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应劭:东汉末年著名学者,他为何弃官投奔袁绍

应劭:东汉末年著名学者,他为何弃官投奔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18 1:07:05

应劭(约153~196年),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司隶校尉应奉之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笃学,博览多闻”,成年之后,由郡举荐为孝廉,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为萧令。中平二年(185年),建议采用互市办法,治理边事。中平六年(189年),做了五个月营陵令的应劭被提拔为泰山太守。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进入泰山境内,应劭带兵应战,大败黄巾军。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弟曹德由琅琊郡到泰山郡,曹操令应劭派军队接应他们到兖州,但是应劭军队尚未到达,徐州刺史陶谦秘密派出数千骑兵劫杀了曹氏父子。应劭恐惧曹操责罚,无奈之下弃官投奔了冀州牧袁绍。建安初年,删定律令作《汉仪》,后拜为袁绍军谋校尉,自此再未离开冀州,最后在邺(今河北临漳)病逝。

人物生平

应劭字仲远。少年时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为孝廉,召为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中平二年(185)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一起成为边寇,东侵三辅,当时朝廷派车骑将军皇甫嵩向西讨伐他们。嵩请求调动乌桓族三千人配合作战。北军中侯邹靖上书道:“乌桓之兵势弱,应开募鲜卑人助战。”

事下到回府讨论,大将军掾韩卓提议,认为:“乌桓兵少,而与鲜卑世代为仇敌,如果乌桓被调动,那么鲜卑一定会袭击其家。乌桓听说后,一定会弃军回去救援。不只是对实况无益,而且更加沮丧三军的情绪。邹靖住在边境附近,知道他们的诈态。如果让邹靖募鲜卑之兵五千,必有破敌的效果。”应劭反驳他道:“鲜卑隔在漠北,与犬羊为群。没有君长的统帅,没有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残暴虐,不讲信义。所以数次进犯边塞,没有安宁的岁月。只有互市之时,才来靡服。他们只想中国的珍宝财货,并不是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接着就来为害。因此,国家让鲜卑外出而不让鲜卑入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过去匈奴反叛,度辽将军马续、乌桓校尉王元发动鲜卑五千余骑兵,又武威太守赵冲也率领鲜卑征讨叛羌。斩获胡人头目,既不足言,而鲜卑越溢,多为不法之事。以军令制裁,就忿戾作乱;如果制御缓慢,就陆掠残害。抢劫居民,抄掠商旅,吃人牛羊,掠人兵马。得赏多了,不肯离开,又想以物买铁器。边将不听,便取缣帛聚而烧之。边将害怕,怕他反叛,辞谢抚顺,不敢拒绝违反。现在狡寇没有除尽,而羌人又为大害,如果后悔,来得及吗?臣愚认为可招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的,挑选精干勇敢的,多给奖赏。太守李参沉静而有谋略,必能奖励得其死力。应当想渐渐消灭的策略,不可仓卒存奢望。”

韩卓又与应劭反复辩论。于是朝廷诏百官大会朝堂,都同意应劭的看法。

三年,应劭举高第,再次升迁,六年,拜泰山太守。初平二年(191年),黄巾等三十万人进入郡界。应劭纠率文武连续与贼作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俘虏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都退却,郡内得以安宁。兴平元年(194年),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讶入太山,应劭派兵迎他,没有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嵩之子曹操数次攻打,就使轻骑追击曹嵩父子,并杀之于郡界。应劭害怕曹操杀来,放弃郡奔向冀州牧袁绍。

起初,安帝时河问人尹次,颍川人史玉都犯了杀人罪应当处死。尹次之兄尹初及史玉之母军到官曹求代其偿命,因缢而死。尚书陈忠认为罪宜从轻发落,建议义走尹次、史玉。应劭后来追驳之,据正典刑,有可存活的。他的意见说:

“《尚书》说:‘天秩有礼,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而孙卿也说:‘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末也。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如果德不与位相符,能不与官相称,赏赐不是酬答有功之人,刑罚不是针对有罪之人,那么,不祥就没有更大的了。杀人的死罪,伤人者判刑,这是百王所定的制度,有法之成科可查。高祖入关时,虽约法三章,然而杀人的死罪也没有宽降。时化就刑重,时乱就刑轻。《书经》说:‘刑罚时轻时重’,就是这种说法。

今尹次,史玉在太平时候释其私憾,恃兵安忍。朝廷恩典在宽。幸至冬狱,而初、军愚狷,妄自投毙。从前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说:‘自缢死于沟渎之内,别人不知道。’朝氏之父非错刻峻,便能自陨其命,班固也说:‘不如赵括之母以全其宗。’《传》说:‘仆妾感慨而致死的,不是能现其义勇,顾由无计虑哩。’刑罚威狱。用来像天之震耀杀戮;温慈和惠,仿照天之生殖长育。因此春天一草枯就是灾。秋天一木开花就是异。现在杀无罪的初、军,而救活该死的次、玉,这便一枯一华,不一般吗?陈忠不知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就广引八汉求生之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岂有次、玉当罪之科吗?如果认为小大之狱必以情,原心定罪,这是求生,不是说代死可以活哩。败法乱政,后悔不可追了。”应劭共写驳议三十篇,都是这一类的文章。

应劭又删定律令作《汉仪》,建安元年(196)例奏上。奏道:“国之大事,没有比载籍更重要。载籍是为了决嫌疑,明是非,赏罚的分寸,比较恰当,使后代人有所借鉴。所以胶西相董仲舒老病辞官后,朝廷每有政议,数次派廷尉张汤亲至他住的陋巷,问其得失。于是写下《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件事,动以经对,说得很详尽了。逆臣董卓,颠覆王室,烧毁书籍,没有剩下一点,开天辟地以来,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今大驾东征,巡视许都,拔出险难,其命惟新。臣几代受恩,受福不浅,窃不自量力,贪少云补,撰写《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尉板令》《决事比例》《司徒都目》《五曹诏书》和《春秋断狱》共二百五十篇。删去重复之处,成为简洁之文。

又集驳议三十篇,分类编辑,共八十二事。见之于《汉书》的有二十五处,《汉记》四处,都删叙润色,以全本体。有二十六处,博采古今理玮之士,文章有光彩,德义也可观。有二十七篇,是臣所创造。不能说必合道衷,心有所思,聊以表述罢了。从前郑人以干鼠为璞玉,卖给周人;宋国的愚夫也以燕石为宝,缇緁十重。看到的人掩口大笑,斯文之族,多半像这。《左氏》实云虽有大国姬妾,也不抛弃陋贱之人,大概是用来代替匮乏哩。因此敢露顽劣之才,附于明哲之后。虽未足纲纪国体,宣洽时雍,庶几可以供给圣听,希陛下日理万机之余,随便翻阅。”汉献帝认为很好。

二年(197年),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这时刚迁都许昌,旧章既不存在,书记也少有。应劭慨然叹息,于是整理所闻,著《汉书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是应劭所立。

起初,劭之父奉做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应劭便连缀其名字,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字虽不够典范,后世服其见闻甚广。所有著述一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都传于当时。后来死于邺。弟之子应瑒、应璩,都以文才著称。

中兴初年,有应妪,生了四个儿子而守寡。看见神光照社,试探求之,便得了黄金。从此诸子宦学,都有才名,至应瑒七世通显。

标签: 应劭东汉

更多文章

  • 刘备遗孀吴氏是什么身份?为何会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氏,三国

    昭武帝刘备是三国中的重要人物,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备最后一任妻子吴氏原先是个寡妇,而且是守寡多年的寡妇。既然守寡多年,说明她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似乎她也并不算漂亮,其它方面也不出众。当年她的爹与刘焉交情很好,这种交情,本来是足以让他们定儿女亲家的。但是,刘焉起初

  • 曹昂:三国时期曹魏宗室,为救曹操被张绣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昂,曹魏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昂为救曹操被杀。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

  • 雍正和十三爷关系那么好 雍正为何让年羹尧做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年羹尧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为什么让年羹尧当大将军,却不让十三爷出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登上皇位,开始整顿国家朝政,扶助自己上位的邬思道雍正不用他了,高毋庸这些家臣也被雍正弄得不知所踪,颇有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气氛。老十三此时一度非常消极,不理国家大事,

  • 曹操为什么处死了曹植的妻子?有何深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是出名的枭雄,疑心很重,性阴险狡诈,做事非常有手段。有一次,曹植的妻子崔氏穿着华丽的衣服,曹操看到后非常生气。他以违反节俭政令为理由杀死了崔氏

  • 有哪些与王粲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粲,东汉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

  • 乾隆临死前为什么叮嘱嘉庆不要杀和珅 乾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和珅,嘉庆

    对乾隆为何嘱咐嘉庆不要杀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最后成为列国瓜分的对象,可清朝的前期还是非常繁荣昌盛。在康乾盛世出现之时,也出现了在历史之上的一大贪官。这就是乾隆在位时最信任的宠臣和珅。甚至在乾隆去世的时候都还在嘱托嘉庆帝不要

  • 康熙死后雍正立即处死康熙的心腹 雍正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皇帝驾崩当晚,雍正便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为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每一位皇帝的登基都伴随着腥风血雨,而要说到对皇位争夺最激烈的一段,就不得不说一说清朝时期康熙的儿子们了。康熙一生立下无数丰功伟绩,为清朝奠定了繁盛的基础,然而这样的千

  • 在曹魏政权中,汝颍谋士集团和谯沛武将集团分别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魏,三国

    提到三国,想必大家都已经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统一北方,为曹魏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都知道曹操善于用人,手下谋臣、猛将特别多,而且都能人尽其才、不拘一格。其实在曹操阵营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集团,为曹操统

  • 王行瑜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行瑜,唐朝

    王行瑜在历史上不出名,他是唐末将领。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景福二年(893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向唐昭宗索要尚书令一职,虽遭拒绝,但却被尊为尚父。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嚣张跋扈的王行瑜就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打得走投无路,遭部下刺杀而亡。为何王行瑜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一,早年从军王行

  • 咸丰被称为“四无”皇帝 咸丰到底是哪个四无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咸丰

    还不知道:咸丰为什么被称为“四无”皇帝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咸丰皇帝,本名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他20岁登基,在位十一年,31岁病死。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许多史学家称咸丰是一个“四无”皇