭楚军,使沈法兴与杜伏威自相残杀。李子通听从,于是招来江南百姓扮做梁军,夜袭楚军营地,结果杜伏威果然上当,误以为沈法兴偷袭自己,派兵袭击梁军

杜伏威与沈法兴互相猜忌,谁都不愿先救援陈棱,李子通得以集中全力攻打江都,很快就将其攻下。然后李子通就信心大增,自称皇帝,定国号为“吴”,年号“明政”。丹阳郡守乐伯通为沈法兴击败,见李子通势大,于是前往投靠,获封尚书左仆射。

三,对抗杜伏威

伏威后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后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疮堕马,雄诞负之,逃于葭芦中。(旧唐书·卷五十六)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乘胜攻打沈法兴,杀梁将蒋元超。沈法兴兵败逃走,李子通于是夺取晋陵,俘获李百药、殷芊等梁臣。但李子通没有杀掉俘虏,而是任命李百药为内史侍郎,让他负责文书工作;任命殷芊为太常卿,让他负责礼乐事务。江南士人见李子通为人仁慈,于是纷纷归附。

杜伏威见李子通在江南坐大,于是派辅公祏前往讨伐。辅公祏挑选敢死之士为先锋,自己在后监督,临阵退缩就处死,因此楚军将士拼死作战,大败吴军。李子通兵败粮尽,于是放弃江都,逃往京口。辅公祏乘胜追击,李子通只得逃往太湖。随后李子通就重整旗鼓,吞并沈法兴的剩余势力,在浙北一带重新兴起。

杜伏威见李子通东山再起,便于武德四年(621年)派王雄诞前往讨伐。吴楚两军在苏州大战,结果李子通兵败,只得退守余杭。王雄诞乘胜追击,再次获胜,逼得李子通出城投降。当时杜伏威已经归顺唐朝,于是把李子通、乐伯通押往京城,献给唐高祖李渊。但李渊没有杀李子通与乐伯通,而是赦免二人,予以厚待。

四,出逃被杀

雄诞进逼之,战于城下,军覆败,子通穷蹙请降。伏威执之,并其左仆射乐伯通送于京师,尽收其地。高祖不之罪,赐宅一区、公田五顷,礼赐甚厚。及伏威来朝,子通谓伯通曰:“伏威既来,东方未静,我所部兵,多在江外,往彼收之,可有大功于天下矣。”遂相与亡,至蓝田关,为吏所获,与伯通俱伏诛。(旧唐书·卷五十六)

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为官,担任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李子通想要东山再起,便对乐伯通说:“杜伏威已经入朝,可是江东仍未完全归顺唐朝,只要我们收集旧部,就可以继续割据一方,重新争夺天下。”结果李子通与乐伯通出逃失败,被唐朝逮捕处死。

总的来说李子通为唐末枭雄,势力三起三落,虽然消灭陈棱、沈法兴等势力,一度纵横江淮,但却因为嫉妒杜伏威而害他,导致二人结怨。此后杜伏威集中力量攻打李子通,势要将其消灭。最后李子通敌不过杜伏威,最终被其消灭。

标签: 李子通隋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马谡丢失的地方又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马谡

    诸葛亮为何会挥泪斩马谡?当初马谡丢失的街亭,又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就诸葛亮五次北伐来说,最有可能成功的应该就是第一次北伐。其原因在于出其不意,曹魏集团没有多少准备心理,并且诸葛亮还连克南安、安定以及天水三郡。如果不是诸葛亮错用马谡镇

  • 王雄诞的一生有何贡献?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雄诞,唐朝

    王雄诞,隋末唐初猛将,杜伏威的养子和部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德六年(624年),早已归顺唐朝的江东地区发生叛乱,叛将辅公祏杀守将王雄诞反唐。王雄诞是唐朝名将,有勇有谋,比辅公祏厉害许多,为何会轻易被害呢一,跟随杜伏威王雄诞出身平民,但少时性格

  • 有哪些与桓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桓彝,西晋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

  • 冯异是什么人?他请求调回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异,汉朝

    冯异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7年,东汉名将冯异奉诏率部入关平定关中。当时,“赤眉虽降,众寇犹盛”,各路军阀和地方武装“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狗咬狗般疯狂相互撕咬。但当冯异入关后,这些草头王抱团取暖,联手对付冯异。冯异“

  • 傅祗:西晋后期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祗,西晋

    傅祗(zhī)(245~312年),字子庄,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西晋后期重臣,曹魏太常卿傅嘏之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北地傅氏。初仕曹魏,袭封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封为泾原县子。西晋初年,历任太子舍人、散骑侍郎,出任荥阳太守,建造沈莱

  •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桢,魏晋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

  • 历史上刘备是如何看待赵云的?为何说把他当作故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末三国,群雄并起,各霸一方,刘备招兵买马,也想做一番大事。赵云是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刘备最开始,白手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领不过关

  • 历史上韩德让与与萧太后的真实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德让,辽国

    韩德让,辽籍汉人,辽国大名鼎鼎的悍将,比这个名号更有份量的是他的另一重身份:辽国萧太后的情人。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权臣有很多个,但此人却与众不同。平日里不用上朝,上朝时不用行跪拜大礼。他可以在大殿设立单独座位上朝,拥有与皇帝一样的卫队。这种待遇可谓

  • 曹彰: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彰,曹魏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

  • 都说乾隆皇帝败家 乾隆真的是一个败家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究竟是不是败家子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后人知道大清朝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强盛的,特别是在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这个3个时期也就是康乾盛世,爷爷康熙平定内乱,维护国家统一,而儿子雍正虽然说在位时间最短,但是却大大丰腴了整个国库,而孙子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